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一帶一路”為中東歐綠色轉型注入新動能

2023-09-24 08:45  來源:環球時報  瀏覽:  

編者的話:低碳發展、制造業升級、產業轉型……中國與匈牙利、塞爾維亞、希臘三國相通的除了民心民意,還有發展愿景和發展理念。日前,《環球時報》記者在匈牙利、塞爾維亞、希臘三國走訪時發現,除了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實現了東西方之間的“硬聯通”,隨著中國企業而來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理念,也與中東歐國家的發展需求和發展政策充分對接,實現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之間的“軟聯通”。

抓住電動車發展機會,中匈攜手并進

“我騎車送外賣,這輛車幾乎沒出過什么故障。”《環球時報》記者在匈牙利采訪期間,一位當地外賣小哥開心地向記者展示他駕駛的中國品牌電瓶車。這只是中國新能源勢力挺進匈牙利的一個縮影。

今年3月,歐盟宣布從2035年起禁售新的燃油乘用車和小型商用車。這意味著,未來幾年歐洲電動汽車市場會快速擴張。“匈牙利正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據點”,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道稱,越來越多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前往匈牙利投資建廠。《環球時報》記者來到匈牙利后,深刻體會到這個最先擁抱“一帶一路”倡議的歐洲國家,如何成為中國企業投資興業的沃土。

當中歐班列、匈塞鐵路等“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標志性項目在此落地,地處亞歐大陸腹地的匈牙利的區位優勢也愈發凸顯。此外,匈牙利本就具備極為成熟的汽車工業基礎。暢達的交通、出色的配套,對于中國企業而言,這里是布局歐洲的理想之地。

此外,中匈兩國民心相通,這為中國企業扎根于此提供了民意基礎。匈牙利穩定的政治與經濟環境又為中國企業在此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政策層面上,匈牙利政府也出臺了多項鼓勵汽車行業轉型的政策法規。中國在新能源領域具有技術先進、產業鏈成熟度高等優勢,兩國在該領域可以實現充分對接,共同推動匈牙利汽車行業的綠色轉型。

距離布達佩斯市中心大約20分鐘車程的比奧托爾巴吉,因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公司蔚來的到來受到汽車業界關注。作為蔚來在海外建設的第一座工廠,這里將作為蔚來能源歐洲制造技術中心,面向歐洲市場生產為電動汽車提供電池更換服務的換電站。

蔚來位于比奧托爾巴吉的換電站工廠。張曉雅攝

該中心負責人索瑞吉·蒂博爾(Soregi Tibor)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該廠共招聘了130名員工,其中只有9名中國員工。較高的“屬地化”管理水平,體現了中國企業立足當地、服務當地的決心。該中心工作人員還向記者介紹稱,目前一些主要部件是從中國直接海運過來的,但因為運輸成本較高,工廠正在積極尋求供應鏈本土化的方法,盡力尋求當地供應商。此舉無疑將給當地企業和民眾帶來更多實惠,推動匈牙利本地相關產業的發展。

中國新能源產業公司的到來,也助推當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蒂博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中東歐地區,匈牙利的電動汽車市場增速處于領先地位。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電動汽車在匈牙利新車市場中的份額從4.4%增加到近6%,超過捷克的2.4%、波蘭的3.3%和斯洛伐克的1.8%。中國的許多新能源汽車品牌在當地知名度較高、市場競爭力較強。

“匈牙利新能源汽車尚未完全普及,其主要原因是匈牙利的電網水平還不夠完善。”蒂博爾稱。一直以來,匈牙利對進口電力依賴較大。近些年來匈牙利政府對能源結構進行調整,采用的是在減少傳統電站裝機的同時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電站的發展模式。而以光伏技術為代表的中國綠色能源技術,也將助力匈牙利提升清潔能源的利用水平,增加能源自給度。

《環球時報》記者在匈牙利考波什堡看到,中東歐地區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之一——中機公司投資興建的匈考波什堡100兆瓦光伏電站已并網發電,上萬塊太陽能光板在太陽的照射下熠熠閃光,每年可發電1.3億度,幫助匈牙利節約4.5萬噸標準煤,減少1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制圖制表:陳孟喬

考波什堡光伏電站工作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作為匈中兩國在清潔能源領域合作的重點項目,考波什堡光伏電站的高質量運營為中匈兩國經貿合作及兩國人民的友誼做出了新的貢獻,項目運營后,顯著提升匈牙利乃至中東歐地區的清潔能源利用能力,也為匈牙利增添一張靚麗的“綠色名片”。

