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消息,2022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運輸船舶靠港使用岸電共78萬余艘次、871萬余小時、7491萬余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57%、57%、14%,均創歷史新高。
長江是千百年來貫通中國中、東、西部的黃金水道,承擔著沿江地區八成以上的煤炭、鐵礦石以及中上游地區九成的外貿貨運量。然而,與不斷攀升的航運能力相對的是,長江日益嚴峻急迫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
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工程,而船舶污染治理、控制船舶污染物排放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推廣運輸船舶靠港使用岸電是保護長江生態、推進綠色航運的重點工作之一。
一直以來,船舶靠港停泊期間所需電力,大多由自身的輔助燃油發電機提供,這一方式效率較低,且發電過程中產生大量空氣污染物。使用岸上電源為船舶供電,替代停靠后所用的柴油機發電,可以實現源頭減排。
近年來,長江航務管理局會同長江經濟帶11省(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大力推進長江干線船舶靠港使用岸電,已累計完成1萬余艘運輸船舶岸電系統受電設施標準化改造。
岸電相關設施日益完善,靠港使用岸電正逐步成為主流。
據報道,在三峽工程所在地湖北宜昌,待閘船舶靠港岸電設備啟用率已達98%,并由此帶來巨大的生態效益。數據顯示,自2019年岸電試驗區成功投運,截至2022年底,宜昌岸電項目累計為11781艘次客貨船舶提供岸電2332萬千瓦時,替代燃油5480噸,為船舶節約用能成本2000萬元以上。
長江航務管理局表示,2023年,交通運輸部門將繼續加快推進港口和船舶岸電設施改造升級,推廣智慧岸電建設應用,計劃完成長江經濟帶海進江船、1200總噸及以上干散貨船和多用途船受電設施改造,進一步提高船舶靠港岸電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