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工業對能源的過渡依賴,隨著工業效率的持續高速發展,最終使得工業進步與人類需求之間的邏輯關系,變得沒有那么理所當然和容易判斷了:在造福人類的同時,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帶來了更多的環境問題、氣候問題,最終讓全人類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惡劣。為解決這一關系到全球每個人的難題,28年前的1995年,第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從此,關于工業企業碳排放的問題,成了全人類共同關注的話題,也是全球所有工業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
2020年可以稱為是中國的節能減碳元年:當年9月,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將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并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的提出,既意味著中國將徹底改變以往經濟增長模式,開始謀求可持續的工業發展方式;同時,也意味著對于中國本土企業而言,以“3060”雙碳計劃為目標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衡量和評價中國本土企業的重要指標。
事實上,以節能減碳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站在全人類的角度,用發展的眼光看,無疑是完全正確的,并不會有人會反對或存在異議。但是,從具體企業的角度看:如果改變以往的業務模式和思路,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戰略,就意味著企業需要從管理模式、業務流程、商業模式、供應鏈架構等各個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和成本進行調整,以重新建立一整套內在和外在的邏輯和制度,從短期來看,挑戰不可謂不小。
四川漢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葉春志
“可持續發展,應該說是企業的一個長期主義。”作為中國中小型本土企業的代表,四川漢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舟電氣)董事長葉春志強調,企業經營本身也是“長期主義”,企業要想做得長久,必須要學會平衡自身和環境的關系,要學會擁有長遠的眼光,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求利要求千秋利,企業經營就像吃飯一樣:不能只看碗里的,要吃著碗里的,盯著鍋里的,看到田里的——只有擁有這樣長遠的眼光,看到未來的趨勢,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具持續增長的業務,以及更長久的競爭力。”他強調說,針對“可持續發展”戰略,雖然“短期看對企業有可能是一個投入,但長期看,都是收益”。
漢舟電氣的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7月5日的四川天府電力電容器廠。彼時,大學畢業的葉春志就在該廠擔任副廠長職務。此后,像大多數的中國中小型民營企業一樣,四川天府電力電容器廠調整業務方向,開始設計、制造電氣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并在1994年1月更名為四川電氣設備成套廠。2009年4月,四川電氣設備成套廠完成第一次企業所有制改革,更名為四川漢舟電氣有限公司。彼時,葉春志開始擔任漢舟電氣的總工程師、總經理。7年后,2016年1月6日,漢舟電氣第二次完善了公司股權結構調整,從有限公司整體變為股份公司,葉春志成為漢舟電氣的董事兼總經理,直到成為公司董事長——應該說,無論是漢舟電氣發展史,還是葉春志的個人經歷,都代表了中國最廣大的本土中小企業的發展歷程,以及眾多工業領域從業者最近30年的個人成長史。
“漢舟電氣是生產高、低壓成套開關設備、控制設備的廠家。”從1993年開始涉足電氣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的設計、制造業務,漢舟電氣經過30年的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擁有高、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及控制設備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以及電力設備安裝及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業務的專業企業,能夠為企業用戶提供一站式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電力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業務覆蓋項目的設計、制造、銷售、安裝、調試、年檢和運維服務。作為工信部2019年公布的國家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的一員,漢舟電氣現在的客戶名單里,不僅包括四川西昌、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還服務于北京、深圳、成都、重慶等地的地鐵建設運營,以及出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2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展開合作。
