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于年產1GW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及創新中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根據批復,極電光能擬于無錫市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年產1GW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及創新中心項目,主體工程建設2條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和創新研發中心,配套建設公用工程及環保工程。項目建成后,形成年產1GW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能力。
項目符合國家、省產業政策和開發區產業定位。項目實施將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在全面落實《報告書》和本批復提出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后,不利生態環境影響能夠得到減緩和控制。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原則同意《報告書》的環境影響評價總體結論和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具體如下:
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年產1GW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及創新中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蘇環審〔2024〕49號
極電光能(無錫)新能源有限公司:
你公司報送的《年產1GW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及創新中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收悉。經研究,現批復如下:
一、你公司擬于無錫市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年產1GW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及創新中心項目,主體工程建設2條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和創新研發中心,配套建設公用工程及環保工程。項目建成后,形成年產1GW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能力。
項目符合國家、省產業政策和開發區產業定位。項目實施將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在全面落實《報告書》和本批復提出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后,不利生態環境影響能夠得到減緩和控制。我廳原則同意《報告書》的環境影響評價總體結論和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二、在項目設計、建設和運行管理中,你公司須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并在項目建設及運營期間重點落實以下要求:
(一)全過程貫徹清潔生產原則和循環經濟理念,采用先進工藝和設備,加強生產和環境管理,落實各項環境保護措施,減少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項目單位產品水耗、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標應達國際清潔生產先進水平。
(二)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廢氣治理措施,確保各類廢氣的處理效率及排氣筒高度達到《報告書》提出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無組織廢氣排放。項目有組織排放的顆粒物、氮氧化物、氯化氫執行《電池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0484-2013)表5中太陽電池排放限值,揮發性有機物(以非甲烷總烴表征)、錫及其化合物、二氧化硫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 32/4041-2021)表1排放限值,氨、硫化氫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表2排放限值。廠界顆粒物、氯化氫和非甲烷總烴執行《電池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0484-2013)表6濃度限值,錫及其化合物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 32/4041-2021)表3濃度限值,氨、硫化氫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表1濃度限值。廠區內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監控點濃度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 32/4041-2021)表2限值。
(三)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分質處理”原則設計、建設項目給排水系統。含氮生產廢水進入含氮廢水處理系統,采用“兩級A/O(MBBR)+反硝化濾罐”工藝處理;初期雨水進入初期雨水處理系統,采用“絮凝沉淀”工藝處理;生活污水和食堂廢水分別經化糞池、隔油池預處理;部分蒸汽冷凝水直接回用于純水制備原水和冷卻塔補水;磨邊后清洗廢水和刻劃后清洗廢水,全部回用至磨邊工序和純水機原水箱,不外排。磨邊廢水、背板清洗廢水、純水系統濃水、循環冷卻系統排水、剩余蒸汽冷凝水以及經預處理后的含氮廢水、初期雨水、生活污一并接管至安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尾水排入雙涇河(南橋港)。含氮廢水處理系統出口和企業廢水總排口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懸浮物等污染物濃度均應滿足《電池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0484-2013)表2中間接排放限值。
(四)嚴格落實聲環境保護措施。應選用低噪聲設備,并采取有效的減振、隔聲、消聲等降噪措施,確保廠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3類標準。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523-2011)要求。
(五)按“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原則落實各類固體廢物的收集、處置和綜合利用措施。固體廢物在廠內的堆放、貯存、轉移應符合《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9-2020)、《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7-2023)和相關管理要求,防止產生二次污染。廢膠膜、封裝材料固廢屬性待鑒別,鑒別工作完成前暫按危險廢物管理。危險廢物轉移應當遵循就近原則,及時清運并委托有資質單位規范處置。
(六)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實《報告書》中提出的分區防滲要求,生產車間、危廢倉庫、甲類化學品庫、廢氣處理裝置區、污水池、事故池、初期雨水池和污水管道等應采取重點防滲措施,制定并落實土壤、地下水跟蹤監測計劃。
(七)強化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有效防范環境風險。落實《報告書》提出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和演練要求,建立健全環境應急管理制度,配備環境應急設備和物資,定期排查整治突發環境事件隱患,采取切實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建設事故污染物收集系統和足夠容量的事故廢水收集池等設施,確保事故廢水不進入外環境。
(八)按要求規范設置各類排污口及其標志,并按污染源自動控制相關管理要求建設、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其配套設施。按《報告書》提出的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實施日常環境管理與監測,監測結果及相關資料備查。
(九)落實《報告書》提出的以1#車間、2#車間、污水站和危廢倉庫為邊界設置100米衛生防護距離的要求,該范圍內目前無居民住宅、學校、醫院等環境敏感目標,以后亦不得建設居民住宅、學校、醫院等環境敏感目標。
(十)你公司應對污水處理等污染治理設施開展安全風險辨識管控,健全內部污染防治設施穩定運行和管理責任制度,嚴格依據標準規范建設環境治理設施,確保環境治理設施安全、穩定、有效運行。
三、本項目實施后,污染物年排放總量初步核定為:
(一)大氣污染物(有組織):揮發性有機物≤7.2018噸(其中異丙醇≤0.9971噸、乙腈≤0.6064噸)、氯化氫≤0.0194噸、氮氧化物≤0.9672噸、顆粒物≤0.4752噸(其中錫及其化合物≤0.0195噸)、硫化氫≤0.0018噸、氨≤0.0477噸、二氧化硫≤0.00011噸。
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揮發性有機物≤4.3225噸(其中異丙醇≤0.5518噸、乙腈≤0.029噸)、氯化氫≤0.0002噸、顆粒物≤0.2255噸(其中錫及其化合物≤0.0001噸)、硫化氫≤0.001噸、氨≤0.0265噸。
(二)水污染物(接管量/外排環境量):水量≤316995/316995噸、化學需氧量≤11.2641/11.2641噸、懸浮物≤11.2316/3.17噸、氨氮≤0.7877/0.7877噸、總氮≤0.8896/0.8896噸、總磷≤0.1422/0.1422噸、氯化物≤0.8847/0.8847噸、動植物油≤0.2782/0.2782噸、全鹽量≤8.7938/8.7938噸。
(三)固體廢物:全部綜合利用或規范處置。
四、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你公司應當對《報告書》的內容和結論負責。
五、你公司應當依照《排污許可管理條例》規定,及時申領排污許可證;未取得排污許可證,不得排放污染物。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施工招標文件和施工合同中應明確環保條款和責任,須按規定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六、我廳委托無錫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該項目的“三同時”監督檢查及相關管理工作。你公司應在收到本批復后20個工作日內,將批準后的《報告書》分別送無錫市生態環境局、無錫市錫山生態環境局,并按規定接受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的日常監督檢查。
七、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應當重新報批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本批復文件批準之日起滿5年,建設項目方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報我廳重新審核。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2024年7月15日
(此件公開發布)
(項目代碼:2311-320251-89-05-17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