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及石化行業減排面臨較大挑戰。一是能源結構多元化不足,面臨能源安全和降低排放雙重挑戰;二是部分企業雖然行動迅速,但仍未對“雙碳”進行深入思考,個別地方或單位出現運動式減碳情況;三是創新意識不強,盲目追熱點,對關鍵核心技術研究投入不足;四是全局意識不夠,產業協同和循環化發展尚需完善。
目前能源價格飆升正在全球范圍內上演,在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大宗商品的上漲中,一些歐洲國家面臨著能源賬單費用的大幅增加。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推手。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中英國際低碳學院院長趙長穎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就碳中和愿景下能源綠色轉型的相關知識展開了介紹。
呂大鵬認為,“雙碳”目標的實現是系統工程,對能源化工企業的挑戰非常大。“像中國石化這樣的企業,既是能源的生產企業,又是能源的消耗企業。‘3060’目標的提出,要求我們必須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轉到綠色低碳發展的軌道上來。”
“中國要實現‘雙碳’目標,需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9月6日至8日,聚焦“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轉型與創新”的2021全球綠色發展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周孝信在論壇上提出“兩個構建”。
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國家能源局黨組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持立足主戰場、當好主力軍、打好主動仗,堅決落實各項決策部署,全面推進能源
近年來,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能源需求疲軟,另一方面,受“頁巖革命”和高能源價格背景下大規模投資建設等因素影響,能源供應能力不斷提高,全球能源供過于求,能源價格持續低迷。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這是繼2020年發布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等相關產業規劃后,國家就這一產業發出的最新信號,內涵豐富,意義深遠。中央為何再提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對此,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專業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新能源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曾少軍博士接受記者采訪,并發表專業見解。
核能從本質上來說,它也是一種化石能源,因為它的能量來源是儲存在地殼中的鈾等可裂變的礦物質。由于可裂變物質的儲量有限,因此總有用完的一天。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作出碳達峰、碳中和的鄭重承諾,隨后在中央財經委第九次會議上,再次對碳達峰、碳中和作出重要部署,強調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明確了“雙碳”背景下我國能源電力轉型發展的方向。
“碳中和是指一定時期內,國家、企業等特定組織或個人,通過植樹造林、固碳及負碳技術應用等形式,抵消自身活動產生的碳排放總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這意味著,要想實現相對‘零排放’,就需要通過‘人為努力’減排和消除二氧化碳,這背后離不開各類能源技術的合力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在圖數據庫自主創新方面,我國從2019年起開始自主研制電力專用圖數據庫,實現了核心技術工具的技術創新和自主可控,有力支撐了‘電網一張圖’建設。”
當前業內對碳中和的挑戰及認知有限,存在六大誤區和五個現實路徑。7月15日,全國碳市場開市之時,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劉科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以“碳中和誤區及其現實路徑”為主題演講時表示。
我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已經向世界宣布,對外它彰顯了一個負責任大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態度,對內它將引領我國實現低碳轉型,從工業文明轉向生態文明。然而,實現“雙碳”目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且城市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主戰場。
天津是全國著名的溫泉之都,其在地熱資源的勘查、開發、利用以及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在全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由于地熱開采時間較長,加之過去多為單井開采、回灌工作跟不上開發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天津熱儲壓力持續下降,降落漏斗持續擴大,若不采取措施,將會制約地熱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工作。
能源智庫即能源智囊機構,也稱“能源思想庫”或“能源智慧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