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我國部分省份持續高溫酷熱,同時疊加各地加快復工復產復市,電力需求快速攀升。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7月13日,全國調度發電量達到278.54億千瓦時,最高調度負荷達到12.22億千瓦,均創下歷史新高。
面對“來勢洶洶”的用電需求,今年迎峰度夏電力供應有保障嗎?下半年,我國電力行業如何在確保供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迎峰度夏電力有保障
“在燃料得到充足保障、來水形勢較好的情況下,我國的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可以滿足電力消費需求。”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簡稱“中電聯”)數據與統計中心副主任蔣德斌說。
據中電聯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為24.2億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11.6億千瓦,占比47.9%,煤電裝機11.1億千瓦,占比45.8%。
“從電力供應要素看,電力企業平穩發電是有支撐的。”蔣德斌表示,目前主要發電企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不允許出現拉閘限電”的要求,全力采購電煤,目前電廠存煤處在相對高位。
在煤炭生產端,今年以來,各產煤省份在確保安全清潔高效利用的前提下,積極挖掘增產潛力,先進產能得到有效釋放。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全國煤炭產量為18.1億噸,同比增長10.4%。天然氣產量為92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8%。進入6月份以來,全國煤炭產量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優化電網調度,多發水電,減少電煤消耗,保持核電安全滿發,促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多發滿發、能用盡用。
氣象部門預測分析,今年夏季全國來水形勢總體較好,有利于水電生產。今年前5個月,全國水電發電量同比增長22.4%,遠高于近12年7.6%的平均增速。此外,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進展順利,第一批項目目前已開工超過9500萬千瓦,再加上部分支撐性電源和輸電線路等度夏重點工程陸續投產,為迎峰度夏期間的電力電量平衡提供了堅強支撐。
“目前,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未出現有序用電和拉閘限電情況。”中電聯秘書長郝英杰說,盡管近期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并疊加高溫天氣,拉動河北、山東、陜西等地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但電力企業均按國家部署和要求,提前做好了充足準備,全力保障國民經濟生產和生活對電力的需求。
不過,國內外疫情波動、宏觀經濟運行、燃料供應情況以及氣溫降水等因素交織疊加,給包括電力在內的能源供需形勢預判帶來了不確定性。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云卿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緊扣保供穩價目標,抓好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做好能源保供各項工作,確保迎峰度夏能源供應安全穩定,確保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
下半年用電量將較快增長
“由于當前電力仍不能大規模儲存,發電與用電要保持實時平衡,因此全口徑發電量增長與用電量增長基本一致。我們對下半年用電量增長的預測總體判斷是,下半年增速比上半年有較大幅度上升。”蔣德斌說。
專家表示,隨著下半年疫情防控形勢趨好、對經濟社會影響進一步減弱,國家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果將逐步顯現,考慮到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下半年用電增幅將有較大幅度提高。
據中電聯測算,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有望在7.0%左右,比上半年增速提高4個百分點左右??紤]到當前我國中東部氣溫較常年偏高,以及下半年宏觀經濟加快恢復,預計最終用電量增速可能還會高于上述預測數值。
“除電力需求將持續增長外,下半年我國電力行業還將呈現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能源生產環節持續降碳提效、電網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持續提升、電力市場交易規模顯著增長等特點。”中電聯規劃發展部副主任張琳說。
一方面,按照國家提出的“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要求,下半年我國新能源發電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據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6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合計達到13億千瓦左右,占總裝機容量比重首次上升至50%左右。電力生產總體呈現出發電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發電裝機結構進一步綠色低碳的特征。
另一方面,根據《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實施方案》,“十四五”時期,煤電節能降碳改造規模不低于3.5億千瓦、供熱改造規模力爭達到5000萬千瓦、靈活性改造完成2億千瓦,這意味著可以節約煤炭消費5000萬噸以上,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5000萬千瓦以上。
今年1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半年來,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穩步推進,目前省間、省內中長期電力交易機制已基本建立并實現常態化運行,省間、省內現貨試點市場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未來,我國電力市場在促進能源轉型、保障電力安全供應、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新能源消納等方面,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張琳說。
能耗雙控轉向“碳雙控”
今年以來,有關部門陸續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助力電力行業轉型發展。
“國家提出,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對電力行業來說,就是要把節能、提效與降碳密切結合在一起,逐步將節能政策導向過渡到以降碳政策為統領的導向上來。”中電聯規劃發展部主任潘荔說。
潘荔表示,“雙碳”目標下,電力行業要加快清潔低碳轉型。要統籌平衡好安全、低碳、轉型成本三者的關系,加強創新引領,發揮好碳市場等市場機制的低成本減排作用。電力行業是碳排放控制的重點行業之一,既要承擔自身的減排責任,也要服務全社會清潔低碳轉型發展。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一年來,全國碳市場運行整體平穩,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約1.94億噸,累計成交額達84.9億元。從實際效果看,伴隨著全國碳市場常態化運行,我國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抵消機制已發揮作用,部分控排企業利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進行了配額抵消。按履約量計,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履約完成率達99.5%,順利收官。
“履約機制進一步推動了能源結構轉型。”潘荔表示,通過設置碳排放配額分配,加快完善碳市場交易機制,將有效推動火電布局調整和結構優化,推進存量煤電節能改造、供熱改造,降低碳排放強度,這也是下半年乃至整個“十四五”期間,電力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