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也發布風電報告稱,未來風電在全球能源系統轉型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海上風電發展勢頭良好
IEA報告稱,目前全球電力需求為23000太瓦時,如果能夠完全利用全球現有的海上風電資源,僅海上風電就可以滿足全球電力需求。與此同時,在離海岸更遠的地方,進入更深的水域,浮式風電設備的應用潛力巨大。IEA最新的地理空間分析表明,從理論上講,浮式風電設備可以一定程度上滿足包括歐洲、美國和日本在內的幾個主要電力市場的需求。
IEA指出,2010年至2018年間,全球海上風電市場每年增長近30%,主要得益于技術的快速改進。未來五年,全球約有150個新的海上風電項目計劃完工,這表明海上風電在電力供應中的作用日益增強。其中,以英國、德國和丹麥為首,歐洲的海上風電技術促進了全球海上風電的發展。目前,英國和德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海上風力發電能力,而丹麥在2018年的發電量中有15%來自海上風力發電。
雖然從全球范圍來看,目前海上風電發電量僅占全球總發電量的0.3%,但IEA署長Fatih Birol在《展望》前言中強調,海上風電潛力無窮,技術的改進和成本的大幅降低,將越來越能促進海上風電發揮潛力。
“像風力發電這樣的低成本可再生能源技術現在很容易獲得,對于碳排放而言,它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解決方案。”IRENA總干事Francesco La Camera表示,“IRENA的全球能源轉型路線圖表明,到2050年,實現氣候安全、可持續的能源未來在技術和經濟上都是可行的,對此,釋放全球風能潛力將尤為重要。事實上,未來風能可能成為最大的單一發電來源,這不僅使我們能夠實現氣候目標,而且還將促進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從而加速可持續發展。”
裝機規模不斷擴大
IRENA指出,預計到2050年,風能可以實現《巴黎協定》所制定的與能源相關的碳減排量的1/4。不過,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全球陸上和海上風電每年新增的裝機量需要分別比現在增加4倍和10倍。
根據IEA的數據,當前,歐盟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接近20吉瓦,到2040年,這一數字將升至近130吉瓦。如果歐盟到2040年實現碳中和,那么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躍升至約180吉瓦,海上風電將成為該地區最大的單一電力來源。
IRENA稱,到2050年,亞洲陸上風電裝機容量可能會從2018年的2300吉瓦,增加到2600吉瓦以上。
除了歐盟的海上風電裝機量上升之外,未來亞洲將成為推動風電裝機容量增長的主導力量,成為陸上和海上風電的世界領導者。分析指出,亞洲將繼續主導陸上風電行業,到2050年裝機容量將占全球總裝機容量50%以上。對于海上風電,亞洲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占據領先地位,到2050年,亞洲裝機容量將達60%以上。
需健全政策支持
在《展望》中,IEA表示,各國政府必須利用新的和正在發展的技術和方法,充分發掘海上風電的潛力,并提出“政府的政策將繼續在未來海上風電和全球清潔能源轉型的總體步伐中發揮關鍵作用”。
數據顯示,到2030年,風電產業可雇用374萬人,到2050年可雇用超過600萬人,與2018年的116萬個工作崗位相比,分別高出近3倍和5倍。
對此,IRENA也指出,為最大限度地獲益于能源轉型的成果,需要全面的政策框架支持。開發利用政策需要與并網和扶持政策協調一致,同時特別關注工業、勞工、金融、教育和技能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轉型獲益。
IEA在《展望》中提到,政府和監管機構可以指定和提供長遠的政策和行動計劃來鼓勵海上風電行業的發展,包括充分設計的市場準入規則,確保低成本的融資政策以及相關法規,這些法規需要體現陸上電網基礎設施的開發對于有效整合海上風電發電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