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上海市促進工業服務業賦能產業升級行動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其中明確指出:建立碳管理領域服務商評級體系。加大新能源供應鏈建設,推廣充換電站、加氫站等新能源基礎設施。
全文如下:
滬府辦發〔2024〕11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上海市促進工業服務業賦能產業升級行動方案(2024-2027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7月16日
上海市促進工業服務業賦能產業升級行動方案(2024-2027年)
工業服務業是面向工業的生產性服務業,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環節。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發揮工業服務業對產業升級的賦能作用,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推動服務型制造深入發展
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支持制造企業圍繞強鏈補鏈、生態建設、定制化服務等,培育營收10億元以上、服務能力突出的平臺企業50家,其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獨角獸企業5家以上。
(一)鼓勵推廣制造服務一體化新模式。鼓勵核電裝備、汽車、民用航空、船舶海工等企業構建串聯全環節要素的數字化平臺,打造軟硬件結合的創新產品生態。發揮智造空間政策作用,實施“服務衍生制造工程”,鼓勵集成電路、智能終端、時尚消費等領域中的研發機構、設計企業、互聯網平臺、總部經濟向制造業延伸升級,鼓勵工業物流等企業發展實體經濟。鼓勵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探索IP硬件化、高端系統級芯片IP拼圖式研發新模式,提高集成電路設計能力和芯片三維集成制造能力。(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
(二)促進制造企業提升服務能級。開展“制造價值迭加行動”,推動航空、航天、船舶、鋼鐵、高端裝備等工業企業開放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等核心場景,攻關工業軟件、物聯網、大數據等關鍵技術,提升行業的設計驗證能力和設備云管理能力。面向新興產業,依托本市服務型制造重點企業和平臺,創建上海市產業賦能創新中心。實施“總集成總承包”工程,支持工業企業提高資源整合能力,提供“交鑰匙工程”等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推動制造企業開展柔性化生產,發展個性化設計,提供產品定制化服務。(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
(三)推動制造與服務企業深度合作。鼓勵電子、化工等領域產業互聯網平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開發緊缺急需的儀器儀表、裝備、試劑;支持航空、船舶企業建設總裝制造與供應鏈服務協同創新平臺,提升大型客機、大型郵輪的設計、建造、配套等能力;支持先進材料、合成生物等工業企業與人工智能、仿真計算等服務機構深度合作,通過應用高通量計算等技術,加快先進材料設計和工業菌種培育等關鍵技術攻關。(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
二、全方位提高產業智能化水平
圍繞工業企業數智化,打造不少于100家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服務平臺;培育不少于100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專業服務商;吸引不少于100家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態企業在“模速空間”集聚,著力打造一流大模型企業。
(四)促進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聚焦人工智能在生產制造、研發設計中的落地應用,加快培育為制造業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開發故障分析、流程工藝等工業語料產品,推動工業大模型發展,促進制造業全流程智能化。創建國家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在汽車、電氣設備生產和零部件加工等領域,打造一批人形機器人賦能制造應用場景,形成機器人生產解決方案。聚焦科學智能服務,強化大模型在藥物篩選、分子結構預測、藥品檢驗檢測等方面的應用。(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委網信辦、市藥品監管局)
(五)優化產業互聯網平臺創新能力。實施“產業互聯網平臺躍升行動”,支持工業品采購平臺開發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AI產業助手等數字化系統,提升制造業備品備件供需效率;培育非標零部件采購平臺,支持企業構建“以圖搜廠”訂單系統、采購行為分析系統,提升“上海制造”全球服務能力;大力培育新型互聯網平臺,開展工業企業互聯網營銷行動,為全市工業企業設立流量補貼、零傭金運營、零費用入駐、采銷對接等專屬服務包,推動“上海制造”“上海服務”深度鏈接。(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
(六)提升工業企業數據互通效能。實施“工賦鏈主專項工程”,在芯片、汽車等領域建設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數據挖掘、采集和分析,打通產能、訂單、庫存、生產制造數據。推動全市規上制造企業數字化診斷全覆蓋,提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水平。制定工業互聯網專業服務商推薦目錄,拓展標識解析、工業數據等專業服務商資源池,鼓勵企業開展“先試用后付費”創新分享模式。打造一批“小快輕準”平臺SaaS產品和解決方案,形成全景數字化能力和產品菜單,解決中小企業數字化難點痛點。(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
三、加速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聚焦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培育數字化供應鏈重點企業5家左右,引進和培育具有國際服務水平的綠色低碳專業服務機構10家以上。
(七)加快供應鏈管理服務創新發展。鼓勵企業供應鏈管理精益化,運用成本總量核算、價值流分析等方式識別過量生產、多余工序等內容,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支持企業加大供應鏈管理系統建設投入力度,加強產品數據、檢驗檢測、供應商、倉儲物流等關鍵系統建設,完善質量跟蹤、信息追溯等數字場景應用。培育制造業供應鏈管理服務商,打造制造業供應鏈標桿場景,支持企業圍繞制造業需求分行業、分場景打造定制化解決方案。實施“五鏈”工程,支持企業在電站設備、汽車、化工試劑、藥品、乳制品等領域打造可信供應鏈平臺,鼓勵發展供應鏈金融。(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國資委、市委金融辦、上海金融監管局)
(八)做強碳管理服務機構優勢。實施“綠色供應鏈培育工程”,鼓勵鋼鐵、化工、航空、造船、汽車、電子、快消品等鏈主企業,開展綠色供應鏈建設試點示范。完善碳排放管理和碳足跡核算標準計量體系,培育一批符合國際規則的碳核算、碳認證、ESG咨詢等綠色低碳專業服務機構。建設綠色低碳產業園區,為制造業企業提供個性化的綠電綠證交易、碳資產交易、碳足跡認證等服務方案。不斷完善上海市工業碳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構建高質量碳足跡因子庫,實現本市主要產品分類規則(PCR)的嵌入,降低共性成本,提升核算認證水平。支持開發中小企業ESG簡易評價工具,開展ESG指引、信息披露流程等相關培訓。建立碳管理領域服務商評級體系。加大新能源供應鏈建設,推廣充換電站、加氫站等新能源基礎設施。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推動再制造產品進口試點,推進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建設。(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
