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機背景下,歐洲各國爭先恐后地增加國內的可再生能源供應,然而,歐洲不少風力渦輪機制造商卻陷入財務困境。
西門子歌美颯全球公共事務主管科爾塔扎爾 (Jon Lezamiz Cortázar)近期表示,風力渦輪機制造商通用電氣陸上風電部門和西門子歌美颯最近幾周都宣布裁員,而歐洲制造商“都在財務上陷入困境”。
此前,全球最大風電整機制造商維斯塔斯(Vestas)一直傳出裁員消息。今年3月,在宣布關閉3個歐洲工廠后,維斯塔斯再次宣布裁員至少275人,崗位全部在歐洲。
除了競爭外,科爾塔扎爾說:“在已經捉襟見肘的風能產業供應鏈中,一切都變得更加昂貴。”
按照歐盟對可再生能源的規劃,希望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從32%提高到45%。除了供應鏈因素外,歐洲各國政府對風電項目的審批流程過慢也在影響該行業發展。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助理教授吳微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歐洲本土風電新增項目不足,影響風電企業的訂單需求,進而影響現金流。
歐洲風能發展前景如何(來源:新華社圖)
頭部歐洲風電企業大調整
西門子歌美颯2022財年第三季度營收狀況不佳,收入24.36億歐元,同比下降10%,凈虧損4.46億歐元。為恢復盈利,該企業決定裁員2900人,崗位都在歐洲。西門子歌美颯表示,能源、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漲,風機關鍵部件缺貨以及港口擁堵和物流延誤等都導致營收下降。
維斯塔斯此前也在財報中強調了全球原材料價格上漲對企業營收下降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據行業研究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9月至今,維斯塔斯已經在全球裁撤了近2000個崗位。
同時,通用電氣公司的陸上風電部門員工也被納入了重組和調整業務規模計劃的一部分,以應對需求疲軟、成本上升和供應鏈延遲等問題。據悉,通用電氣陸上風電部門20%的員工將受影響。
通用電氣向媒體證實了其正在“精簡”陸上風電業務以應對市場現實的消息,但沒有直接評論任何裁員消息。陸上風電是通用電氣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業務。截至2021年底,該業務在全球共雇傭了38000 名員工。然而,由于通貨膨脹和供應鏈壓力,該部門一直在與原材料成本上漲作斗爭。
美國一直是通用電氣最賺錢的陸上風電市場,但是去年可再生電力生產稅收抵免到期后的政策不確定性打擊了客戶需求,導致該部門今年的收入下降。
去年,通用電氣陸上風電部門為公司的工業銷售額貢獻了15%,如今營收下降也影響了公司整體可再生能源業務的表現。通貨膨脹、鋼鐵和銅等關鍵材料成本的上漲推高了渦輪機的制造成本。但客戶提前數年鎖定的較長交貨時間和渦輪機價格使制造商難以轉嫁更高的成本。
風電行業還在努力解決供應鏈延遲問題,分析師表示,這使風電制造公司面臨不得不向客戶支付所謂的“違約金”或與項目延誤相關的賠償金風險。
風電獲批速度過慢
維斯塔斯全球營銷和公共事務主管迪霍姆(Morten Dyrholm)表示,目前的情況相當于“供應鏈正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
他表示:“如果有足夠多的項目可以進行,供應鏈的狀況會好得多”,但它們可能需要長達10年的時間才能獲得批準。
迪霍姆的“吐槽”是業界眾所周知的一個悖論:一方面,在能源危機中,歐洲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的期望和部署,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歐洲能源專家都表示,能源危機將是一次加速歐洲進行可再生能源轉型的契機;另一方面,無論是陸上還是海上風電項目,批準速度非常緩慢。
此前,歐洲多國領導人在波羅的海能源峰會上簽署“馬林堡宣言”,同意加強能源安全和海上風電合作,計劃在2030年將由其掌控的波羅的海地區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從目前的2.8吉瓦提高至19.6吉瓦(1吉瓦等于100萬千瓦)。
此次峰會的與會國包括丹麥、瑞典、波蘭、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德國。會上簽署的“馬林堡宣言”還規劃從位于波羅的海的丹麥博恩霍爾姆島鋪設一條連接德國、長約470公里的電纜,以便在需要時輸電。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馬林堡宣言”的達成將助力歐洲加速綠色轉型,擺脫能源依賴。
然而在現實中,全球風能委員會的測算顯示,今年全球新增裝風機容量可能從約101吉瓦下調至94~95吉瓦。這意味著,自去年以來,這一領域幾乎沒有增長,2021年顯然已成為了海上風電安裝的高峰年。
能源咨詢機構Ember的數據也顯示,在對歐洲18個國家的陸上風電項目分析后,這些項目平均獲得許可的時間都超過了兩年,有些獲批時間甚至達到十年之久。
Ember的研究認為,如以當前的部署速度推算,在歐盟成員國中,僅有芬蘭、克羅地亞、立陶宛和瑞典可以實現所需的新增風能裝機量。同時,在對歐盟風能產業至關重要的幾個國家之中,法國、西班牙和荷蘭在2026年的風電裝機量將持平或下降。
吳微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風電項目可以投產,企業可以盡快回籠資金,而這將使企業有能力去投資大型化風機,以實現降本,進而實現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