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5月中旬,各地即將進入夏季用電高峰期,煤電企業又要準備迎峰度夏。有媒體報道,今年我國煤炭的區域供需矛盾可能進一步凸顯,因此要再次打響煤炭結構性保供戰。就當前煤炭的供需形勢,記者昨天專門采訪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和多位分析人士,得到一致的回應,那就是煤炭供應整體平衡,沒有出現明顯的結構性緊張。
煤炭供應沒有出現明顯的結構性緊張
媒體引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的話說,目前全國煤炭總體供需平穩,但氣候因素、煤炭轉運能力及市場預期對短時供需平衡的影響越來越大。隨著去產能和南方小煤礦退出,原煤區域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凸顯。對此,記者聯系了姜智敏本人。他告訴記者,自己這番話是較早前說的,目前煤炭的供應并沒有出現明顯的結構性緊張?,F在供需總體還是基本平衡的,結構性緊張主要是考慮到我國幅員比較遼闊,加上大的調運會受到鐵路運輸的制約?,F在并沒有出現局部供應緊張的問題,有關部門也在做工作,提高鐵路運力,發揮釋放先進產能的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4月初,福建、廣東、浙江等煤炭進口省份都對進口煤重啟了限制措施,我國4月份煤炭進口同比和環比也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與此同時,國內部分產區煤價、公路運價上漲。這些都給人以結構性缺貨加重的印象。不過,金銀島煤炭行業分析師弭澎琦表示,從數據上看,煤炭并沒有供不應求。
弭澎琦說,現在供應水平是相對比較穩定的。1月至3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的原煤產量是8億噸,相較于去年同比增加了3200萬噸,整體供應增長了3.9%,而煤炭的需求不會明顯增加,所以目前全國煤炭的供需總體是平穩的。
煤炭企業和煤電企業的效益對比,也被用來證明煤炭的稀缺。今年一季度,27家煤炭上市公司全部實現盈利,而38家上市電企中,則有接近一半企業虧損。
但廈門大學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發電企業的虧損跟電價定價機制有關,這并不能說明煤炭供不應求。他說,電力行業目前整體的經營狀況并不是非常好,但是肯定比前兩年好,只是不如2013年和2014年,那兩年電力行業就是“印鈔機”,那時候煤炭價格跌了很多,電力價格并沒有往下調那么多。目前電力行業有時虧損其實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價格機制的問題。
今年夏天不太可能出現拉閘限電情況
當然,還是有人會擔心,如果接下來煤炭供給趨緊,這個夏天會不會再次出現拉閘限電現象?弭澎琦判斷,可能性不大。因為用電大戶一般都是工業企業,現在進入了夏天,不管是能化還是鋼鐵,這幾個大的行業在6-8月份都是處于相對比較淡的季節,生產動力并不是很充足,行業性的用電量并不是特別大,所以也就很難出現前幾年拉閘限電的情況。
央廣短評:靠漲價緩解電煤矛盾是“舉一而廢百”
一定時期內,火電仍將是我國電力的主要來源,與此相應,煤電矛盾也將長期存在。煤企效益好,電廠成本就高;反之,電廠要想效益好,就得壓縮煤炭價格。也有人提出,只要漲一漲電價,就能讓雙方都滿意。但是,電價的高低幾乎關系到所有企業的負擔水平。眼下,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不少地方都把降電價作為降成本的途徑之一,這樣的背景下,為了個別行業而“反其道行之”漲電價,實在是“舉一而廢百”,不可取。煤電矛盾如同一個蹺蹺板,兩方的利益無法長期平衡這是市場規律,只有通過簽訂電煤中長期合同等做法盡量減少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