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入夏以來,全國多地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最大電力負荷快速攀升,多次刷新歷史最高紀錄。7月2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14.51億千瓦,為歷史新高,相比去年最大負荷超1億千瓦。目前已有17個省級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度夏期間,全國電力供應保障有力有效,各地均未采取有序用電措施。
用電負荷高,電力供應保障壓力增大。夏季長時間高溫、電網高負荷運行、風光等新能源電力不穩定等多重因素疊加,在新型能源體系、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的當下,電力保供底氣來自哪里?
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
電網保供能力持續提升
7月24日21時21分,湖南省最大電力負荷達到4611萬千瓦,迎峰度夏以來第五次創新高,較去年最大負荷增長10.71%。大負荷考驗下,湖南全省統調43臺火電機組全部并網運行;各骨干水庫維持較高水位運行;新能源7月以來日均發電量達到1.38億千瓦時;儲能優化調度,具備100萬千瓦、持續5個小時的頂峰能力。
“火、水、風、光、儲”全部參與電力保供,湖南的情況頗具代表性。以此為切口看全國電力保供形勢:在煤電“壓艙石”為電力保供打下扎實基礎的同時,光伏發電、風電等新能源電源也為迎峰度夏“加把勁”。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1.34億千瓦,占全國新增電力裝機的88%,其中風電新增裝機2584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1.02億千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56萬億千瓦時,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合計達9007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的20%。
能源轉型期,迎峰度夏電力保供面臨多重挑戰。發電側,新能源作為新增發電裝機主體,在能源保供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但也因日內出力波動大,支撐力亟待提升;用電側,夏季降溫負荷“尖峰化”特征明顯,空調負荷是多地電力負荷攀升的重要因素。
電網一頭連著發電側,一頭連著用戶側,如何在氣候彈性、安全韌性、調節柔性等方面“更上一層樓”,緩解新能源大發與用電負荷季節性錯配、時段性錯配的矛盾?在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進程中,技術創新將促進更多問題的解決。
中國電科院自主研制了新能源寬頻阻抗測量裝置,實現了對新能源機組阻抗的現場實際測量,助力新能源電源安全并網。河北北部承德、張家口等地區的新能源場站已有25臺分布式調相機投運,冀北電網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匯集系統分布式調相機群,提升了支撐能力。依托科技創新、技術攻關,電網對于新能源的承載與消納能力持續增強。
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不斷擴大,利用數字技術等更精準地預測新能源發電、負荷情況,成為提升新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以近期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億千瓦的山東為例,國網山東電力依托客戶側能源互聯網智慧平臺,實現了并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可觀、可測、可調、可控,提升這些電源的主動支撐能力。
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的快速發展也提升了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和靈活性。今年上半年,國家電網經營區內,重慶蟠龍抽水蓄能電站、福建廈門抽水蓄能電站、新疆阜康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投產發電,遼寧清原抽水蓄能電站3號機組投產發電,進一步促進新能源電量消納,有力支撐迎峰度夏用電高峰期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新型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中可靈活響應電網需求、發揮削峰填谷作用,支撐電力保供。7月26日,江蘇蘇州的太倉鑫港儲能站等7座新型儲能電站投運,可在用電高峰時集中放電,最大可同時滿足近350萬戶居民一個小時的用電需求。
電網柔性調節能力不斷提升,為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提供了更大的安全裕度。
6月29日,國家電網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套電網側構網型靜止無功發生器(SVG)在四川成都500千伏廣都變電站、玉堤變電站完成工程建設和系統調試,正式投入運行。SVG是一種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可提高電力系統電壓的穩定性。該設備投運后,±500千伏德陽—寶雞直流輸電工程在夏季高峰負荷時段的送電能力預計將從約120萬千瓦提升至約220萬千瓦,由西北向四川送電時,相當于在成都新建了1座百萬千瓦的發電廠,可有效緩解當地保供壓力。
提升電網資源配置能力
在更大范圍內平衡電力供需
今年上半年我國電力需求穩步增長。1~6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長8.8%、第二產業增長6.9%、第三產業增長11.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長9.0%;分省份看,全國各省份全社會用電量均實現正增長,其中西藏、新疆、云南、安徽等15個省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面對快速增長的用電需求,跨區跨省電力支援、優化調度運行、加強電網運維等手段保障了電力的大范圍余缺互濟。
受高溫悶熱天氣影響,北京用電負荷增長明顯,其中降溫負荷占比約47.25%。國網北京電力兩級調控人員密切跟蹤天氣和電力負荷變化趨勢,實時監控電網運行狀態,優化調整電網運行方式,確保電網穩定運行。
河南作為能源電力生產和消費大省,今年上半年用電量2087.37億千瓦時,同比增加9.39%。國網河南電力擴大外電入豫規模,投運32項主網工程、2607項配網工程,提升電網供電能力。
入夏以來,福建全省氣溫持續攀升。國網福建電力深挖供給側潛力,深化小水電流域優化調度,并對重點變電站、輸電線路實施“無人機+可視化+在線監測”巡檢,提高電網安全運行水平。
目前,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內的特高壓網絡已形成“19交16直”的格局,省間電力互濟互惠全面展開。今年上半年,新疆外送電量592.74億千瓦時,4條疆電外送通道將新疆的煤電及新能源發電打捆外送;7月4日17時,閩粵聯網工程首次以200萬千瓦滿通道能力向福建送電,實現廣東送福建、福建送廣東的雙向滿功率送電;在浙江,國網浙江電力利用省間用電負荷特性差異,連續第三年在七八月份與安徽實施電力置換互濟,攜手應對用電高峰。
今年,國家電網公司電網投資將首次超過6000億元,比去年增加711億元。新增投資主要用于特高壓交直流工程建設、加強縣域電網與大電網聯系、電網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隨著電網建設提速,電網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大電網將為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深挖存量電力資源潛力
供需協同化解用電壓力
迎峰度夏保供應,每1千瓦時電都來之不易,需要多方共同發力。在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背景下,電力負荷管理持續豐富和拓展內涵,通過引導電力用戶依托需求響應等方式參與系統調節,助力保持電力供需平衡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拓展調節需求響應資源,已成為迎峰度夏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進入迎峰度夏期之后,國網上海電力已開展虛擬電廠調用13次,目前上海虛擬電廠最大可調節負荷已達64.1萬千瓦;在河北保定,《保定市2024年電力負荷管理工作方案》印發,供電公司拓展需求響應資源池建設;國網陜西電力完成450萬千瓦需求響應資源簽約。
引導全社會節約用電、強化節電意識,也是應對用電高峰的有效手段。在安徽,安徽省能源局、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安徽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國網安徽電力于7月初聯合發布《致全省電力用戶節約用電倡議書》,倡導節約用電、錯峰用電;江西省能源局聯合國網江西電力在7月23日至24日晚間固定時間開展節電活動,江西近177萬居民參與,節電約148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了400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形成節約用電意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僅僅是節約電費支出,更是在踐行綠色低碳理念。
杭州8月1日的氣溫突破40攝氏度,據中國天氣網消息,我國“東蒸西烤”的天氣格局仍將持續。同時,8月預計有2~3個臺風登陸我國,東北、華北、華東北部、華南南部、西南地區等地暴雨洪澇災害風險高,迎峰度夏還要面對更多考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快推進,國家電網加強各級電網調度能力建設和協同運行,在用電管理上采取更靈活、更智能的策略,將為迎峰度夏電力供應增添更多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