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批量化建設穩步推進。目前,我國西部地區第二臺“華龍一號”——廣西防城港核電站4號機組已完成冷試、熱試等重要工程節點,正在向裝載核燃料節點目標邁進,計劃于2024年上半年投入商業運行。
“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具有雙層安全殼、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等多項特征,是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對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具有積極作用。
截至目前,中廣核共有11臺在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分布在廣東、廣西、浙江、福建等地,批量化建設穩步推進。其中,廣東太平嶺核電1號機組已完成冷態功能試驗,廣東陸豐核電6號機組于2023年8月正式開工,浙江三澳核電2號機組于2023年9月順利完成穹頂吊裝。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大連核電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崇勇表示,依托“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中國一重完成了二代到三代的核電設備更新迭代,實現了企業由單件小批量到智能化、批量化的產能升級發展。
東方電氣(廣州)重型機器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衛東表示,當前,雙方以合作項目為載體,在核電焊材、電加熱器等關鍵原材料國產化、制造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等方面加強合作,提升核電技術水平及裝備制造能力。
有業內人士表示,核電具有高科技產業知識密集、資金密集、人才密集等特征,涉及上下游幾十個行業,產業關聯度高,產業鏈長,帶動性強。核電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將持續帶動上下游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產業鏈自主可控水平也將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