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空氣污染形勢嚴峻,部分城市面臨霧霾、沙塵暴等環境問題。環保部門積極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其核心是對污染源的精準監測和對污染數據的精準分析。就傳統大氣污染治理而言,依然面臨采集數據不全面、監測點固定且單點成本高等難題。如何借助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提高環境監測質量,從而進行有效的環境治理,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近年來,物聯網技術日趨成熟,并在各個行業和市場中蓬勃發展。截至目前,物聯網的應用空間已經涵蓋物流、交通、安防、能源、醫療、建筑、制造、家居、零售、農業等多個領域,其在農業、醫療等領域的應用價值已經得到了諸多研究人員的認可。
在環境監測領域,物聯網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通過利用物聯網技術及設備,環境監測人員可以對城市空氣、工業源、揚塵、交通、餐飲油煙等多項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同時將這些數據上傳至云平臺。
區域間環境監管部門通過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將監測到的數據同時接入數字市政系統,整合處理后形成大數據應用基礎,這樣做有助于環境監管部門從整體上制定解決方案,并深入了解某一地區的環境狀況。
從整體來看,物聯網技術及設備在環境監測領域的應用場景主要有以下幾個:應急環境監測、污染源監控和空氣監測區域化管理。在應急環境監測方面,環境監測人員可以監測突發事件中一氧化碳、硫化氫、二氧化硫等風險源,構建以數據驅動的快速應急響應機制,以此防范由突發事件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和破壞。
就污染源監控而言,環境監測人員可以在高污染、高能耗企業的排污口放置傳感器等設備,以此重點監測企業周邊的空氣和水土變化。此外,監測人員還可以借助物聯網技術,及時獲取某一區域的空氣質量報告,并進一步實現對污染的有效防治。
目前,我國一些地區開始將物聯網技術運用于環境監測領域。例如,目前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在省內創新運用物聯網技術實施環境監管,既破解了過去維護成本高、監管人手不足等難題,又實現了對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等的遠程控制,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借助物聯網技術,并引入遠程監控系統、數據傳輸系統、故障報警系統等,人力巡視不足問題得到了進一步解決。通過手機 APP、電腦系統等進行控制的方式,可以確保監測設備一旦出現故障就能得到及時維修,這就有助于已建環境監測設備的穩定、高效運行。
此外,物聯網在環境監測領域的應用還包括監測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活動等。與互聯網相連的資源受限設備的開發也意味著其他應用,如地震或海嘯預警系統也可以用于應急服務,以提供更有效的援助。這個應用程序中的物聯網設備通常跨越一個大的地理區域,而且也可以是移動的。
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后環保行業將越來越多的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并借助這些技術實現對自然生態環境的高效監測。借助物聯網技術,把感應器和裝備嵌入到各種環境監控對象中,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將整個監測系統整合起來,可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實現對環境的進一步管理和決策。
今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環境監測所面臨的一系列難題將得到妥善解決,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也將加快被應用于空氣質量監測、突發地質災害預測等多個場景。屆時,物聯網所具備的價值將得到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