細致管控讓“塞爾維亞的驕傲”重現生機

已有100多年歷史的斯梅代雷沃鋼廠曾被譽為“塞爾維亞的驕傲”,但是這家鋼鐵廠被中國民眾認識,還是因為一家中國企業的到來。2016年,中國河鋼集團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以4600萬歐元收購當時連續7年虧損的斯梅代雷沃鋼廠,成立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以下簡稱“河鋼塞鋼”),爾后又在精心經營下,在不到半年時間里,就實現了扭虧為盈,將該廠發展為塞爾維亞經濟增長的“引擎”之一。近日《環球時報》記者專程來到這里,感受中塞人民“患難見真情”的鋼鐵情誼,探尋中國方案在這里“落地開花”的秘訣。

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廠區。(受訪企業供圖)

談起斯梅代雷沃鋼廠的艱難過往,該廠的老員工德揚·東契奇記憶猶新。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那時每天清晨他和工友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遠眺廠里的煙囪是否冒煙,如果冒煙就意味著當天會開工,這樣他們的生計就有了著落。這種不安和焦慮的情緒從2003年起就開始在鋼廠的員工中蔓延。從那一年開始,這座鋼鐵廠接連遭遇經營困難、破產。

“我們接手斯梅代雷沃鋼廠的時候,這個廠每年虧損上億美元,塞爾維亞政府每年都要從稅收中拿出很大一部分來填補這個廠的虧損。”河鋼塞鋼執行董事宋嗣海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那時,斯梅代雷沃鋼廠共有5000多名員工,對于人口不到千萬的塞爾維亞來說,維持鋼廠的運營發展關系重大。

制圖制表:陳孟喬

2015年,中國同塞爾維亞簽署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斯梅代雷沃鋼廠也迎來轉機。2016年4月,河鋼集團收購斯梅代雷沃鋼廠,并成立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

然而,這次跨越千里的合作并不被所有人看好,當時還是河鋼集團唐鋼公司副總經理的宋嗣海在接到前往塞爾維亞的調令后,立馬就有人來“勸退”,告訴他這是在往火坑里跳。對于河鋼接手斯梅代雷沃鋼廠一事,當時有各種聲音,有一種聲音認為斯梅代雷沃鋼廠的狀況很糟糕,長期處于虧損狀態,是一個燙手山芋。

懷揣著打造“一帶一路”樣板工程以及推動斯梅代雷沃鋼廠重回正軌的信念,河鋼集團派出的中方運營團隊來到了塞爾維亞。河鋼塞鋼的塞方高管、董事會辦公室負責人杜達直到現在還清晰地記得那段經歷。“2015年冬天,我們與河鋼的代表在貝爾格萊德初次見面,一年后,河鋼的運營團隊就來到了斯梅代雷沃,廠里的5000多人臉上又開始有了笑容。”杜達稱。

“我們剛接手斯梅代雷沃鋼廠時,廠里職工確實很興奮,因為那時鋼廠的經營已經非常困難了,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有一些員工想結婚,但是沒錢只能推遲婚禮,還有員工因為沒錢不敢生育,我記得有一位員工在我們來之前一直不敢生小孩,但是現在,他的女兒已經好幾歲了。”宋嗣海稱。

在接手斯梅代雷沃鋼廠僅僅數月后,鋼廠月產量從原來6萬噸提高到12.9萬噸,結束了連續7年虧損的局面,并始終保持高產的狀態。“河鋼塞鋼2016年底實現扭虧為盈,2017年實現全面盈利,鋼廠產量、營收、技術指標等不斷創出歷史最好水平。”宋嗣海介紹稱,如今,斯梅代雷沃市的人口已從原先的10萬增長到12萬,算上工廠員工和家屬,以及為河鋼塞鋼提供配套服務企業的員工,河鋼塞鋼直接關系著該市三分之一市民的生活。河鋼塞鋼副總經理王連璽進一步介紹稱,2022年,河鋼塞鋼的總產值在塞爾維亞國民生產總值中的占比約達1.86%。

此外,利用河鋼集團此前在歐洲建立的銷售網絡,河鋼塞鋼產品的銷路也一直能得到保證。河鋼塞鋼的產品已輻射到周邊國家乃至西歐,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家電、汽車以及建筑行業。“2018-2021年連續四年,河鋼塞鋼是塞爾維亞最大的出口企業,現如今的河鋼塞鋼已經完全步入了良性發展的正軌。”王連璽稱。

