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雙創周”成都主會場,隨處可見玻璃幕墻的建筑,這或許會讓人錯過一個“黑玻璃”包裹的大門。走上前細看,大門表面一塊塊1.2米×1.6米的“黑玻璃”上刻著一條條細線,用手一摸,感覺“黑玻璃”很燙,差不多有50℃。
這是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中建材)生產的“發電玻璃”,又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這塊“發電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鍍上一層4微米厚的碲化鎘光電薄膜所形成,一塊1.92平方米的特殊玻璃,一年可發電250~260度。從理論上計算,三四千塊玻璃產生的電量,相當于一口普通油井一年產油可轉化成的發電量,所以又有人叫它“掛在墻上的油田”。
1.92平方米“玻璃”功率250瓦
去年8月,生產線送出第一塊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碲化鎘“發電玻璃”,規格為1.2米×1.6米,面積1.92平方米,重30公斤。
成都中建材總經理助理蔣猛表示,這塊“發電玻璃”通過光電轉化產生電能,有光就能發電,1.92平方米對應的裝機功率是250瓦,弱光下的轉換效率也能達到13%。這個轉化率雖然弱于晶硅太陽能電池,但比世界上其他的“發電玻璃”效果更穩定、尺寸更大、轉化效率更高。
“我們不能叫它電池,它沒有儲電功能,只是一個發電裝置,得叫它發電薄膜。”蔣猛介紹,“發電玻璃”是將普通玻璃從絕緣體變成可發電的建筑材料,還需要通過背后的接線盒收集電能,還得導入逆變器將直流電變為交流電,才能使用。
追溯“發電玻璃”的技術源頭,蔣猛提到,技術的來源比較復雜。研發、生產出“發電玻璃”的成都中建材,是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控股公司。2011年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了德國CTF Solar公司,加快了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再加上多地的研發中心、創業團隊,以及在成都開展的技術研究,最終形成了目前的生產線。
“建筑商‘出身’,所以當我們介入到新能源產業時,希望能把新能源產品建材化。”蔣猛指著這些“發電玻璃”,對記者說,“目前光伏的應用市場出現了細分,光伏建筑一體化成為市場的一個爆發點,前景十分廣闊。大家都在開拓,我們也正好趕在這個點上。”
如果說將光伏產品安裝在建筑物上,屬于光伏發電的1.0版本,那么發電玻璃可以說是2.0版,光伏組件以建筑材料的形式出現,并成為建筑的一部分。
成本較高,優先推工業、商用
經過8年的研發,今年4月,世界第一條大面積“發電玻璃”的生產線在成都市雙流區正式投產。按照德國工業標準4.0打造,生產線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依靠這條生產線,目前成都中建材“發電玻璃”的產能只有1百兆瓦。蔣猛提到,相比訂單的需求量,這個產能遠遠不夠。“我所知道的是,每天的訂單排得滿滿的,公司里沒有一點存貨。基本上是產品一出貨,車就得拉走。”據透露,關于產能擴增,公司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達到5G瓦,也就是會建設50條生產線,而四川地區計劃落地10條生產線。
之所以將兩成的產能安排在四川地區,蔣猛告訴記者:“一個重要的原因,碲是‘發電玻璃’生產中最為稀貴、稀少的原材料,而四川擁有世界唯一以碲為主的碲鉍礦床。”再加上四川省對稀有礦產資源的重視和保護,成都中建材決定扎根于此。
與此同時,成都的創業環境和人才優勢也讓成都中建材決定在蚌埠總部之外開辟新戰場。蔣猛提到,四川大學的碲化鎘太陽薄膜研究在全國排名第一,在成都設立研究基地、生產線,非常好地對接了優質的人才資源,為生產線技術開發做服務。
據介紹,目前張家口、成都都已經開始有建筑外立面采用“發電玻璃”,代替傳統的玻璃幕墻,供給建筑用電。理論上,無論是寫字樓建筑還是住房修建,“發電玻璃”都可以實現推廣應用。
不過,蔣猛坦言,因為“發電玻璃”系統的度電成本還沒降到理想狀態,以及民眾對其陌生、認知度不高,所以目前“發電玻璃”在工業領域和商業領域的市場相對比較突出,民用領域還需要一個了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