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亞太國際生物質展;2022生物質行業廣交會;2022廣州生物質展;2022生物質鍋爐展;2022生物質利用展;2022秸稈利用展;2022生物質展;2022生物質破碎機;2022生物質顆粒機;2022生物質能展;2022生物質氣化;2022生物質顆粒大會
“成都生物質能展”作為成都市政府重點展會和中意合資運營合作項目——成都國際環保博覽會重要的專題配套項目。屆時,組委會將特邀四川省發改委、省經信廳、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林業廳、能源局、能源協會,農村能源辦、沼氣研究所等有關主管部門領導參會指導,共同聚焦國家級地方政策標準、生物質發電及供熱、生物質發酵及沼氣利用等領域,深入探討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交流最新技術及設備,分享實踐項目運營經驗,共促生物質能行業健康發展,助推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戰略目標早日實現。
11月16日,財政部中央預算公共平臺發布《關于提前下達2022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地方資金預算的通知》。《通知》涉及的補貼資金共38.7億元,其中風電15.5億元、光伏22.8億元、生物質能發電3824萬元。
鑒于成都突發疫情,疫情傳播風險增大,為響應政府當前疫情防控要求,經審慎決定,原定于2021年11月18至20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2021第三屆成都國際生物質能展覽會延期至2022年5月20日至22日舉辦,展出地點不變。
11月16日,財政部中央預算公共平臺官網發布“關于提前下達2022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地方資金預算的通知”。通知顯示,本次下達總計新能源補貼資金38.7億元。其中,風電15.5億元、光伏22.8億元、生物質3824萬元。
國際能源署在其《2050年能源零排放路線圖報告》中指出,CO2排放的重點能源行業是電力、工業、交通和建筑這四大領域,并且強調,電力領域應是全球最先實現零碳化的重點排放領域。報告提出了到2040年,全球煤電從能效最低的亞臨界機組開始,燃煤電廠將逐步被完全淘汰的路線圖。我國的燃煤發電的總裝機容量到2021年已達11億千瓦..
眼下,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緣瓜果飄香,幾名電力工人來到熱央古麗·卡地爾家中,檢查電采暖設備和電力線路,為1個多月后的冬季供暖工作做準備。去年冬季,熱央古麗·卡地爾和新疆南部很多農民一樣,度過了一個安全、溫暖又經濟的電采暖季。短短幾十年間,這里的農戶經歷了一場從牛糞、薪柴、煤炭,再到天然氣、新能源電力的“能源變革”。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等單位近日發布《3060零碳生物質能發展潛力藍皮書》。藍皮書預計到2030年,生物質能利用將為全社會減碳超9億噸,到2060年將實現碳減排超20億噸。
為做好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完善項目建設運行管理,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了《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就《方案》出臺背景、起草過程、總體思路等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近日,大連化物所生物能源化學品研究組(DNL0603)王峰研究員團隊與大連理工大學王敏特聘研究員團隊合作,發展了一種載體氧缺陷介導的生物質直接甲烷化新方法,實現了包括木質纖維素在內的生物質資源在溫和條件下(<200℃)的高選擇性轉化制甲烷,為生物質資源的利用開拓了新路徑。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 王大鵬]各位媒體朋友,下面我從五個方面簡要介紹2021年上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有關決策部署,扎實推進我省碳達峰碳中和暨節能工作,6月9日,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長高義主持召開全省碳達峰碳中和暨節能工作座談會。會議通報了1-4月份全省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煤炭消費減量工作進展情況,安排部署了近期重點工作任務,督促各地切實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強化能耗“雙控”工作,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5月31日17時7分,中國電建所屬山東電建三公司承建的黑龍江富華錦河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1號機組順利通過72+24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機組運行穩定,各項參數指標優良。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科研人員將低熔點麥麩與添加劑混合獲得了高質量燃料。該技術不僅能夠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減少垃圾填埋場的數量,而且可以優化生物質燃料原料混合物的組成,進而提高生物質能源的利用。相關研究結果近日刊登在《燃料》雜志上。
上一頁 1..
5 6 7 8 9 ...
33 下一頁
近年來,我國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相對成熟,在農作物秸稈資源量大的地區,成為消化利用秸稈的有效技術。在引進國外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經過消化吸收,我國已基本具備制造垃圾焚燒發電設備的能力,引進國外設備和技術建設了一些垃圾填埋氣發電示范項目。我國生物質發電原料多種多樣,原料特性差別明顯,以農業廢棄物為主,還包括林業剩余物和潛在的灌木林。因此,發展生物質發電技術應根據各地的條件采取不同的技術方案,鼓勵生物質發電技術的多樣化發展。在規模上,應根據原料供應的可能性,以中小規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