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技術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技術路徑之一,依托嘉定氫能港集聚和輻射作用,中石化上海石油率先于2019年11月在嘉定區建成兩座油氫合建站,去年6月上海石油兩座油氫合建站取得氣瓶充裝許可證后開展試運行,運營規模穩步提升,日均加注量從開始的日均60公斤,逐漸增加到800公斤以上。2020年12月,安智油氫合建站的最高日加氫量超過了1000公斤,成為目前國內日加氫量最高的油氫合建站。現在,安智油氫合建站日加注車輛穩定在100車次左右。
在充電盛行的時代,誰能想到,裝上2個小巧的氫氣罐,電動自行車就能夠行駛120公里。氫氣用完也不用擔心,街頭巷尾的便利店就能購買更換。就算氫氣罐破損也沒有危險,罐子里倒出來的全是合金粉末……
5分鐘內就能給新型電動汽車充滿氫燃料,不需要為充電而等上幾個小時,同時電動汽車續航里程超過800公里,且汽車的排放物只有純水,這聽起來好像不可思議。但事實上,隨著近年來燃料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這種設想距離成為現實已越來越近。
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在2021年7月23日正式開幕。氫能匯發現,日本東京奧運會多處可見氫能身影。2020年東京奧運會選手村建于一個約13公頃的填海造地的地塊上,日本在這里首次全面引入氫能源。
近年來,氫燃料電池的發展得到了政府與企業的高度關注,其應用領域除了客車、物流車及重卡等車用場景外,在中小型應用等場景也取得較大的發展。
“張家口冬天室外溫度經常達到零下20多攝氏度,但這種車啟動很輕松。”河北省張家口市公交車司機李寶生有30多年駕齡,開過柴油車、汽油車和電動車,如今他開上了燃料電池城市客車——氫能轉化為電能驅動公交車,“提速比轎車快,拉滿員跑起來沒壓力。”
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以來,憑借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打造出一整套完整的工業體系。但如今,日本正在加足馬力,把一大部分能源需求轉化為更加清潔的能源——氫能。此前,氫能一度被認為成本過高以及效率過低。這樣的抉擇,被外界看來是日本在整個工業體系上的最大賭注。
裝上2個小巧的氫氣罐,電動自行車就可以行駛120公里;氫氣用完也無須擔心,街頭巷尾的便利店就能購買更換;氫氣罐即使破損也沒有危險,罐子里倒出來的全是合金粉末……
當今世界,能源轉型、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熱門話題,習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作出莊嚴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達成的關鍵時期,氫能作為實現脫碳的重要解決方案,在實現這一美好愿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5月11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公司、國家電投氫能科技公司、中車大同公司在北京舉行“三方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同時,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鐵路運輸分公司與中車大同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簽訂了錦白鐵路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試運行合同,標志著全國首臺氫能機車實現了由研發到應用的重大跨越。
英國初創公司Viritech提出了它的氫動力Apricale超跑方案,作為Pininfarina Battista、Rimac C_Two和Lotus Evija等全能型電動超級跑車的可行替代品。Apricale源自拉丁語 "apricus"(意為 "被太陽觸及"),是Viritech的眾多參考設計之一,展示了其核心技術如何惠及汽車、航空航天、海洋、能源、鐵路貨運和其他分布式電源行業。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所副研究員王博團隊聯合江蘇大學教授姜志鋒、香港中文大學教授Po Keung Wong構建了一套簡易高效的有機半導體材料(碘摻雜水熱碳,I-HTCC)“外掛式”賦能大腸桿菌光驅動產氫體系。
日前,中國氫能聯盟戰略委員會主任、科技部原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在公開場合介紹:“當前氫能源已經成為我國能源戰略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0年底,我國建成加氫站128座,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保有量達7000多輛。”
繼“家庭用燃料電池”之后,日本松下電器又開發了大型公共設施使用的“純氫型燃料電池”設備。此次驗證的“純氫型燃料電池”設備安裝在位于東京有明地區的松下電器中心,設備每天運行8小時,為中心供電。
氫能的應用前景十分廣泛,如果使用氫氣為燃料,燃料電池運行過程中只生產水,沒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即使使用化石燃料如天然氣重整后生成的富氫氣體混合物為燃料,由于燃料電池具有高的能量轉換效率,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熱機過程減少50%以上,這對緩解地球的溫室效應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