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五海三洲之地”的中東地區歷來是中國外交重點關注的區域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與中東國家保持著良好溝通與互動,雙方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深化了交往共識,建立了友好合作、互利互助的國家關系。近年來,習近平主席就中國與中東國家關系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既促進了雙方關系的發展,也推動了中東地區的和平進程。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使中國與中東國家的聯系日益緊密,經貿往來成效顯著。作為中國與中東經貿往來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源合作始終發揮著關鍵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下能源合作成效顯著
當前,中東地區已探明油氣儲量分別占全球總量的55%和42%,是名副其實的能源集聚地。作為能源需求大國,中國已成為中東原油重要輸出地。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中東國家能源合作既在規模與質量上取得了明顯成效,又打造了向縱深發展的全新格局。
第一,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國與中東能源合作表現出強勁動力。自2013年至2020年,中國從中東進口原油總計約15.1億噸。此外,中國在中東原油出口中的份額也大幅提升。2010年,中國僅占中東原油出口的3.9%,2019年躍升至31.2%。
第二,“一帶一路”倡議既為中國與中東國家在傳統油氣資源外的能源合作拓展了空間,也為雙方打造向縱深發展的能源合作布局提供了可能。中國在太陽能、風能、核電等領域的技術水平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產業鏈優勢明顯,而中東地區具有的可再生能源區位優勢為相關合作提供了必要條件。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國同沙特、阿聯酋、埃及等中東國家的可再生能源合作穩步推進,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能源合作面臨挑戰
盡管中國與中東國家正有序推進能源合作的相關進程,但不可否認,安全問題與地區戰略擠壓態勢仍使雙方合作面臨挑戰。
首先,波譎云詭的地區安全局勢制約著中國同中東的能源合作。長期以來,中東地區面臨著嚴峻的安全挑戰,恐怖主義、宗教沖突及民族矛盾等安全隱患導致地區部分國家戰亂頻仍。例如恐怖組織的存在引發中東局勢動蕩的同時,也威脅到該地區的原油產業鏈。中東時局的亂象既破壞了國際原油市場穩定,又威脅中東能源供給的安全。
俄烏沖突加劇了全球能源供需的緊張態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加緊對俄羅斯的制裁,導致俄羅斯能源輸出受阻。雖然短時間內這可能給中東地區的能源市場帶來利好,但原有的市場平衡被打破,最終將反噬中東國家對外能源輸出的良性布局。
其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在中東能源體系中的市場份額擠壓很大程度上束縛了中國與中東國家能源合作。長期以來,美國通過技術壟斷和美元霸權掌控著中東國家的石油經濟命脈,并在中東能源體系中塑造了強大影響力和優勢話語權。然而,面對中國在中東地區越來越顯著的戰略影響,美國認為其在中東地區的石油霸權地位受到了嚴重威脅。因此,擠壓中國的戰略存在就成為美國中東政策的一個重要目標。在能源領域,美國一方面通過政治干預與軍事聯系等方式,控制中東地區主要產油國的石油輸出,阻滯其與中國的能源合作;另一方面,美國通過強化金融壟斷資本,鞏固其全球能源貿易主導地位,在石油資源上與中國展開“爭奪戰”。
新舉措與新契機
進行穩健的能源合作,中國必須積極化解上述挑戰。這既是保障中國與中東能源合作的有效舉措,更可能為雙方合作帶來新契機。
具體來講,一是要繼續完善中國與中東能源合作機制,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拓展可再生能源、高新技術、金融以及疫苗藥物研發生產等領域合作。近年來,中國在與中東國家開展能源貿易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相關合作已延伸至石油區塊上游。2017年,阿聯酋將阿布扎比陸上石油區塊共計12%的特許經營權授予中國企業,這是中國在中東地區首次獲得上游合作份額,為雙方落實共建“一帶一路”發揮引領作用。此外,面對全球能源枯竭和氣候變化的嚴峻形勢,中國與中東國家需要繼續鞏固和發展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并在設施聯通與技術共享方面尋找新的增長點,探索構建可再生能源合作新路徑。2015年8月,中國同埃及簽約籌備可再生能源國家聯合實驗室。此后,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相繼將能源多元化納入經濟發展戰略規劃,中國無疑成為上述國家落實戰略規劃的重要參與者,將為整個中東地區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作出貢獻。
二是面對中東地區安全格局的深度變革,中國以積極姿態參與地區安全治理,為中東和平進程貢獻“中國方案”。首先,對話協商是中國參與中東安全事務的首要原則。可以說,政治對話既是解構中東亂局的前提,也是化解中東沖突的關鍵。在這一原則指導下,中國在伊朗核問題、利比亞問題、巴以沖突等關乎中東命運和發展的重大問題上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其次,中國注重提升自身在中東安全事務中的“主動性”,以“新安全觀”等理念為基礎繪制了可操作的中東和平路線圖。2016年,中國出臺了《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強調要在中東實踐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實現中東長治久安與繁榮發展。這份文件集中體現了中國參與中東安全事務的大國擔當,是中東安全治理進程中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
三是繼續夯實中阿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基礎,拓展中國與中東國家的合作增量,從根本上打破美西方國家對中東能源市場的壟斷和對中國的戰略擠壓。2018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上提出,努力打造中阿命運共同體,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4年多來,中國已同21個阿拉伯國家和阿盟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同12個阿拉伯國家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或戰略伙伴關系。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度落實,中國與中東國家的交流互動呈現嶄新氣象,雙方不僅在能源開發與利用、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投資等領域的合作緊密活躍,而且逐步向人工智能、5G技術及航空航天等高新產業進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基于共同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的歷史使命,中國與中東國家在醫療物資援助和疫苗實驗研發等方面攜手并進,切實鞏固了中阿戰略伙伴關系的基礎,迎來了更加光明的合作前景。面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東能源市場的長期壟斷和對中國戰略存在的持續擠壓,中國更要穩步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與中東國家提升在涉及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的相互支持力度,為打破美西方國家的能源壟斷尋找破局之路。
近年來,中國與中東國家的外交實踐與合作成效已然證明,雙方不僅具備合作共贏的現實條件,更承載著共同發展的美好愿景。在持續推進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中國與中東國家將加緊落實能源市場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對接,充實并完善相關機制,推動能源領域的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雙方的交往合作不僅深度詮釋了“一帶一路”倡議中講信修睦、合作共贏、守望相助、心心相印、開放包容的理念內核,更是極大彰顯了中國在中東事務中的大國情懷與責任擔當。(作者:茉 莉 王大千,分別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后,鄭州大學中國外交話語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