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實地走訪了長城汽車位于河北的氫能源技術中心了解到,經過5年的發展,長城汽車已累計投入20億元用于氫能源研發,并將在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C級氫燃料電池SUV,落地全球首個完成100輛49噸氫能重卡應用項目。
陶瓷膜是無機陶瓷材料經特殊工藝制備形成的非對稱膜。因其穩定性好、強度大、效率高,可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植(藥)物深加工、生物醫藥、發酵、精細化工等眾多生產生活領域。
18日,重慶九龍坡區與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等6家氫燃料電池企業簽訂協議,合作建設氫能科技產業園,打造中國西部(重慶)氫谷。
為了實現該技術的商業化,必須進一步提高電池性能,新型高溫催化劑材料備受期待。鉑(Pt)基催化劑在燃料電池電極反應中表現出如此優異的性能。特別是單原子鉑催化劑,由于其獨特的功能性而被積極研究。然而,在高溫下,鉑原子不穩定。
當然,通常情況下,氫燃料電池車以氣態形式攜帶氫燃料,儲存在壓力約為700bar(10150psi)的儲罐中。這些罐子相當大和重,這抵消了氫氣相對于當今鋰電池的主要優勢之一--其更高的能量密度。高壓力也使得氫氣對于摩托車和踏板車等兩輪車來說是不切實際的選擇。
2021年1月28日,仙湖實驗室傳出好消息,不僅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將于今年設院士工作站,還與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攜手共建仙湖-解放智能氫復合動力商用車科技創新基地,努力打造國家氫能領域的重點實驗室,助推佛山氫能技術自主創新與產業化發展。
1月27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在中車大同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成功下線,標志著我國氫能利用技術取得關鍵突破,中國鐵路機車裝備駛入全球氫能技術高地。
近日,寶鈦股份與國家電投成功簽訂“國家示范城市聯合申報企業合作意向書”項目及首批鈦材料采購合同,標志著寶鈦股份進入新的鈦材應用領域。
多地迎來雨雪降溫天氣之時,一則“MH170金屬板電堆在無輔助熱源條件下零下39℃成功啟動”的消息受到關注。有評論說這為燃料電池行業發展注入“強心劑”。近日,記者對電堆研發團隊進行了專訪。
以完善產業鏈,發展氫經濟為主題的氫產業鏈專業盛會——2021國際氫能源技術及應用展覽會(簡稱:氫展)第二站將于2021年6月25-27日移師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為期三天的展會預計規模達2萬平米,接待專業觀眾1.5萬人次。
電動化趨勢下鋰電技術路線率先突圍,尤其帶動了乘用車的電動化浪潮。相較之下,重載運輸領域的電動化進程卻略顯緩慢。從市場規模看,2019 年國內重卡銷量 117 萬輛,遠不及乘用市場龐大,但其能源消耗大,污染 嚴重,電動化意義不亞于乘用車。2019 年國內汽車銷量 2577 萬輛,其中 重卡僅 117 萬,占比不足 5%。從保有量看,截止 2020 年上半年國內汽車保有量 2.7 億輛,其中載貨汽車不足 3000 萬輛,遠不及乘用車等載客車輛。
蒂森克虜伯伍德氯工程公司的綠氫部門近期在成功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后,與加拿大能源集團魁北克水電公司(Hydro-Québec)簽署了一份關于一座88兆瓦的水電解制氫工廠 的工程設計合同。這個水電解制氫工廠將是世界首批最大的綠色氫氣生產設施之一,預計于2023年下半年試運行。
據國外媒體報道,德國聯邦教研部1月13日發表公報說,該部門將投資約7億歐元支持3個氫能重點研究項目,以解決德國發展氫能經濟過程中的技術障礙,落實《國家氫能源戰略》。該戰略提出,“綠氫”具有可持續性,應支持擴大“綠氫”市場。
德國聯邦教研部13日宣布,將投入約七億歐元資金資助該國三個氫能示范項目,以落實該國制定的《國家氫能戰略》。
首先是“十四五”期間氫能產業發展的基本判斷與思考。關于“十四五”期間氫能產業的發展形勢主要有以下五點。氫能產業從國際上的 研究和關注已有幾十年,早在2000年左右以美國為首的一些發達國家就在進 行積極的研究和實踐,但是當時氫能產業卻沒有真正熱起來。這幾年,無論是美洲還是歐洲、亞洲、大洋洲,都積極加入到這一輪氫能熱,這些發達國家都把氫能和燃料電池作為自己國家科技創新戰略或者是主要能源戰略在進行推進,氫能產業確確實實從全球到中國國內已經開始熱起來。
氫能源技術頻道提供氫能源技術與應用資訊,關注氫能電池、氫能源汽車等氫能源技術動態和發展趨勢,發布氫能源技術應用實例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