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官網“兩會”建議提案辦理一欄日前公布的關于光伏補貼拖欠的系列回復釋放信息,要解決巨額光伏補貼缺口,發行特別國債、提高電價附加征收標準這兩種方法基本不可能執行。此外,財政補貼已接近完成其在新能源發展中的歷史使命。
在對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建議的答復中,財政部表示,中央財政一直積極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等辦法,明確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和使用的有關政策。按照相關辦法,2012年以來財政部累計安排補貼資金超過4500億元,其中2019年安排866億元(注:其中針對光伏發電的中央本級支出為351.05億元)。
“在固定電價補貼政策支持下,我國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快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為調整能源結構做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我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和累計裝機均持續領跑全球。截至2019年4月底,已并網風電1.9億千瓦、光伏1.81億千瓦、生物質發電1933萬千瓦。”財政部稱。
隨著風光能源裝機規模快速攀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收支缺口不斷擴大,補貼嚴重拖欠成為行業常態。根據光伏行業協會今年初發布的統計數據,預計2018年光伏補貼缺口超過600億元,包括光伏、風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總額超過1400億元。
財政部解釋稱,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每月由電網企業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上繳財政專戶,財政部定期撥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目前,造成部分企業資金申請周期較長、不能及時到位的主要原因是補貼資金缺口較大。為解決補貼缺口問題,財政部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提出了相關方案,并多次上報國務院領導。下一步,財政部擬會同相關部門逐步調整補貼政策。
其中,對于新增項目,一是積極推進平價上網項目,目前已經公布了第一批共計2076萬千瓦平價上網項目名單;二是調控優化發展速度,加大競爭配置力度,明確新建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必須通過競爭配置,優先建設補貼強度低的項目,有效降低新建項目補貼強度。三是價格主管部門積極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推動補貼強度降低的政策措施,新建陸上風電2019年和2020年的最低指導價已經分別下降到每千瓦時0.34元和0.29元,在局部地區已經低于煤電標桿電價;新建光伏發電項目2019年的指導價已經下降到每千瓦時0.4元,通過加大競爭配置力度可進一步降低補貼強度。通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增規模項目所需補貼資金,緩解補貼缺口擴大趨勢。
對于存量項目,一是擬放開目錄管理,由電網企業確認符合補貼條件的項目,簡化撥付流程;二是通過“綠證”交易和市場化交易等方式減少補貼需求;三是與稅務部門保持溝通,進一步加強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力度,增加補貼資金收入。通過上述措施,可逐步緩解存量項目補貼壓力。
在《財政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9258號建議的答復》中,財政部特別回應了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兩種補貼缺口解決思路的可行性:
對于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光伏發電企業的意見,財政部認為,解決光伏發電補貼拖欠問題具有一定必要性,但是否采取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要審慎研究。一是特別國債以國家信用為擔保,一般使用在特定領域,且需具備相應資產規模能夠保證正常還本付息。一般情況下,市場領域主要依靠其自身調節解決,而不是由包括國債和特別國債在內的公共財政資金發揮作用;二是特別國債具有強烈市場信號,在非特殊時期或遇到特殊困難情況下,不宜啟用。
關于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的問題,財政部表示,近年來,針對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缺口較大問題,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已多次調整,從最初的0.2分/千瓦時上調至現行1.9分/千瓦時,提高了近10倍。近年來,國家實施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持續減輕企業負擔。當前形勢下,暫無法提高電價附加征收標準。下一步,將結合經濟發展情況、企業承受能力等因素適時研究有關政策。
在對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建議的答復中,財政部表示,中央財政一直積極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等辦法,明確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和使用的有關政策。按照相關辦法,2012年以來財政部累計安排補貼資金超過4500億元,其中2019年安排866億元(注:其中針對光伏發電的中央本級支出為351.05億元)。
“在固定電價補貼政策支持下,我國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快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為調整能源結構做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我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和累計裝機均持續領跑全球。截至2019年4月底,已并網風電1.9億千瓦、光伏1.81億千瓦、生物質發電1933萬千瓦。”財政部稱。
隨著風光能源裝機規模快速攀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收支缺口不斷擴大,補貼嚴重拖欠成為行業常態。根據光伏行業協會今年初發布的統計數據,預計2018年光伏補貼缺口超過600億元,包括光伏、風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總額超過1400億元。
財政部解釋稱,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每月由電網企業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上繳財政專戶,財政部定期撥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目前,造成部分企業資金申請周期較長、不能及時到位的主要原因是補貼資金缺口較大。為解決補貼缺口問題,財政部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提出了相關方案,并多次上報國務院領導。下一步,財政部擬會同相關部門逐步調整補貼政策。
其中,對于新增項目,一是積極推進平價上網項目,目前已經公布了第一批共計2076萬千瓦平價上網項目名單;二是調控優化發展速度,加大競爭配置力度,明確新建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必須通過競爭配置,優先建設補貼強度低的項目,有效降低新建項目補貼強度。三是價格主管部門積極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推動補貼強度降低的政策措施,新建陸上風電2019年和2020年的最低指導價已經分別下降到每千瓦時0.34元和0.29元,在局部地區已經低于煤電標桿電價;新建光伏發電項目2019年的指導價已經下降到每千瓦時0.4元,通過加大競爭配置力度可進一步降低補貼強度。通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增規模項目所需補貼資金,緩解補貼缺口擴大趨勢。
對于存量項目,一是擬放開目錄管理,由電網企業確認符合補貼條件的項目,簡化撥付流程;二是通過“綠證”交易和市場化交易等方式減少補貼需求;三是與稅務部門保持溝通,進一步加強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力度,增加補貼資金收入。通過上述措施,可逐步緩解存量項目補貼壓力。
在《財政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9258號建議的答復》中,財政部特別回應了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兩種補貼缺口解決思路的可行性:
對于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光伏發電企業的意見,財政部認為,解決光伏發電補貼拖欠問題具有一定必要性,但是否采取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要審慎研究。一是特別國債以國家信用為擔保,一般使用在特定領域,且需具備相應資產規模能夠保證正常還本付息。一般情況下,市場領域主要依靠其自身調節解決,而不是由包括國債和特別國債在內的公共財政資金發揮作用;二是特別國債具有強烈市場信號,在非特殊時期或遇到特殊困難情況下,不宜啟用。
關于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的問題,財政部表示,近年來,針對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缺口較大問題,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已多次調整,從最初的0.2分/千瓦時上調至現行1.9分/千瓦時,提高了近10倍。近年來,國家實施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持續減輕企業負擔。當前形勢下,暫無法提高電價附加征收標準。下一步,將結合經濟發展情況、企業承受能力等因素適時研究有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