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包括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顯著提升,棄水、棄風、棄光狀況明顯緩解。2018年,我國棄水電量約691億千瓦時,全國平均水能利用率達到95%左右國;棄風電量277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42億千瓦時,棄風率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棄光電量同比減少18億千瓦時,棄光率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
令人疑惑的是,在眼看風光水電形式一片大好的形勢下,曾是各家央企爭搶的水電站如今卻被頻繁被掛牌甩賣,光伏電站成了成了協鑫新能源等企業轉型的燙手山芋,國內排名前二位的風電整機商金風科技與遠景能源紛紛出售電站……
從風電到水電到光伏,這些行業大佬們出售電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水電開發“降溫”
今年3月,川投能源日前發布公告稱,將以摘牌方式收購攀枝花華潤水電開發有限公司60%股權并投資開發銀江水電站,交易價格為10876.566萬元。知情人士透露,華潤電力頻繁剝離水電資產與其在水電領域經營不善有關。華潤電力目前以火電和新能源業務為戰略發展重點,在水電領域的管理、運營不具備優勢。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央企中棄“水”的并非華潤電力一家,自2017年央企集中甩賣水電資產后,中國能建集團、國電集團、招商局集團近日均在產權交易所披露轉讓水電資產的信息,被掛牌的水電資產普遍存在投資收益率低或者虧損嚴重情況,而拋售水電資產的主要原因,在于水電項目經營不佳和自身產業結構調整。
“央企轉讓資產,有些是因為水電不是發展重點,有些是因為項目本身問題,而有些轉讓背后是有私人利益在促成。”“E小水電”市場負責人蘇定銘如此表示。
經濟學家宋清輝則表示,“央企甩賣的水電站大部分是不良資產,負債情況嚴重,盡早出售可以避免更多問題的發生。出售之后有利于為自身減負,以發展其他業務。”
此外,多位水電行業人士認為,在電力新常態背景下,央企電力投資步伐放緩,水電開發建設也明顯降速。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常規水電的新開工規模比“十二五”時期減少50%。
在財經評論員幺志博看來,央企剝離低效水電資產,一方面反映了水電投資放緩的大趨勢,央企后續將重點開發利用優質水電資產,提高效能;另一方面,央企將低效水電資產低價轉手給地方國企或大型民企后,通過區域資源整合及管理模式創新,仍有可能煥發出新的活力,未必無利可圖。
光伏電站成燙手山芋
國內最大新能源民企協鑫集團宣布,將出任旗下主營光伏電站開發的上市平臺——協鑫新能源的控股權,由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華能集團接手。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想要運營重資產的光伏電站,對民企來說不可能。” 融資成本高、補貼拖欠嚴重、地方秋后算賬等帶來的壓力,不是民企能承受的。協鑫新能源自身資產負債率較高,出售電站資產有利于解決其債務問題。在補貼拖欠、重資產以及高負債的拖累下,光伏行業中實力強勁的民營企業,也不得不放棄電站業務這一現金“奶牛”,拱手相讓于國企。
事實上,出售光伏電站,協鑫新能源并非個例。自去年“531”光伏新政發布后,中國光伏電站資產交易呈**性增長。曾經的光伏資本巨鱷,似乎都受困于資本難題,在電站布局上止步不前。據《2019中國光伏電站資產交易白皮書》統計,新政發布后半年時間內,國內光伏電站資產交易容量和金額超過2015-2017年三年總和,分別達約1.3GW、89.27億元。
究其原因,光伏行業專家趙玉文表示,在行業不景氣時,光伏企業很難從銀行貸款,從資本市場融資也并不容易,“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公司就會面臨現金流問題,為了緩解現金流,最后只能被迫出售光伏電站資產”。
在每年新增1600億光伏電站開發市場容量的憧憬下,光伏電站運營成為其投資者趨之若鶩的目標,但由于光伏電站需要長期穩定地運營20—25年時間才能得到回報,因此,投資機構在注入投資機會的同時,也應考慮對電站長期運營的可靠性和抗風險的能力。
光伏電站小、散、亂的投資局面正在加速洗牌,優勝劣汰已經難以避免,隨著前期投建電站的陸續釋放,光伏電站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與此同時,一直被視為光伏電站企業重要資金來源的補貼遲遲不到位,這也加大了電站投資商的擔憂。如何及時將電站變現,回籠資金,盤活現金流,將是光伏企業未來亟須解決的棘手難題。
風電時代變了
5月28日,遠景能源宣布將旗下遠景匯力100%的股權以1.9億元的價格出售給天能重工。該交易標的擁有并運營長子石哲99MW風電電站。6月14日,金風科技發布公告稱,將旗下子公司天潤新能持有的德州潤津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權,以人民幣9.3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國開新能源。
中國第一、第二大風機制造商都在出售資產,引發了市場多方關注,新能源行業似乎掀起了一股電站資產出售潮。不過,據業內人士分析,風機廠商變賣資產只是短期的經營行為,為毛利降低的短期陣痛。
隨著風電平價時代的逐漸到來,毛利下降和補貼退坡的壓力大增,只靠發電和補貼收入的盈利模式使得投資回收周期變得很長。而開發電站所需成本80%的投資來自于負債,所以融資的利差也是電站利潤的一部分。特別是民營企業,其融資成本遠高于央企,在盈利模式大不如前的情況下,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盈利點。而出售電站資產,實現短期變現,既可以獲得較大的利潤回報,又能降低企業負債率。
對風電整機商而言,風場單體投資大。此前投資電站,不僅能獲得高補貼收益,還能增加風機銷售量,提高利潤。如今盈利模式變差,與其通過多年持有逐步獲得利潤,不如直接出售資產,更有利于整機商快速實現資金回籠,反哺企業支撐未來發展。
而對開發商來說,直接購買風場,不但可以很好的避免這些項目前期的非技術成本,還能更加直接透明的看到所有發電量、故障數據等,不僅能全面了解風場狀況,還能通過購買風場,直接獲得整機商設計、運營等技術能力對于風場項目的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