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陽江市與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加強雙方在綠色低碳能源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推動陽江打造國家綠色新能源基地、國際風電城。中國電建近年來先后參與陽江核電、海上風電等項目建設,雙方以本次簽約為新起點,為陽江打造走在世界前列的全生態鏈風電產業集群、多能齊發的國家新能源基地注入強大動力。同一天,2021年陽江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陽西縣現場會舉行,重點項目40個總投資約800億元,其中有多個涉及海上風電項目。
記者了解到,當前陽江高新區著力發展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首期A區,面積2.2平方公里,首批已落戶風電整機及零部件生產企業20家,總投資214.31億元,年產風電設備能力達300~500套,達產年產值超過500億元,初步形成全產業鏈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預計到2022年,陽江市將實現為陽江海域乃至廣東省內海域風電場供應產品、整機年產能力達500套以上。一個集研發設計、裝備制造、檢測認證、運營維護于一體的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呼之欲出。
全國率先:
開展漂浮式海上發電研究
在廣東(陽江)風電裝備產業基地內,“陽江造”風電鋼管樁、導管架、塔筒、葉片等設備源源不斷通過陽江港運送到陽江及周邊海上風電場。在幾十公里外的南鵬島及沙扒海域,4個共13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場陸續進入風機安裝階段。今年底前,將有數百臺“大風車”矗立在海上晝夜不停旋轉,為廣東及粵港澳大灣區輸送大量清潔能源。
7月13日上午,在位于海岸30公里遠的陽西縣沙扒海域,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全國首臺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安裝。與固定式海上風機不同,這臺漂浮式機組浮于海面,由9根錨鏈固定,錨鏈一頭連著海底,一頭通過導鏈輪固定于浮式半潛平臺。據項目方負責人介紹,該漂浮式風機機組名叫“三峽引領號”,單機容量5500千瓦,高107米,相當于近37層居民樓的高度,葉輪直徑155米。
陽西沙扒漂浮式海上風機項目的投入使用,是在國內首次以深遠海海上風電開發為背景,對漂浮式海上風電關鍵技術應用展開研究,為下一步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在國內深遠海的大規模應用打好基礎。該項目擔負著國內漂浮式風機發電的科研任務,也是廣東省重點科研項目。
陽江市陽西縣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達730萬千瓦,總投資1340億元,由三峽、粵電、明陽、華電等龍頭企業投資建設,全容量上網后預計年發電量約204.4億度。該縣海上風電已動工項目共8個,裝機容量280萬千瓦,正全力加快推進海上施工作業,力爭年底全部投入運營。
資源豐富:
陽西將增海上風電場項目
陽西是沿海大縣,海岸線長,海上風能資源好。按照規劃,陽西縣是全省海上風電開發的主戰場。該縣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730萬千瓦,其中,近海淺水區陽江沙扒海上風電場規劃裝機容量230萬千瓦,用海面積368平方公里,水深23~30米之間,近海深水區陽江沙扒海上風電場規劃裝機容量500萬千瓦,用海面積800平方公里,水深35~50米之間。
根據測算,陽西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上網后預計年發電量達204.4億度,年產值(含稅)約173億元,創造年稅收(不享受政策情況下)約23.5億元。以2020年陽江全社會用電量145.2億千瓦時計算,陽西的海上風電不僅能滿足陽江全市用電需求,還能節余59.2億千瓦時。
目前,陽西海上風電場建設加快推進。近海淺水區230萬千瓦項目均已動工建設,其中三峽一期30萬千瓦已并網投產,三峽二期40萬千瓦首批機組并網投產,三峽三、四、五期以及廣東能源集團、明陽沙扒海上風電建設穩步推進,預計淺水區的23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可在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產。
陽西規劃建設近海深水區500萬千瓦風電項目中,華電50萬千瓦深水區項目作為全國首個開工的深水區項目,率先在去年底開工,標志著陽西在深水區海上風電開發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余下深水區廣東能源集團100萬千瓦、三峽300萬千瓦、明陽50萬千瓦加快推進前期工作。截至2021年6月底,陽西已開工的28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31億元,完成186臺風機吊裝。
配套電網建設是海上風電輸出的重要工程。陽西縣海上風電送出線路配套電網建設項目共4個,均已動工建設,預計年底可建成投產。
除已規劃的73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外,陽西立足資源優勢,全力爭取更多海上風電開發項目。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陽江海上風電擬新增1000萬千瓦規劃容量,陽西縣具有海上風電集聚發展的資源優勢,將有望新增一批海上風電場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