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公司發言人高木陽子說:“我們仍有在建項目,但已決定停建新煤電廠。”東芝是全球燃煤發電領域主要企業之一,目前在全球有大約10座燃煤發電站在建。公司發言人說,今后將加大投資可再生能源領域,包括建設近海風力發電廠、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
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周二表示,將把其位于新加坡的Pulau Bukom煉油廠的原油加工能力減半并裁員,作為到205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的改革措施的一部分。
Pulau Bukom位于這個東南亞城市國家近海的一個小島上,每天可加工50萬桶石油,是殼牌在全球最大的全資煉油廠。該煉油廠是殼牌在德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德國、荷蘭和加拿大運營的6個煉油和石化工廠之一。
據外媒報道,法國帥福得集團近日在中國珠海開設了一個新的儲能解決方案(ESS)制造中心。這將增強Saft在為全球儲能系統市場提供服務的能力,并支持向可再生能源的過渡。新工廠將使Saft公司能夠通過一種集成的儲能方法來支持世界各地的客戶。這包括從最初的概念和規模到系統工程、交付和網格連接的每一個步驟。因此,運營商將能夠保持他們的總擁有成本(TCO)最小,同時最大化性能。
初冬時節,暖陽高照,楓葉正紅,北京正以其特有的古都風采迎接八方來客。11月10日,2020能源轉型國際論壇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世界經濟論壇共同舉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國務院國資委支持。論壇以“能源轉型與后疫情時代可持續發展”為主題
11月6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三屆可再生能源開發企業領導人年度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國家能源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杜祥琬,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李雙成,以及來自華能、大唐、華電、國能投、國電投、龍源電力、華潤、三峽、國華、天潤新能、中國電建、中節能、中核匯能、新天綠色能源、潔源新能、京能清潔能源、國開新能源、
近日,德國聯邦議會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正式將德國海上風電的目標設定為:到2030年運行20GW,到2040年運行40GW。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近日聯合印發的《中國長期低碳發展戰略與轉型路徑研究》提出,低碳路徑下,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在2030-2035年之間進入峰值,“十四五”期間非化石能源必須成為能源消費增量主體。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劍波指出,為了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我國能源轉型主要朝兩個方向進行:終端消費側,電能深度替代化石能源;能源生產側,以電能形式開發利用新能源。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及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選擇,是我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關鍵因素。在實現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同時,加強生態環境的影響效益研究,發揮光伏電站對荒漠化生態修復的積極作用,將為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條新的路徑,也將有效促進可再生能源與生態經濟的融合發展。
科技部高度重視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發。“十五”期間,科技部啟動實施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確立“三縱三橫”(三縱: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三橫:電池、電機、電控)研發布局,燃料電池汽車技術作為“三縱”之一得到重點研發部署,并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持續進行科技攻關,對燃料電池汽車用電堆、雙極板、炭紙、催化劑、膜電極、空氣壓縮機、儲氫瓶等均進行了研發部署。
歐洲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的有力倡導者,近年來堅定履行《巴黎協定》承諾,引領經濟綠色低碳發展,歐盟2019年出臺的碳中和計劃,更是走在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前列。歐洲范圍內的能源系統轉型,被視為經濟脫碳的關鍵驅動力。歐洲國家致力于通過能源系統的轉型升級、各領域各部門的協同,以最終達到溫室氣體減排的總平衡目標,實現2050年碳中和的歐洲愿景。
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階段性勝利只是一個新起點。“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明了未來的努力方向。會上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進一步勾勒出“十四五”的路線圖: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獲悉:新疆積極推進發電側光伏儲能項目應用示范,截至目前,已建成投運項目4個,累計完成充電153.15萬千瓦時,放電131.98萬千瓦時。
據外媒報道,Eos儲能公司近日與美國項目開發商Hecate Energy簽署了一項協議,雙方將共同部署超1GWh的水鋅化學電池儲能系統,預計價值約2.5億美元。Eos在其專有的電池化學特性上,在電池電極上鍍覆和復制鋅,并設計、集成和制造了儲能系統,Eos稱該技術將提供低成本、中到長時間的儲能,由于使用了豐富的原材料,電池壽命可達15到30年,將電池退化程度降到最低。
山東是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但受資源稟賦等因素影響,能源結構偏煤偏重。十三五期間,山東大力實施“四增兩減”工程,通過“外電入魯”,發展清潔綠色能源,壓減煤炭產能等方式,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長期以來,在國家政策的有效驅動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快速發展,不僅已經成為國際上一張靚麗的名片,也為能源產業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明確提出“推進能源革命”、“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要求,為能源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需要在具體的工作中貫徹落實。
近年來世界上有些國家也意識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根據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工作小組,可再生能源是指“從持續不斷地補充的自然過程中得到的能量來源”。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研究認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滿足全世界能源需求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