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兩份文件,2020年,風電全面消除紅色預警地區,新疆(含兵團)、甘肅、蒙西為橙色區域,山西北部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河北省張家口市和承德市、內蒙古赤峰市按照橙色預警管理,甘肅河東地區按照綠色區域管理,其他省(區、市)和地區為綠色區域。
2019年,我國光伏發電的市場環境監測結果僅余西藏一地為紅色,天津、河北、四川、云南、陜西II類資源區、甘肅I類資源區、青海、寧夏、新疆為橙色,其他地區為綠色。
風電:紅色預警全面解除,行業發展迎空間
在邁向平價的最后一公里,甘肅、新疆(含兵團)兩地終于摘下了戴了多年的“紅帽子”,為行業送上紅色預警全面解除的發展利好。值得一提的是,甘肅的蘭州市、白銀市、天水市、定西市、平涼市、慶陽市、隴南市、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九地,此次獲得綠色預警結果,時隔多年重新拿到開展風電項目建設的“通行證”,為當地能源結構優化吹去暖意春風。
《風電預警》指出,2020年,新疆(含兵團)、甘肅、蒙西為橙色預警區域,河北張家口市、承德市,山西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蒙東赤峰市按橙色管理。這些地區除符合規劃且列入以前年度實施方案的項目、利用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外送項目以及落實本地消納措施的平價項目外,2020年度不再新增建設項目。同時,依托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外送的風電基地項目,可根據通道實際送電能力在受端地區電網企業確認保障消納的前提下有序建設,合理安排并網投產時序。
2020年,除橙色預警區域外的其他地區及甘肅的九個地區為綠色預警區域,可規范開展風電項目建設。針對預警由紅色、橙色轉為綠色的甘肅河東地區、內蒙古東部地區、陜北榆林地區,需嚴格按照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公布的剩余容量空間,以及電網企業公布的新增消納能力,優先推進平價項目建設,有序組織需國家財政補貼項目競爭性配置,合理安排項目建設節奏和并網時序,避免出現新的限電問題。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9年風電并網運行情況,截至2019年底,甘肅風電累計裝機1297萬千瓦,為獲得綠色“通行證”的九個地區留下了至少103萬千瓦的發展空間;內蒙古風電累計裝機3007萬千瓦、距“十三五”總目標還剩1493萬千瓦,蒙東(除赤峰市)風電發展空間可謂廣闊;陜西風電累計裝機532萬千瓦、據省級“十三五”總目標僅剩18萬千瓦,2020年風電發展空間相對較小。通過對比“十三五”期間各省級區域的風電發展情況,記者發現,目前,僅有江蘇、安徽、河南、重慶、寧夏、新疆(含兵團)六個地區完成了“十三五”風電發展目標。由此看來,2020年雖已過去四分之一,在還有剩余的發展空間及最后補貼的刺激下,我國風電行業有望迎來又一發展熱潮。
光伏:消納持續好轉,青、新“雙輪”驅動引資本
2019年,我國光伏發電行業同樣實現了消納情況的進一步好轉。尤其是甘肅II類資源區此次由紅直接轉綠,顯示了地區優化能源結構、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光伏監測》要求,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應與當地省級電網企業充分溝通,對所在省級區域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的接網和消納條件進行測算論證,充分發揮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引導作用,有序組織項目建設。
2019年,全國僅西藏地區再度獲得紅色評價,除已安排建設的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及通過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外送消納項目外,原則上不安排新建項目,其新建項目將由自治區按照全部電力電量在區內消納及監測預警等管理要求自行管理。
我國光伏發電市場在天津、河北II類資源區、四川、云南、青海、寧夏等區域的評價結果為橙色,甘肅I類資源區、新疆由紅轉橙,陜西II類資源區、河北III類資源區由綠轉橙,以上區域均可在提出有效措施保障改善市場環境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新建項目。同時,甘肅II類資源區由紅轉綠,內蒙古I類資源區、北京、上海、福建、山東、海南、重慶由橙轉綠,其余全部地區也再度獲評綠色,共同躋身光伏發電行業的“優等生”行列,均可在落實接網消納條件的基礎上有序推進項目建設。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的各省光伏發電度電補貼強度,2020年,青海全省光伏發電度電補貼強度超過0.12元,新疆I類、II類資源區的光伏發電度電補貼分別為0.09元、0.14元左右,在橙色評價結果的“加持”下,有望吸引更多光伏投資者在此聚集。
與此同時,面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我國光伏發電行業也將繼續精準聚焦、持續發力,通過光伏扶貧項目的進一步拓展,通過光伏企業的使命踐行,為推進行業快速發展及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