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廣東大灣區“氫陶都—綠色搬運體系”建設啟動儀式暨廣東新氫動力氫能工業車輛產線投產及新品發布會成功舉行。此舉標志著國內首條(套)專屬氫能工業車輛制造產線,在廣東投產。
11月30日,明陽東方CZ9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在海南東方臨港產業園動工,這是海南首個海洋能源立體開發示范項目,將建設成“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水制氫”立體化海洋能源創新開發示范項目。
據消息,中石化將投資200億元用于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建設綠色電力和氫能綜合項目。該計劃包括陸上風電制氫一體化工程和輸氫管道。這條輸氫管道長達400公里,將連接烏蘭察布的制氫廠和中石化在北京的燕山石化,管道的年吞吐量為10萬噸氫氣。相關項目將由中石化新能源公司“中石化新星內蒙古綠氫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新星”)”牽頭。
近日,氫藍時代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系統通過國家強檢認證,額定功率達到 260千瓦。近年來,在政策推動下,加氫站布局持續加速為燃料電池行業的穩步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國內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正向大功率快速迭代升級,技術水平快速提高。與此同時,燃料電池產品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燃料電池產業“一升一降”發展特征愈發突出。基于此,我國氫燃料電池產業即將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
11月30日,明陽集團東方CZ9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動工,這是海南首個海洋能源立體開發示范項目,將建設成面向無補貼時代“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水制氫”立體化海洋能源創新開發示范項目,打造國內領先、省內第一的平價海上風電典范。
2022年11月16日,第二屆氫能國際(中國·南海)主題峰會線上舉行。會上,重磅發布了2022全球氫能企業TOP100榜單。榜單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最終評選出國外50家氫能、國內50家氫能企業進入“2022全球氫能企業TOP100”榜單。
11月25日,由東方鍋爐和攀枝花花城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建的國內首個管道輸氫母子加氫站在攀枝花市正式運營。
近日,中國船級社天津分社完成國內首個船用氫燃料發電裝置試驗機構認可,中國船級社向中汽研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頒發了國內首張船用氫燃料電池及發電系統檢測和試驗機構認可證書,中國船級社(CCS)天津分社副經理、中汽研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總經理等出席本次頒證儀式。
雙碳背景下,交通領域作為氫能及燃料電池應用的重要突破口,一直是各方關注重點方向。近年來,隨著氫能產業的發展,氫能重卡逐漸引起廣泛的關注。2018年,中科院院士干勇曾表示,“柴改氫”是推進氫能應用的一個重要的方向,預計到2050年,將有超過50%重型卡車將氫燃料電池作為發動機。近日,氫能重卡又有了新的動態。
11月2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印發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車用加氫站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其中明確提出,2023年前,力爭建成并投運37座加氫站,加氫總能力達到74噸/日,滿足47噸/日車用氫能需求,促成重點區域氫能產業示范引領。
加氫站在氫能源產業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連接制氫端和用氫端的橋梁。透過國內目前加氫站的分布與運營情況,從一定程度可以略窺國內氫能產業發展的一二。
11月23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首個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在中原油田順利中交,進入開車準備階段。項目投產后,將日產高純度綠氫1.12噸,預計年消耗可再生電力電量252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4000余噸,有效助力我國氫能產業發展。
近日,中國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與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以研發為主展開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中國石油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近期,上海市政府印發了《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11月23日,上海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行動方案》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11月11日,長城旗下未勢能源宣布:巖竹-70MPa減壓閥實現降本40%,正式進入“千元時代”。
中國氫能新聞,氫能,氫能源,氫能源電池,氫能網,氫能燃料電池,加氫站,制氫,氫能汽車,氫燃料客車,儲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