幫助斯梅代雷沃這個塞爾維亞老工業基地實現重生的因素有很多,但在許多塞方員工看來,成功的背后其實是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更能與當地社情和民情相融相通。東契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河鋼集團來到斯梅代雷沃之后,中方管理者給員工漲工資,投入技術和資金給工廠建設生產線,更新設備,擴大員工規模,下大力氣整治廠區環境污染問題,并把鋼廠的環保問題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這些都給他和他的家人以及工友帶來了一種強烈的穩定感。

“我們接手鋼廠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進行全方位的調研,深入員工當中去進行交流,系統了解鋼廠的真實情況和外部環境,包括市場情況、財政狀況、物流體系、員工訴求、環保政策等各個方面。”宋嗣海稱。愿意深入工廠實地考察并和員工交流交心是杜達對中方管理團隊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點。“中方管理者會走到我們中間,與我們打成一片,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杜達稱。

在充分的調研和交流過程中,中方管理團隊掌握了斯梅代雷沃鋼廠的基礎,摸清此前虧損的癥結。“斯梅代雷沃鋼廠其實有著不錯的工業基礎。但之前鋼廠對成本的管控較為‘粗放’,我們中國的鋼鐵企業無論是在管理上還是技術上都擅長對成本進行細致的管控,這對于鋼廠的發展至關重要。”宋嗣海稱。

中國的管理經驗在“移植”到塞爾維亞“土壤”的過程中,注重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這是河鋼塞鋼中方管理團隊總結出的寶貴經驗。王連璽表示,尊重當地的法律法規與行事方式、確保合規化經營是在當地立足的關鍵。鋼廠員工習慣于流程化管理,在日常工作中會以工藝標準和法律制度作為行動準則,管理者就只需要制定好工藝流程方便員工執行,不需要再去制定過多的規章制度。“我們把中國先進的管理經驗與當地人習慣的管理模式相結合,就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中國企業在‘出海’的過程中,如果能在東西方文化中找到平衡,就能辦好很多事。”王連璽稱。

放眼未來,河鋼塞鋼的目標是要成為歐洲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之一,而在這個過程中來自中國的投資者也會持續加大投入,進行產品升級,在技術升級和環保改造上持續發力。“我們來到這里,不是作為一個匆匆過客,不是為了收獲幾句贊譽,而是要長期在此耕耘,與塞方同事們一起把河鋼塞鋼運營得更好、發展得更好,打造好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讓河鋼塞鋼成為中塞人民鋼鐵情誼的又一象征。”宋嗣海稱。

地中海“新門戶”展現中希合作光明未來

在希臘語中,比雷埃夫斯意為“要道之地”,該地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自古以來就是希臘的重要港口。然而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簡稱比港)也曾因經營不善一度面臨破產的窘境。2010年,來自中國的投資者開始接手比港的運營,以積極穩妥的態度努力拓展市場,使這座千年古港獲得新生,并實現跨越式發展。隨著希臘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中希兩國持續深化互聯互通合作,比港作為中歐海陸快線的起點,又被賦予了聯結陸海、溝通歐亞的特殊使命,現如今的比港也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的新定位邁向了更高的發展高度。

8月是希臘人的休假季,此時的雅典城開啟“空城”模式,許多當地民眾紛紛外出享受假期。然而在比港,《環球時報》記者卻看到了截然不同的繁忙景象,印有“中遠海運”字樣的藍色橋吊高效地進行裝卸作業,渡輪碼頭上游人如織。比港作為地中海航運樞紐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希臘的主要港口,比港現如今已成為郵輪的常規停靠地,是汽車滾裝船的重要基地,也是維修中心,每年貨運能力穩步增長。”希臘海運和島嶼政策部秘書長伊萬杰洛斯·基里亞佐普洛斯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稱,整個比港擁有超24公里的海岸線,總面積超500萬平方米,中遠海運集團接手后,該港迅速展現出它的潛力,并成為希臘旅游、通信、交通、商業和物流樞紐,連接大陸和希臘各島嶼,同時也承擔著巴爾干和黑海國家中轉貿易中心的角色。

制圖制表:陳孟喬

中國港口協會常務副會長陳英明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比港的地理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得益于中遠的豐富航運資源,中企的參與讓該港口有更多的國際貨物業務,這對促進當地物流業以及與國際進一步接軌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中企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使比港提高自身效能。

數據顯示,自2021年以來,比港一直位居地中海地區最大集裝箱港口之列,也是歐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服務港口之一。

2021年,該港對希臘的經濟貢獻大致占到了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0.76%。截至2021年,中遠海運已在當地直接創造就業崗位3000多個,間接創造就業崗位1萬多個。在港口周邊市鎮還有近43%的人在比港工作。

