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大會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指示精神及國家能源局《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部署要求,大力推動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積極擴大油氣企業開發利用綠電規模,加快開發地熱、風能和太陽能等資源和利用儲熱儲能技術,科學構建環境友好、綠色低碳、多能融合的油氣生產體系,探索形成多能互補、融合發展新模式,助力實現油氣產業與新能源業務協同高質量發展,中國石油學會聯合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單位定于2024年6月25日-27日在西安市召開“中國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大會暨新技術成果展”。
大會將邀請國家有關部委領導,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兩院院士,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國家能源、國家管網、延長石油等單位主管領導和油氣、新能源領域專家,國內外大學和研究機構知名教授,重點圍繞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理論方法、政策標準、技術裝備開發和實踐等,以技術研討、專題報告和成果展示等形式進行深入交流,助力提升我國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理論、科技水平,進一步夯實我國油氣行業乃至能源領域高質量發展基礎。歡迎全國各能源企業、高校、研究院所及相關單位領導、專家與科技工作者積極參加。
一、會議主題
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
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二、組織機構
三、大會主要內容
本屆大會主要圍繞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理論方法、政策標準、技術裝備等方面最新研究進展和應用現狀,分專題、多形式開展深度交流合作。
大會內容
01全球能源轉型趨勢與中國能源轉型戰略;
02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綠色低碳及能源轉型發展現狀與戰略;
03油氣田風電和光伏發電集中式和分布式開發技術,低風速風電技術,油氣田電力運維和智能微電網技術及應用;
04油氣田油氣與太陽能同步開發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及其效果,太陽能聚光集熱及儲熱技術;
05油氣田地熱等清潔熱力高效加熱、集熱、換熱、儲熱技術和應用;
06海上風電開發替代分散式燃氣或燃油發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技術;
07依托岸電保障,實施油氣產業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技術。海上風電孤網直供電替代技術;
08漂浮式風電深遠海油氣平臺輸送綠色電力技術;
09儲能調峰調頻、應急備用、容量支撐等促進儲能在電源側、油氣勘探開發用戶側多場景新型儲能及應用技術;
10陸上風光資源富集地區天然氣調峰電站系統調節技術;
11氫能開發、儲運、利用技術與應用模式;
12油氣與新能源融合全鏈條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應用技術與發展趨勢;
13盆地及油氣區其他礦產綜合勘探開發與利用技術;
14油氣田與新能源融合新技術與新裝備,以及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路徑與應用案例;
15低碳或零碳綠色油氣田示范建設技術;
16油氣田碳捕獲、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應用與發展趨勢;
17油氣企業碳核算、碳減排方法學開發與碳資產管理。
油氣與新能源技術與成果展示
四、參加人員范圍
誠邀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及專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領導和專家,各油(氣)田公司、新能源公司、工程技術單位、科研院所等單位領導、專家及相關處室負責人與業務骨干,高等院校領導與研究人員,國內外知名油服單位及新技術、新裝備企業負責人和技術專家。
五、論文征集
投稿論文內容要緊扣會議專題,代表我國及全球當前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最新技術成果和水平,能反映國內外油氣與新能源前沿技術與發展方向。投稿論文未在國內外正式刊物或其它會議上發表且不要涉密。
(一)論文收錄
1. 對按時提交符合要求的論文,收錄入會議論文集(電子版)進行書面交流;
2. 優選高水平論文在大會上進行報告發言;
3. 選用代表性論文以展板形式交流;
4. 優選高質量論文由石油工業出版社公開出版論文集。
(二)論文格式
正文要求:Word編排;論文書寫順序為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500字以上)、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論文首頁下方加注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務職稱、畢業學校和畢業日期、獲得學位、從事學科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郵編、電話、E-mail等。
(三)論文提交時間與地址
征文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5日;論文請發送到:[email protected];查詢聯系人及電話:李 斌 010-62062532。
六、媒體支持
七、文末福利
2024年5月30日前在朋友圈分享本條推文 (設置成公開),集滿80個贊或者轉發6個油氣行業微信群,并截圖發給組委會工作人員 (微信號:D46004013),將獲得大會論文集一本。
八、組委會聯系方式
聯系人:李斌 王蕊 王哲 范文增 黃凌
電 話:010-83836619、010-83836639
傳 真:010-620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