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中控太陽能德令哈50兆瓦光熱電站27日披露,國家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12月份總發電量1084.4萬度,發電量達成率達97.6%,創下電站投運以來月度發電量達成率最高記錄。
吸熱器是塔式光熱電站的核心,同時也是塔式光熱電站熱源收集設備,建于鋼筋混凝土吸熱塔181米平臺以上,吸熱器頂標高220米,主要由吸熱器支撐鋼結構、吸熱屏、吸熱器熱防護、壓縮空氣罐、進出口緩沖罐以及相連接的閥門及管道等部件組成,相當于在高空建造了一座鍋爐,施工工藝復雜且危險系數大。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之際,中國啟動“十四五”能源規劃的準備工作,時間節點的巧合也提供了一個思考的視角:在全球能源轉型提速的大背景下,中國“十四五”期間應如何戰略優化能源結構以及抓住機遇發展相關產業?
日前,陜西運維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運維電力”)屈總帶隊到訪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簡稱“西北院”),雙方就目前國際電力清潔能源領域熱點——光熱熔鹽發電技術,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并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公司第三事業部、清潔能源事業部、調試部、安全生產技術中心負責人等陪同調研。
12月16日,阿拉善左旗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阿拉善左旗“十三五”規劃(簡稱“規劃”)的內容,提出要積極爭取國家光電建設指標,利用荒漠、戈壁、荒灘等空閑開闊土地建設光熱發電和風光互補發電等項目,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含100萬千瓦光熱裝機。
政府主管部門至今未對2018年以后光熱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政策予以明確,致使一些項目投資方已經宣布退出。為了讓更多的光熱發電示范項目走出困局,國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對策,針對光熱示范項目的限制規定有望調整。
回首2019年,尚處于培育期的光熱產業表現不俗,其中以2018年底并網發電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示范項目尤為亮眼:該電站自2019年10月1日正式進入發電量考核期,11月份月度發電量達成率已接近100%,充分驗證了自主研發的光熱發電技術的先進性和國產設備的可靠性(該電站95%以上采用了國產設備)。
據江蘇飛躍機泵集團消息,其用于蘭州大成敦煌50MW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的17米高溫熔鹽泵已順利投運。蘭州大成敦煌50MW光熱發電于2016年9月成功入選我國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項目位于甘肅省敦煌市七里鎮光電產業園區,總投資約16.88億元,規劃裝機容量50MW。
該項目為全國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之一,該項目有別于傳統的一次反射技術,采用熔鹽塔式二次反射聚光發電技術,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光熱利用效率高等優勢,在行業內獨樹一幟,屬于全球太陽能應用領域重大技術創新。
2019年已悄然接近尾聲,對于中控太陽能,既是挑戰也是收獲的一年。2018年底并網發電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示范項目,經過消缺、磨合、優化,電站運行數據不斷創新高,各系統運行參數均已優于設計值。2019年10月1日開始,電站已正式進入發電量考核期。
2019年12月9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有關目錄的通知》。其中光熱設備與光伏設備進入了2019年修訂 的《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及《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錄》。
2020中國光熱市場形勢與應對策略峰會將于本月18-19日在青海省格爾木市盛大召開,19日下午,主辦方將組織參會代表赴魯能海西格爾木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進行實地參觀,該工程作為集成了光伏、風電、光熱、儲能等多種技術路線的典型案例,對光熱發電協同可再生能源共同發展具有較高參考價值。
太陽光-熱轉化是利用太陽能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之一。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實際上是利用太陽能蒸汽產生系統,先將光能轉化為熱能,然后利用熱能來加熱水體,在水蒸發的過程中鹽離子和重金屬離子不會隨水蒸氣流失,從而達到海水淡化的過程。
國發能研院、綠能智庫認為,隨著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裝機大規模涌現,對于調峰電源的需求也將大幅上升,作為兼具綠色與可調功能的新型電源,光熱將在未來能源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2月6日,財政部、工信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有關目錄的通知》。其中,聚光跟蹤定日鏡系統、熔鹽吸熱器系統以及BCS系統三大光熱發電相關裝備作為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入列《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2019年修訂)》(詳見附件1)。
中國光熱新聞,光熱,光熱新聞,光熱資訊,光熱示范項目,光熱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