在葉春志看來,雖然漢舟電氣目前作為一個中國本土企業已經擁有一個健康的業務模式和初具規模的市場,但是總體來說“還不大”,加上漢舟電氣作為一個裝配性企業,本身“耗能也不多”。因此,雖然漢舟電氣一直以來都相當關注環保議題,對廢水廢氣的排污處理等方面都曾經做過專門的投入,但是直到2023年總投資近10億元,占地320余畝的漢舟電氣產業園開工建設,能耗問題才真正開始成了漢舟電氣考慮的企業戰略:“以往,漢舟電氣的能耗基本都是在400千伏安,現在的能耗也都控制在630千伏安左右,但是隨著漢舟電氣產業園的建設,未來我們的能耗可能是現在的十倍以上——這實際上已經打破了漢舟電氣以往在能耗控制方面的平衡,所以我們需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為漢舟電氣找到新的能耗利用的平衡點。”
制定了可持續發展的“長期主義”企業戰略,漢舟電氣從生產過程自動化和信息化升級,以及數字化配電改造兩個方面著手節能減碳的規劃。
首先,漢舟電氣從生產加工環節對生產設備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改造。
“我們搞了計量管理,就會在生產環節的每個節點都部署能耗計量表。通過將能耗與產量掛鉤,管理單臺套設備的能耗指標,將其納入到業績的KPI計算當中;同時,我們著重進行企業生產設備的技術升級改造,因為隨著技術的發展,很多設備有了更多節能的技術可以采用,例如,我們以往所采用的數控設備是液壓式的,現在我們的數控設備則是采用的伺服電機,僅此一項,能耗就降低了近60%。”葉春志強調,對于設備技改的投入也要以“長期主義”的視角去衡量:“一些采用新技術的設備,本身也許成本就很高,但是從長期來看,企業能耗的降低本身也是成本的降低,兩者之間也存在一個平衡的問題。”
其次,漢舟電氣利用數字化的手段,從全局把握和量化企業的能耗現狀,為持續優化節能減碳工作提供透明化的數據支撐。
在漢舟電氣眾多的合作伙伴當中,施耐德電氣是其中比較特殊的一個:“我們跟施耐德電氣的關系:一方面,我們會采購施耐德電氣的元器件;另一方面,從2000年開始,我們也是施耐德電氣的授權盤廠。”而在此次針對節能的改造中,漢舟電氣選擇了基于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的千里眼配電資產管理系統和智能配電系統,來改造升級實現數字能效管理。
通過將EcoStruxure配電解決方案融入生產加工環節中,并與包括MES生產制造管理系統等在內的企業原有軟件系統的互聯互通,漢舟電氣就可通過物聯網平臺全面獲取生產過程中各產線各環節的能效使用數據,再結合生產信息化系統生產數據,就能夠準確分析出能源使用情況,發現能源浪費和生產管理漏洞,找到能耗大戶,同時針對性地調整生產過程,制定了節能減排方案和相應的改進措施和手段,最終為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23年1月,漢舟電氣利用施耐德電氣智能配電解決方案實踐的數字能效管理項目,獲得了施耐德電氣的肯定,在首屆施耐德電氣可持續影響力合作伙伴中國區評獎活動中,斬獲“標桿企業獎”大獎。
“以往,很多企業的信息化系統都是一個一個地搭建,在互通性方面,往往用一個中間庫來完成。”葉春志強調,之所以選擇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的智能配電系統,就是因為這是一個能夠在企業內部實現互聯互通的統一平臺,是一個“基于包容,可以擴展的平臺”。因此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企業所有的能耗都用可量化的數字來計算,實際就把原來粗放式管理的定性管理,升級成了精益化管理的定量管理。而通過應用這樣的平臺化解決方案,不僅降低了未來系統整合的成本,而且成長性也更好,因此可以說是一個面向未來、高價值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漢舟電氣還通過設置光伏設備和購買綠電等方式,實現了“自身可再生能源提供的電力占比達100%”。未來,“在新的工廠,我們會持續加大這方面的投入,盡可能去達到自己用電的平衡。”在對未來的規劃中,葉春志認為通過在全產業鏈推廣節能減碳才能最大化“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漢舟電氣之所以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產業鏈頂端企業的影響,我們也會將這一理念繼續向下游傳導。”葉春志介紹說,現在,漢舟電氣也在嘗試將自身產品上結合應用施耐德電氣的智能配電系統,推薦給下游的客戶嘗試使用,從而帶領更多企業引入數字能效管理,搭建產業綠色供應鏈體系,最終共同實現全方位減碳。他強調說,雖然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于企業而言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將可持續成長戰略在更廣泛的企業當中推廣并被采用,還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沒有爬不上的山,只有找不到的人。”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