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環境部官網發布的最新信息注意到,位于廣東太平嶺核電廠和福建漳州核電廠的核電機組預計在6月份開工建設。這將是自2016年以來,中國首次啟動建設新的核電機組。根據《生態環境部關于2019年3月18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情況的公示(核與輻射)》附帶的相關報告書,太平嶺核電廠一期工程1號機組計劃于2019年6月實現核島主體工程開工,2號機組與1號機組開工間隔10個月;漳州核電廠一期工程1號機組計劃于2019年6月30日開工,2號機組與1號機組開工間隔10個月。
太平嶺核電廠一期兩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工程總投資約412億元人民幣;同樣,漳州核電廠一期兩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工程總投資也超過400億元人民幣。
上述公示稱,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穩步高效推進核電建設,是中國能源建設的一項重要政策。同時,能源需求和結構調整也是核電在中國肩負的使命之一。
據中電聯統計,2018年全國核電發電量約29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6%,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2%,相當于少消耗0.9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8億噸。
上述公示稱,兩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替代相同容量的脫硫煤電機組,可減排二氧化碳約1200萬噸、煙塵約700噸、二氧化硫約2500噸、氮氧化物約15000噸。目前,廣東省同時提出以核電、天然氣、風電、太陽能等為重點,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能源的現代能源體系,推進能源可持續發展。
按規劃,太平嶺核電廠和漳州核電廠分別建設6臺100萬千瓦級的“華龍一號”。“華龍一號”是在中國30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以及中國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據介紹,“華龍一號”可以抵御目前經歷過的所有臺風級別,可以抵御9級烈度的地震以及商用大型飛機的外部撞擊。
2015年,中國分別在福建福清和廣西防城港各建兩臺“華龍一號”機組,目的是為日后在國內上馬更多的“華龍一號”做示范,同時也是為技術出口海外做支撐。目前,中國已經把“華龍一號”推向了英國和阿根廷等國家。
其中,2016年9月29日,中國最大的核電運營商中國廣核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英國政府簽署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攬子合作協議,確定中方參股投資英國欣克利角C和塞茲維爾C項目、控股投資布拉德韋爾B項目。前兩大項目采用法國技術,中方分別參股33.5%和20%;而在布拉德韋爾B項目,則采用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至此,英國核電市場正式向中國打開了大門。
中國還將建設更多的核電項目。根據《中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國在運核電規劃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但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上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20日,全國在運核電機組裝機容量4590萬千瓦,在建機組1218萬千瓦。而目前,中國在運和在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離2020年的規劃目標還差3000萬千瓦。
這意味著,如果要實現《中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的上述目標,中國需要在2019至2020年開工建設30臺單機裝機容量為100萬千瓦的核電機組。
從以上廣東和福建的核電項目來看,目前,每臺第三代百萬級千瓦的核電機組的總投資大概需要200億元。那么30臺這樣的核電機組總投資將高達6000億元人民幣。
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中國目前有能力在兩年內為10臺百萬級千瓦的核電機組提供設備。從中國核電企業了解到,中國核電出口的產業基礎不斷增強,配套產業和資源已具備支撐每年在全球市場新開工建設10-12臺核電機組的能力。
國內提供核電裝備的大型企業,包括上海電氣、中國一重和東方電氣等。其中一家企業的高管曾表示,公司目前的核電裝備完全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