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億噸級油田群墾利6-1全面投產
能源界網訊:1月12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2023年,國內最大原油生產基地渤海油田累產油氣當量超3680萬噸,其中原油產量超3400萬噸,天然氣產量超35億立方米,創歷史最高水平,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過去一年,渤海油田全面加大增儲上產力度,以尋找大中型油氣田為目標,成功探獲渤中26-6億噸級油田,連續5年實現億噸級新發現。同時,持續加快產能建設,億噸級油田墾利6-1油田、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氣田一期開發項目等多個項目提前投產,新增原油產量近230萬噸,占全國原油總增量的50%左右。
圖為渤海首個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氣田一期開發項目投產
“2023年,渤海油田全年共完成新井投產450余口,創歷史新高,新井貢獻原油產能超370萬噸,產量達到設計產值的120%,有力夯實了油氣穩產增產的基礎。”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春生介紹說。
據了解,渤海油田擁有50余個在生產油氣田、近200座生產設施,截至目前,累產油氣當量超5億噸,日產油氣當量突破10萬噸,是我國海上產量最高、規模最大的主力油田。
2023年,我國海上油氣勘探開發持續發力,通過創新成盆成凹機制、油氣成藏模式認識,在渤海海域、珠江口盆地深水海域相繼獲得億噸級大型油田,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超3億噸,不斷開辟深水、深層、隱蔽油氣藏、盆緣凹陷等勘探新領域。海洋原油產量突破6200萬噸,同比增產超340萬噸,占全國原油增量比例達到70%左右,支撐海洋強國建設能力進一步增強。
據中國海油勘探開發部副總經理張偉介紹,近年來,中國海油持續加大增儲上產力度,目前已建成渤海3000萬噸級、南海東部2000萬噸級兩個大型油氣生產基地,海洋石油增產量連續四年占全國石油總增量的60%以上,成為我國能源上產的關鍵增量。
開發海洋油氣資源,離不開工程裝備建設能力的重要支撐。2023年,我國海洋油氣瞄準發展需求,堅持自主創新,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攻克自主設計、建造、海上安裝等多個技術難題,推動我國海洋油氣工程建設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海洋石油122”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完成主體建造,精度控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深水導管架“海基二號”主結構建造完工,導管架總高338米,總重達3.7萬噸,刷新2項亞洲紀錄;我國最長的深水油氣混輸管道“深海一號”二期海底長輸管道鋪設完工,深水長輸海底管道鋪設能力和超深水裝備技術實現重要突破。
“2023年,我們累計加工鋼結構超42萬噸,海上施工超2萬船天,同比增加近20%,鋪設海底管道線纜近1000公里,工程建設作業量創歷史新高,建成投產14個海洋油氣工程項目,實現產能1074萬噸油當量,新增產量超470萬噸油當量,加快推進我國海洋油氣資源高效開發。”中國海油工程技術部副總經理劉義勇介紹說。
海洋油氣裝備的科技創新和快速發展,支持和帶動了我國裝備制造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綠色轉型。目前,我國已完全具備了3000米水深以內的海洋油氣工程裝備的自主研制能力,海洋深水油氣裝備自主設計制造水平也正逐步進入世界第一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