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電,在國內是指裝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的水電站,散落在全國各流域的小河谷中。近年來,隨著小型水電站破壞生態的案例遭到曝光,小水電的開發問題開始成為輿論的焦點。
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省等長江經濟帶省份紛紛根據國家相關部委的工作部署,對小水電開發環境影響情況開展排查整治。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實施《生態環境部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實施方案》,提出配合立法機關加快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等立法進程。長江保護修復是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場標志性重大戰役之一。
距離《關于開展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排查工作的通知》下發已有兩個月,排查和問題處理進展如何?水利部相關負責人在8月3日告訴eo,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已經組成調研組對重點省(市)進行調研,根據調研的情況已經起草報告遞送給國務院,目前正在等待國務院的最新指示。
小水電業主們甚是不能理解。“大家爭議的問題是小水電是否會破壞生態,而且相關部門對水電站關停決心之大也是業內始料未及的。”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表示。
邵文杰也在思考,在生態文明下,中國這么多小水電,究竟該往何處發展?最近,他和一群共事的環保人士將邀請專家學者等一起探討中國小水電的未來。
“拆”
“就這么突然!”當王營修得知自己經營了8年的小水電站被炸掉,感到非常驚訝,而他那天沒有在現場。
2017年6月9日9點,王營修的 “美麗”的水電站轟然倒塌。
美麗水電站2005年開始建設,位于安徽省岳西縣鷂落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2009年,王營修在岳西經朋友介紹,接手這座水電站,并投入了350萬進行擴建。接手時,這座水電站沒有環評手續,但補辦環評手續過程順利。美麗水電站所處的位置來水量大,王營修原本還希望今年通過每度電約三毛七的上網電價,賺到一筆不算豐厚但穩健的收益。
2017年5月4日,王營修接到責令整改通知書時,才發現美麗水電站,從環評時的“實驗區”被劃入了“核心區”。
王營修提供給eo的環評批復顯示,美麗水電站位于實驗區,王營修不理解,“完全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當時環保局也是同意的,為什么要強行拆除?”他決不能讓環評批文成為一張廢紙。
和美麗水電站有著同樣命運、位于岳西縣鷂落坪和古井園兩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他16座總裝機約8000千瓦的小水電站,也在2017年4月—9月間先后被關停、拆除。
岳西縣此次拆除的小水電裝機容量雖然不大,但是在業內的影響不小。有業內人士表示,自然保護區內小水電站已經建設運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已經融入大自然,如果拆除掉,對環境和財產影響大,此外若保護區內還有居民,需要電力部門架新的電線進來、在保護區內建立新的變電站給居民供電,也會產生了新的影響。
自然保護區里面臨關停、拆除命運的不只有安徽岳西縣,還有湖北、四川、湖南、江西、福建等,有的自然保護區里仍有居民居住。
中國水利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認為政府部門和業主之間應該做好溝通,先妥善解決好保護區內的居民生計,以及已經規劃建設的小水電等一系列問題之后,再依法設立保護區。邵文杰也認為溝通好很重要,需要清退的要有退出的辦法和機制,需要賠償的還是要賠償。
現在,王營修正在為起訴岳西縣環保局、水利局、縣政府奔走,希望能夠得到一筆合理的補償。雖然安徽省高院還未開庭,但王營修已經邀請吉林、海南、浙江、重慶、江西、福建等各小水電協會會長前來參與,“大家都說愿意過來看看”。
整治提速始于環保督察
eo在采訪中了解到,從2017年4月中央環保督察點名甘肅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水電問題開始,國家開始對小水電進行排查整治。在中央環保督察組的反饋意見和各省市向督察組反饋意見問題整改總體方案中,云南、四川、江西、廣西、福建、湖南等都指出了小水電的問題。
2018年5月-6月間,國家部委的文件、報告直指長江經濟帶小水電無序開發、破壞生態環境,使得小水電的整治提高速度。
首先是5月底,發改委、水利部、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排查工作的通知》,開展長江經濟帶小水電工作的排查與整治。
隨后,6月初,生態環境部印發《長江經濟帶小水電無序開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專項清理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自5月23日起至12月底,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原則上暫停受理新建、擴建小水電項目環評文件。