(九)推動工業物流轉型降本提效。加快發展低空物流,規劃布局低空航路航線網絡,探索開通一批無人機貨運、eVTOL(電動垂直起降)商業應用等航線。實施工業物流降本提質行動,加大對工業物流企業設備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動部署無人車、人形機器人等智能物流設備。鼓勵企業搭建物流數字化平臺,推動國際集裝箱運輸服務平臺迭代建設。促進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企業發展,優化發票開具方式。加快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推動港區鐵路貨運專線建設。增加中歐班列(上海)開行頻次,試點在符合國際聯運有關規定條件下開展消費型鋰電池等特殊貨物運輸業務。(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稅務局、市商務委)
四、構建“上海制造”新型服務生態平臺
聚焦先導產業、新賽道、未來產業等領域,加快布局新型工業設計、檢驗檢測機構,提高檢測檢測、專業服務國際化能力,著重培育創新能力強的工業設計中心10家,具有全球服務能力的檢驗檢測機構5家,擁有國際視野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機構10家以上,提升“上海制造”現代感、美譽度和產品品質,在全球范圍打響“上海制造”品牌。
(十)推進工業設計賦能制造業。實施“元創未來”計劃,推動空間計算、數字孿生、混合現實等數字新技術在制造業設計領域發展應用。鼓勵新能源汽車行業開展原創、前瞻設計,在人機交互、智能應用、外觀內飾等方面持續優化,推動企業內部設計中心與獨立汽車設計企業合作開拓國際市場。推動設計賦能智能終端等前沿科技產品,促進智能穿戴、腦機接口等產品應用。(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
(十一)增強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能力。啟動“檢驗檢測質量提升計劃”,支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獲得國際組織認可資質,參與相關產品的國際規則制定;設立海外分支機構,提升大宗商品、航運、汽車等國際化服務能力。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領域,開展一次檢測、多國認可的“一測多證”試點。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創新生物制品、高密度系統級芯片、移動通信網絡設備及智能終端等市級質檢中心。爭取國家藥監局指定由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承擔創新生物制品等創新藥品檢驗任務。(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委、市藥品監管局)
(十二)提升工業專業服務水平。實施“出海伙伴計劃”,鼓勵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圍繞重點制造業,編制“一帶一路”專利申請指引,提供跨境知識產權服務。加強上海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國家知識產權運營(上海)國際服務平臺建設,提升知識產權國際化服務能力。全面推進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前瞻布局人形機器人、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標準研究。支持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在上海落地分支機構。鼓勵法律服務機構、標準認證服務機構協助企業開展法務、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研究,提供國際市場準入咨詢服務。(責任單位:市知識產權局、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司法局)
五、保障措施
(十三)建立工作協同機制。加強跨部門協作,建立系統謀劃、整體推進的工作機制,切實推動工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各相關部門要定期總結部署推進工作,并結合自身職能,切實抓好相應領域的企業服務工作。優化市促進產業高質量專項資金使用方向,統籌用好市級商務高質量發展、服務業發展引導、科技創新計劃等專項資金,引導推動工業服務業重點企業發展。定期對相關支持政策、舉措和企業服務工作進行評估,提出工作建議。(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財政局等各相關部門)
(十四)打造重點區域產業集群。依托市區重點特色產業協同聯動機制,推動各區結合工業服務業重點領域細分賽道優勢,形成集聚效應和產業生態。推進浦東新區加快集成電路服務業集群建設,大力發展航空物流產業,促進核電服務業集聚。支持浦東新區、寶山區圍繞高端裝備產業,集聚適航審定、檢測驗證、船舶設計等服務業企業。支持嘉定區集聚汽車設計、軟件、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等服務業,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高地。鼓勵青浦區試點低空工業物流發展。支持靜安區加快培育高端檢驗檢測機構。加快臨港新片區保稅維修和再制造產業發展。(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各區政府)
(十五)優化國內外一體化發展環境。推動在浦東機場開展帶電池、弱磁、化妝品等貨物跨境運輸試點。允許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本企業國內銷售的自產產品保稅維修業務,維修后返回國內,不受維修產品目錄限制。支持符合條件的綜合保稅區外企業開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符合環保要求的保稅維修業務試點。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實施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推動數據跨境流動。(責任單位: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市商務委、市國資委、市交通委、上海海關、市生態環境局、市委網信辦)
(十六)加強高能級服務人才引育。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招引全球頂尖人才來滬發展工業服務業,提供人才引進、子女就學、就醫等支持保障。鼓勵本市高校院所增設工業軟件、檢測認證等專業,加大產業人才培養力度。進一步優化外籍人士薪酬購付匯業務流程,提升外籍人士金融便利化水平。(責任單位:市人才局、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國家外匯局上海市分局)
(十七)提升金融服務實效性。建立市級重點產業母基金和并購基金,圍繞產業鏈強鏈補鏈,加速優勢資源整合,打造工業服務業龍頭企業。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工業服務業金融產品,引導銀行信貸、股權投資等社會資金投向工業服務業重點領域,支持中小微工業服務業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化解融資難題。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綠色低碳發展水平。(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國資委、市委金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