“中遠海運對比港的投資已被證明是讓中希取得‘雙贏’的成功案例。”基里亞佐普洛斯表示,中國和希臘有著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海洋運輸是雙方互利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當前希臘正與中國協力升級比港,對于希臘未來的經濟發展而言,與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展開合作至關重要。

《環球時報》記者采訪基里亞佐普洛斯。樊巍攝

然而隨著大國博弈更趨激烈,作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基礎設施標志性項目的比港也不時遭到某些國家的非議,“比港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等惡意論調不時被炒作。對于這些言論,基里亞佐普洛斯稱,眾所周知,中國目前只有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在吉布提,也未曾聽說過中國近期有興建另一個海外軍事基地的意圖或已知計劃。希臘與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內建立的伙伴關系主要致力于建設一種開放型的經濟。雙方的共同愿景是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共贏和包容的方向發展。

比港項目的模式也有望進一步拓展到兩國海事合作的其他領域。中國造船業的飛速發展,以及新型船舶技術的騰飛被認為很好地契合了希臘海運部門的轉型需求。基里亞佐普洛斯表示,船舶制造業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合作項目的一部分,最近中希兩國簽署了一些具有前景的合作協議,旨在將希臘的航運中心地位與中國的船舶制造領先地位緊密相連,并吸引中國的造船廠到希臘投資。希臘方面對此類倡議的可持續性充滿信心,因為中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支撐希臘船舶制造業復蘇并步入現代化。

“比港的成功揭示了相互理解與尊重的重要性,這為彼此相互學習奠定了基礎。這一成功案例可能會在其他海事領域得到擴展,除了在造船、港口等基礎設施領域實現‘硬連接’,我們還能在共同發展目標的制定上實現‘軟連接’,在求同存異中加強合作,引導中國海事領域的企業來希臘投資。”基里亞佐普洛斯稱。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結出共贏之果

“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結出共贏之果

在瀾湄區域,中國能源企業與相關國家的電力合作項目逐漸步入“綠道”,覆蓋水電、火電、風電、光伏發電和電網建設等多領域,為區域發展注入綠色動力,也“點亮”了當地百姓的生活
“一帶一路”色雷斯風電項目點亮萬家燈火 點亮民眾綠色夢想

“一帶一路”色雷斯風電項目點亮萬家燈火 點亮民眾綠色夢想

希臘色雷斯風電項目,是中國在希臘投資的首個風電項目,年發電量約1.6億度綠色電力
全球網友云聚烏茲別克斯坦 看中國制造掀起綠色新風

全球網友云聚烏茲別克斯坦 看中國制造掀起綠色新風

2013年9月,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大倡議提出,至今已整十年。在這重要歷史節點,環球網聯合中國能建于北京時間9月25日16:00策劃了“風起絲路,電連天涯:探秘中亞第一大風力發電項目”海外直播活動,通過臉書、推特等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帶領全球觀眾一起聆聽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風電項目建設的幕后故事,近距離感受中國企業為推動世界綠色低碳發展做出的切實行動,見證“一帶一路”上建設者們的風采。
09-27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與共建國家深化綠色絲綢之路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與共建國家深化綠色絲綢之路建設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已經深入人心,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以及新領域合作取得顯著進展,已經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一帶一路”為中東歐綠色轉型注入新動能

“一帶一路”為中東歐綠色轉型注入新動能

編者的話:低碳發展、制造業升級、產業轉型……中國與匈牙利、塞爾維亞、希臘三國相通的除了民心民意,還有發展愿景和發展理念。日前,《環球時報》記者在匈牙利、塞爾維亞、希臘三國走訪時發現,除了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實現了東西方之間的硬聯通,隨著中國企業而來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理念,也與中東歐國家的發展需求和發展政策充分對接,實現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之間的軟聯通。抓住電動車發展機會,中匈攜手并進我騎車送外賣,這輛車幾乎沒出過...

推薦閱讀

熱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京ICP備16023390號-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務臺:010-63990880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德县| 墨脱县| 黑龙江省| 永济市| 泰州市| 天津市| 海丰县| 独山县| 延川县| 台北县| 西藏| 定远县| 兴和县| 河曲县| 湄潭县| 灌云县| 云安县| 寿宁县| 昌吉市| 永泰县| 潼南县| 和林格尔县| 万年县| 左云县| 炉霍县| 大荔县| 博湖县| 原阳县| 黔江区| 咸丰县| 正安县| 渭南市| 刚察县| 定日县| 星座| 孟津县| 桃园县| 莱芜市| 巴楚县| 正蓝旗|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