6月20日,國家審計署公布《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審計結果》(下稱《環保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7年底,長江經濟帶10省已建成小水電2.41萬座,最小間距僅100米,開發強度較大,過度開發致使333條河流出現不同程度斷流,斷流河段總長1017公里,長度幾乎等同于3條泰晤士河。
此前,水電大省云南和四川在2016年相繼發文叫停小水電開發。2016年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強中小水電開發利用管理的意見》,原則上不再開發建設25萬千瓦以下的中小水電站,已建成的中小水電站不再擴容;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水電建設管理的意見》,全面停止小型水電項目開發,并穩妥有序推進2.5萬千瓦以下小水電遺留問題處理,已建成的中小型水電站不再擴容。
在張博庭看來,在電力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小水電難以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
近千座小水電站未做環評
2011 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倡大力發展農村水電,積極開展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業內人士不能理解,小水電明明是清潔能源為何要整治?已有87歲的農村水電專家李其道在接到eo的電話時候,聽到小水電三個字就說“否定小水電是不對的,不能完全否定,我一輩子都是搞這個事情”。
其實,我國不少小水電站在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出臺前就已開工建設或建成投產。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為緩解用電緊張、帶動經濟發展,全國范圍內建設了大量引水式小水電站。
王營修的美麗水電站順利拿到環評批復,然而批復里寫道:“項目在今后運營過程中應該重點做好以下重點工作:1、進一步完善生態泄水方案,確保下游水生物的生長以及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需要;2、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加強環境管理,確保環境安全;3、建設魚類回游通道。”并要求電站完善以上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后,及時向縣環保局申辦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手續。
王營修坦承,美麗水電站沒有做生態泄水措施和建設魚類回游通道,有環境保護竣工驗收調查報告,但是相關部門沒有驗收。
據了解,這17座水電站中至今仍有幾家尚無環評手續,且所有電站均未做竣工環保驗收。
岳西縣的水電站只是全國眾多小水電站的一個縮影。《環保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7年底,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有8個省共計930座小水電未經環評即開工建設。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小水電業主不主動做環評也能理解,“一個小型水電站盈利一般一年30萬左右,一個環評報告書要十幾二十萬,壓縮了盈利的空間”。
小水電在過去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水利部發布的《全國農村水電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農村水電站4.7萬座,總裝機容量將近8000萬千瓦,相當于3個三峽電站,小水電年發電量占到了全國水電的20.7%,平均到戶電價每度電約0.52元,惠及64個貧困村4.1萬建檔立卡貧困戶。
另外一方面小水電對二氧化碳減排也有貢獻。據統計,我國農村生活能源消耗中煤炭、秸稈和薪柴占80%以上,通過小水電代燃料工程,400萬山區農民實現“以電代柴”,戶均年減少電費負擔300元,保護了森林面積1400萬畝。“十二五”期間,農村小水電累計發電量超過1萬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3.2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8億噸。
不過,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力學所原總工程師劉樹坤提醒,過去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開發商,對小水電開發影響生態的意識都不足,小水電發展至今,應該從利用水資源觀念轉變到,開發的同時要注重水電站對生態影響。
過魚設施運行不順暢
邵文杰在2017年5月對小水電密集的岷江上游進行小水電的調研,他發現那邊的小水電站基本沒有做生態下泄流量措施。不過約5個月后,他們進行回訪的時候發現,原來的小水電站基本都對外公開了生態下泄流量的監督公示牌。看到這樣的變化,邵文杰感到很欣慰。
