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一些與光伏“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開始跨界光伏,這些“新勢力”的進入,將強烈沖擊光伏產業固有的競爭格局,產業蛋糕有可能將重新劃分。
組件產能過剩,預計多出20GW-31GW
預計2021年全球7家組件龍頭出貨量將滿足全部裝機需求,組件環節競爭升級為一線龍頭企業之間競爭,預計2021年底隆基、天合、晶澳太陽能、晶科、日升、阿特斯、韓華7家組件龍頭產能將超過207GW。根據新擴產能投產進度,測算2021年7家組件企業出貨量合計預計將超過181GW。我們預計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約160-170GW,若按1:1.1容配比,對應組件需求量約176-187GW。全球前7家組件企業出貨量將基本滿足全部裝機需求,龍頭擴產升級行業競爭,2021年組件環節競爭將進一步發展為一線組件龍頭之間的競爭。
硅料價格持續維持高位
由于硅料環節的供不應求于春節過后更加顯現,且硅料短缺已是供應鏈廠商的共識,使得搶料的氛圍依舊蔓延。硅料價格的持續高位,將會影響整個光伏產業格局。
從短期看,下游硅片環節訂單持續火爆,產業鏈加速擴張且擴張速度快于硅料產能擴張速度。雖然下游硅片、電池片、組件實際有效需求并沒有特別旺盛,但各生產企業皆處于庫存重建階段,開工率較高,滿負荷生產,對硅料需求旺盛。
從上游來看,硅料企業優先考慮大客戶供給,優先考慮長單簽訂的客戶。如通威股份長單方式供應比例達140%,新疆大全達120%,新特能源也達到了90%。大廠商通過長單簽訂的方式提前鎖定上游供給,小廠商在硅料保障力度小的情況下,愿意提價購買,因此造成了整體價格持續性上漲;同時中間貿易商和終端企業囤貨進一步加劇需求緊張。
受下游緊俏需求影響,上游硅料行業紛紛擴張產能,但受達產周期、投資強度等客觀因素影響,新近產能釋放仍需時日。2020年多家頭部硅料企業宣布產能投資計劃。隆基股份宣布建設云南騰沖、楚雄兩個項目擴產30GW產能;通威股份擬投資35億元用于高純晶硅3.5萬噸擴產項目建設;新特能源、保利協鑫能源、新疆大全等都已做了相應的產能規劃。
但實際上,各硅料企業在融資渠道、融資成本、擴張環境上都存在差異,產能落地存在不確定性。有業內人士表示,硅料廠從產能投放到穩定產出需要3~6個月時間,多因素共振下預計硅料供需緊張將延續至2022年。
新技術:顆粒硅、大硅片
顆粒硅
2月28日,保利協鑫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附屬公司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機數控簽訂一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擬于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共同投資建設30萬噸顆粒硅的研發及生產項目。根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江蘇中能與無錫上機擬就30萬噸顆粒硅生產及下游應用領域的研發項目進行合作,項目總投資預計為人民幣180億元。項目將分為三期具體實施,第一期設計產能擬為6萬噸,擬投資人民幣36億元。
雙方擬透過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展開合作,江蘇中能擬于合資公司中持股65%,無錫上機擬于合資公司中持股35%。
理論角度下,顆粒硅的生產成本在3.5萬元/噸。是利用流化床法,把細小的顆粒硅種子鋪在有氣孔的床層上,從下面通入氣態硅化合物—硅烷和其他反應氣體,把顆粒硅種子吹到浮漂或半浮漂的流化狀態,加熱和受到催化的硅化合物氣體分解或與其他氣體反應,生成的物質沉積在浮動的硅種上,隨著硅種不斷長大,稍大的顆粒掉入到搜集斗中,再到流化床反應器。
大硅片
在2020年6月23日,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等七家光伏企業發布《關于建立光伏行業標準尺寸的聯合倡議》,聯合發布182mm×182mm的硅片標準。2020年11月27日,天合光能、東方日升、中環、通威、阿特斯等八家光伏企業又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光伏行業210mm硅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的聯合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