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汽車行業迎來了三則重磅利好消息: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穩定增加汽車等大宗消費,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隨后,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對單車價格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同時,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關于開展2022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包括比亞迪、長城汽車在內的26家車企及旗下共70款新能源車型參加本次下鄉活動。
近一個月來,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系列車輛消費刺激政策,給予“真金白銀”的補貼、發放汽車消費券或增加購車指標,扶持力度空前,極大地提振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信心。
多措并舉提振車市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廣東、上海、湖北、山東、海南、天津在內的20個省市相繼出臺了購車激勵政策。其中,廣東省率先對個人新購汽車進行補貼,深圳市南山區的補貼力度最大,消費者可憑購車發票拿到1萬元-2.5萬元的補貼,同時,對于第1000位、第2000位的“逢千”用戶還可額外獲得3萬元消費券,疊加起來,消費者最高可拿到補貼5.5萬元。北京、上海個人置換新能源汽車最高可獲得補貼1萬元,鄭州最高補貼8000元。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還放出新增購車指標的“大招”:深圳市新增2萬個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天津年內增投3.5萬個人普通車搖號指標,上海年內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4萬個。疊加起來,限購城市共新增汽車指標超過10萬個。
業內對中央和地方政策“組合拳”的效果給予樂觀判斷,尤其是此次購置稅減征政策超出市場預期。此前,2009年、2015年國家分別實施過兩次減征購置稅政策,減征范圍為“1.6升及以下排量和單車價格15萬元內的乘用車”,此次減免范圍大幅擴大,幾乎覆蓋了絕大部分車型,普惠主流購車群體。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預計,購置稅減征政策有望拉動整車新增銷量超200萬輛,銷售額超3000億元,甚至3500億元,對整個產業鏈的拉動可達5000億元。
車企聯動保增長
在國家、地方出臺強有力政策的同時,車企也紛紛發力,共同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率先發布10億元購車補貼,從6月1日起,消費者登錄官方指定線上渠道購車,即可享受全系產品最高2.1萬元的補貼,以及送交強險等優惠政策。小鵬汽車則針對北京持標用戶推出了“京鵬3.0計劃”,即6月30日前付定金的客戶,最高可獲得置換補貼1.8萬元。
從車企公布的5月產銷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多呈上升態勢,率先復蘇,其中比亞迪銷量達到11.49萬輛,理想汽車、哪吒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單月銷量均破萬輛大關。業內預計,因疫情抑制的購車需求將逐漸釋放,6月市場銷量將呈快速提升態勢。
車企也在加緊“補作業”。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第二季度財報會上表示,小鵬汽車5月中旬已經恢復了肇慶工廠的雙班生產,并將加速交付以滿足用戶需求。
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表示,理想汽車銷量快速回暖,主要得益于長三角地區的零部件供應商逐漸恢復供應,公司全新車型理想L9將于6月底正式發布。根據現有訂單及工廠排產情況,理想汽車預計,新車會很快突破萬輛交付量。
行業仍面臨多重挑戰
不過,盡管新能源汽車回暖勢頭強勁,但行業發展形勢仍然錯綜復雜。
針對車輛購置稅減半政策,中汽中心資深首席專家黃永和算了一筆賬:以車輛單價15萬元來計算,購置稅約為13274元,如果減半征收,相當于購車優惠了8.8%,而新能源汽車本身已免征購置稅,這會導致部分消費者轉購燃油汽車。
另外,當前物流不暢導致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短缺問題尚未解決,芯片供給還將持續緊張。中汽信科戰略研究與知識產權部高級主管李旭東坦言,從芯片產業鏈來看,我國企業主要以設計、封裝和測試為主,較為重要的微控制單元、存儲芯片和傳感器芯片的國產化替代進程較慢。
在黃永和看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雖然已經進入規?;l展階段,但產業發展基礎并不牢固。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應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特點進一步出臺扶持政策,包括將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稅減免政策繼續延長到2025年底、免征新能源二手車交易環節增值稅、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車企發展的關鍵,是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供應鏈保障工作,尤其要提升以芯片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供應能力,在成本控制、國產化替代、拓展上游資源方面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