目前各地區都在進行生態下泄流量措施的改造。如福建公布了近期的成果,全省6553座水電站生態下泄流量的核定和整改方案的制定工作全部完成,其中有1447座水電站改造了生態下泄流量。
有生態水文學專家提醒,生態流量是水流區域內保持生態環境所需要的水流流量,過魚設施和生態流量兩中措施的側重點不一樣,而過魚設施是為了恢復河流的連通性,重點考慮魚類洄游通道恢復的問題。
從事小水電工作已有40多年的甘毅(化名)認為過魚設施和生態流量不是新鮮的事情。他記得,在他還是孩童的時候就從公開發行的科普書籍里見過蘇聯設計的過魚設施。
然而,現實中的過魚設施運行卻存在著種種問題。例如,1980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湖南省洋塘魚道,是當時國內設計建設的技術最先進、功能最齊備、具有完整試驗檢測資料的過魚設施,但是由于魚道運行與水電站社會經濟效益存在矛盾、技術不成熟、運行效果欠佳等等問題,1987年之后就停運了。
過魚設施不同于水利主體工程,不會產生經濟效益,且過魚設施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一定費用,包括工程維護、優化費用、技術人員費用等。
劉樹坤到國外考察過,在他看來,國外小水電的過魚設施很簡單也有效,一般的過魚設施費用也不高,“關鍵是我們國內現對過魚設施的研究比較少,以前設計的人不了解魚的習性,導致效果很差,現在也開始修過魚設施,但是修之前要做很多研究,比如根據魚需要水流條件進行設計,但是魚類千差萬別,這方面我們國內還沒有足夠的知識、研究不夠成熟,造成很多(過魚設施)都只是擺設。”
近些年,我國出臺了一些政策對水利水電工程中過魚設施的建設提出要求,但尚未形成有效的建設、運行和管理體系。
而過魚設施、生態下泄流量的監管涉及水利、環保、漁業、安監等多個部門,有業內人士認為相關標準過于“模糊”,難以落地執行。
需要指導、激勵小水電轉向綠色
目前,小水電綠色化改造是一個大方向,但是由于小水電改造技術、資金方面還是有困難,有必要采取措施激勵小水電向綠色發展。
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是瑞士的綠色水電認證和美國的低影響水電認證。瑞士聯邦環境科學技術研究院(EAWAG)通過多年的案例研究和實踐,于2001年提出了綠色水電認證的技術框架,建立了綠色水電認證的標準。滿足水文特征、河流系統連通性、泥沙與河流形態、景觀與生境、生物群落5個目標,且有生態修復措施的水電站,每度電上可以加一定的價格進行銷售,且該筆收入用于生態修復。
美國低影響水電研究所(LIHI)則提出低影響水電認證是,通過識別,對采取措施將其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程度的水電站大壩進行獎勵,使其在市場上能夠以“低影響水電”的標志進行營銷,從而通過市場激勵機制來鼓勵業主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水電站大壩對生態與環境的不利影響。
其實,在2011年,環保部(現為生態環境部)本擬召開的綠色水電認證課題研討會,因經費問題而延后,一年后會議在貴陽召開時,受邀參加的國家能源局因故未能與會。
而彼時,是走“綠色水電”和“低影響水電”存在爭議。當時有水利專家向媒體透露,“低影響水電”側重法律手續的完備,而綠色水電則側重考量技術指標。當“綠色水電”還在研討階段,五大發電集團就傳出了反對聲音。
而后,水利部推出了 “綠色小水電”方案,進行小范圍試點。2016年初,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綠色小水電”。同年12月,水利部發布《關于推進綠色小水電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推進綠色小水電的發展,并計劃到2020年,建立綠色小水電標準體系和管理制度,初步形成綠色小水電發展的激勵政策,創建一批綠色小水電示范電站。到2030年,全行業形成綠色發展格局。
不過水利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僅有44座電站申報,占小水電站總數的千分之一,且申報的幾乎都是國有電站。原因在于,有的小水電因為建設時間久、設施陳舊、效益低下,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而配套激勵措施缺失使得小水電業主積極性偏低。
我國也有省份給予小水電激勵措施以促進小水電改造。例如浙江省金華市于2017年建立了市本級4座水庫生態放水及放水后發電損益補償機制,探索綠色小水電發展的生態補償機制,合理補償以生態環境保護為目的進行季節性限制運行的小水電站的發電損失。
福建也有自己的辦法。2017年12月11日,福建省物價局、經信委、環保廳、水利廳四部門聯合下發了《福建省水電站生態電價管理辦法》,對監管范圍內的水電站實施分類生態激勵電價機制,對落實生態流量、改善河流水環境的小水電站實行電價獎勵、反之則降低其上網電價以示懲罰。
有業內人士表示,該改可以整改,但是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需要指導,此外小水電效益不高,經濟上也希望能夠得到支持。“要改、怎么整改,我們會根據指導和要求去做,而不是就這么炸掉。”王營修有些不能理解,現在他只能到處打工。
在生態文明大環境下,對小水電的要求越來越高。劉樹坤對此表示認同,他還提醒,下一步,是否會涉及對生態影響較大的中型水電站還有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