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央企兼并重組路線圖“落定”。記者從國務院國資委獲悉,國資委將細化政策落地,持續推進央企兼并重組步伐,在堅持“市場化”基礎上,2020年央企兼并重組重點將在重復投資、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領域,下一步裝備制造、化工產業、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將提速,還將研究啟動煉化業務整合。
1月5日晚間,中國化工、中化集團官網雙雙發布重磅消息,兩家集團農業資產合并,注入中國化工集團旗下所屬先正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現用名中化工(上海)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啟產業鏈專業化整合,不僅讓中國農化行業格局發生重大變動,也開啟了央企新一年專業化整合的序幕。
記者獲悉,目前多家央企都在制定2020年度工作和改革計劃,其中包括混改和兼并重組等多項改革內容。國資委同時明確,下一步將按照市場化原則,成熟一戶、推動一戶,積極穩妥地做好央企重組整合的工作,推動企業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競爭力。業內人士認為,國有企業的兼并重組,將給資本市場帶來巨大機會。下一步的關鍵是實現高度融合,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通過整合實現一流企業對標。
“加強主業管控、規劃指導和戰略注資,推動中央企業大力開展戰略性重組,持續深化資源整合融合,積極發揮‘1+1>2’的重組效應,深入推進煤炭、煤電、海工裝備等專業化整合。”回顧2019年的央企整合成效,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表示,整合給國企帶來明顯的結構優化,2019年以來,保利集團成功重組中絲集團,中國寶武成功重組馬鋼集團,招商局集團成功重組遼寧港。航空工業集團主動退出非主業,涉及的國民經濟大類由75個減少到54個。
推動中央企業兼并重組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一大看點。為了解決國企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國有資本布局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同質化發展等問題。國資委自成立以來一直在推動央企兼并重組。黨的十八大以來,更是將兼并重組作為本輪深化改革的重點。據統計,到目前中央企業進行了21組39家企業重組,國資委監管的央企數量減少至96家。
“央企整合大致形成了戰略性重組、產業鏈上下游整合、專業化整合3種重組方式。”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此前表示,隨著央企兼并重組工作向前推進,相關改革路徑逐漸明晰,“橫向合并”強化規模效應,“縱向聯合”實現優勢互補,專業化整合優化資源配置。他舉例稱,例如中國鐵塔通過整合三大電信運營商的鐵塔及附屬資源,有效減少了重復投資。據統計,新建鐵塔減少了62.8萬座,相當于節約投資1120億元,節約土地3.1萬畝;中國國電和神華集團的重組實現煤電一體化運營,探索解決長期以來困擾行業發展的煤電矛盾。中電投和國家核電的重組,形成了技術開發、工程建設、投資運營一體化的核電產業鏈。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認為,2020年國有企業兼并重組預計將沿三個方向發力:一是推動企業內部或跨企業的專業化整合,以提高國有企業的產業集中度,解決國有資本布局分散化,難以形成集中優勢的問題。二是鼓勵優勢企業并購重組經營困難企業,幫助困難企業盤活資源,復蘇振興,有效控制與化解國有企業經營風險。三是繼續推進強強聯合,做強做優國有企業,打造一批高質量發展引領示范企業。
“企業重組只是第一步,我們還要高度重視重組以后的融合工作,不僅要做到資本合、資源合、組織合,還要做好思想合、戰略合、管理合,實現‘1+1>2’的重組效應。”彭華崗強調。他表示,例如整合后的企業機構設置、文化融合,一些企業重組前存在的重復投資、惡性競爭、力量分散等問題都要有效解決。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認為,兼并重組要面臨的難點是如何實現高度融合,如何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如何通過整合實現一流企業對標。她建議,優化雙方的資源配置,開展戰略性重組,深化資源整合融合,積極發展“1+1>2”的重組效應。同時,通過發展和完善產業體系,圍繞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擴大高水平開放合作,鞏固和完善產業體系,實現產業鏈價值鏈的中高端增值。此外,積極探索新的組織形式,運營方式,商業模式,努力實現管理能力現代化,向世界一流示范性企業對標,提高效益效率,強化科技創新,提升產品服務質量,增強全球話語權和影響力。
在劉興國看來,國有企業的兼并重組,將給資本市場帶來巨大機會。一方面,國有企業的兼并重組,將有很大一部分會借助旗下上市公司這一平臺來進行,對參與兼并重組的平臺公司來說,這意味著資產注入或者是產業轉型,將給參與主體帶來新的增長機會,打開更廣闊的成長想象空間。另一方面,國有上市公司兼并重組的活躍,以及公司股價的上漲,必然激發民營企業并購重組熱情,從而帶動整個資本市場并購重組的活躍,為2020年資本市場的整體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