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玲龍一號鋼制安全殼底封頭24日在海南昌江提前吊裝完成。這是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建設的重要里程碑,為后續反應堆廠房主體結構施工奠定堅實基礎。
烏東德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盛東如東H3海上風電場建成投產、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首次成功臨界……近期,清潔能源項目捷報頻傳。
中核集團總工程師雷增光在28日舉行的中核集團首屆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上介紹,截至2021年8月底,我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有51臺,裝機容量為5326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數為18臺,裝機容量為1902萬千瓦,在建機組數保持全球領先。
“沿海發達地區的土地資源非常寶貴,如果在那里建一個大型反應堆,反應堆周圍的設施會受到限制;如果建一個小型的反應堆,既不占用大量土地,反應堆需要的冷卻水還可以‘就地取材’。”9月10日,中核集團玲龍一號總設計師宋丹戎說,在沿海建造小型反應堆,可為沿海城市“充電”。
玲龍一號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10億千瓦時,滿足52.6萬戶家庭一年生活所需。玲龍一號每臺機組每年發電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8萬噸,種植樹木750萬棵。
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百年能源發展史,一代又一代能源人以身許黨許國,積極投身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所需的能源事業,甘灑熱血、無私奉獻、不計得失,形成并不斷傳承發揚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核心的石油精神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優良傳統。他們常懷為民情懷,踐行為民初心,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積極貢獻。
九霄龍吟驚天變,助力雙碳譜華章。獻禮建黨100周年,我國核能領域凱歌頻奏,“華龍一號”投運、“玲龍一號”落地、“國和一號”示范工程穩步推進……
10月28-30日,“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溫氣冷堆、“玲龍一號”、快堆、核聚變、海洋核動力、國產質子治療裝置、國產電子加速器、核藥、同位素等核能、核技術產品將紛紛亮相2021深圳核博會。
13日上午,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玲龍一號”(ACP100)在海南昌江核電基地正式開工。“玲龍一號”是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功能模塊化小型壓水堆堆型,是繼“華龍一號”后的又一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定義,小型堆是指電功率30萬千瓦以下的反應堆。華龍一號的電功率是100萬千瓦遠遠大于小型堆的功率范圍,采用分散布置的反應堆。玲龍一號的電功率是12.5萬千瓦,采用的是一體化布置。
7月13日,中國核電控股投資的海南核電旗下的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至此,該項目成為全球首個開工的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標志著我國在模塊化小型堆技術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據報道,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6月3日晚間公告,公司近期收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件《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核準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項目的批復》(發改能源〔2021〕733號),公司旗下的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項目已獲得國務院核準。
“我們能夠自己研制出‘兩彈一星’,為什么就不能自主研制出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核電站?”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沒想到,為了求解這個問題,他用了34年時間。
60年來,中國核電人緊跟世界先進核電技術發展步伐,從CNP1000、CP1000、ACP1000再到“華龍一號”,20年4個自主型號的名稱,折射出的是一代接一代中國核工業人,在自主創新核電技術的艱難歷程上不斷追求更高目標的執著精神,是對初心的堅守。在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前沒有動搖,突破一個個技術瓶頸,最終形成了“華龍一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核動力院在“十四五”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戰略謀劃、抓好科技創新、夯實能力支撐、推動深化改革、強化黨的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玲龍一號”具有一體化反應堆技術、高效直流蒸汽發生器技術、屏蔽主泵技術、固有安全加非能動安全技術、模塊化技術等技術特征;具有技術先進及成熟、多用途、部署靈活、設備成熟度高、工程可實施性好等突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