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膠東半島核能清潔能源基地,在國家電投與山東省能源局簽署的膠東半島核能清潔供熱項目合作框架協議下,2019年5月,海陽市政府與山東核電有限公司簽署了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海陽核電廠核能清潔供熱項目協議。
“核能供暖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頭牽著百姓溫暖過冬,一頭連著藍天白云。在山東核電核能供暖方案評審通過后,我們就成立了專業技術小組,多次與山東核電進行技術參數對接,加快推進核能供熱進程。”海陽市住建局局長姜保華介紹道。為了保障按期完工,海陽住建局倒排工期,7月16日核能供暖示范項目主管網設計方案通過,7月底核能供暖主管網開工,9月底主管網完工,10月開展管網沖洗、調試,11月10日開始供熱預熱,11月15日已正式供暖,取得了核能供暖的突破性進展。
核能供熱項目采取核電廠--市政府--供熱公司模式,政府購買熱量,供熱公司按計量付費。核電廠、政府、供熱公司分段負責管道建設運營,從核電機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為熱源,通過核電廠廠內換熱站、豐源熱力換熱站、熱力管網系統將熱量傳遞至最終用戶。“臨港核能供熱首站于11月11日開始提溫,進行管網和換熱站的熱態調試,截至12日中午,用戶室內溫度已基本達標。”豐源熱力董事長趙新介紹。為承接國內首個核能供暖項目,豐源公司投資3500萬元,改造管網,讓臨港、度假區和核電產業園70萬㎡的居民和公建用上清潔能源,告別燒煤取暖歷史。
“核能供熱清潔高效,具有居民供暖價格不增加、熱力公司利益不受損、生態環保效益巨大、提高核電廠效率、拉動新產業等多重優勢,真正實現了企業與地方、環境、公眾的協調發展和多方共贏。”山東核電公司負責人表示。此次海陽實施的70萬㎡核能供熱,據測算每年可節約2.32萬噸標煤,減排222噸煙塵、382噸二氧化硫、362噸氮氧化物以及6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減少約5臺10噸的燃煤鍋爐,對節能減排、改善環境作用顯著。有了第一階段70萬平方米的成功經驗,海陽核電正在加快推進以核電熱電聯產方式進行的核能供熱,1、2號機組稍加改造后,即可具備3000萬㎡供熱能力。隨著后續機組建成投運,預計最終可提供超過2億㎡供熱能力,供熱半徑達100km,每年可節約標煤約662萬噸。
海陽核電的有益嘗試開創了國內核能商業供熱的先河,也為海陽打造“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城市”寫下了精彩“序言”。“海陽擁有百億級核電產業,海上風電、氫能、儲能、新能源汽車等新能源主要的業態也不斷壯大,隨著新能源領域合作的投資方日漸增多,海陽完全可以在新能源綜合利用方面一展身手,有所作為。”海陽市委書記劉宏濤表示,立足資源優勢,海陽決心放大優勢,深挖潛力,著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城市”。目前,國電投、華潤電力、國電龍源均已分別與海陽市簽署戰略協議,實施海上風電、海水淡化、海上風電高端裝備制造、核能供暖、儲能、氫能、海洋牧場等項目建設;主動承接青島一汽大眾華東生產基地及北汽新能源萊西基地等輻射,已有中睿三電系統、中資國際新能源機場專用車等多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落戶,涉及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等主件及整車生產。“核電+”戰略的實施,正不斷激活新能源產業的“裂變”效應,加快隆起新能源產業發展新高地。
下一步,海陽對即將落地的新能源產業項目在項目談判、選址、配套等方面成立專門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專人負責,專項調度推進;在資源利用上實行市級統籌,統一規劃用地,統一功能布局,將核電裝備制造工業園區及以東海域作為發展新能源產業的主陣地,計劃利用幾年的時間,打造成為“配套完善、鏈條完整、技術領先、服務一流”的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城市”,努力為煙臺、為全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海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