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超級農場還養了8000只鴨子。蔡寬元 攝
今年年初種下的300畝早稻喜獲豐收。蔡寬元 攝
4500畝灘涂鹽堿地成灘涂農光互補光伏發電基地。 胡志欽 攝
昨天上午,樂清城東街道正泰農光互補150兆瓦光伏發電基地上,收割機正對基地里300畝早稻進行收割。看著金黃的稻穗豐收的景象,親手種下水稻的汪學堯激動不已——3年來的風吹日曬終于換來了成果,而付出的代價是他從一個白面書生曬成了黝黑的莊稼漢。而隨著基地首次豐收,這個灘涂農光互補光伏發電基地終于名副其實,鹽堿地不僅能發電,還成了千畝良田。
“滄海桑田” 4500畝灘涂鹽堿地用時3年成良田
2015年,正泰集團出資15億元,向樂清市政府租下了城東街道沿海的一片灘涂鹽堿地,面積達4500畝,計劃建成農光互補光伏發電基地,正泰集團子公司泰隆農業開發公司負責基地的農業開發工作。
光伏發電基地負責人李向鋒告訴記者:“3年前,這里基本上都是淤泥和成片的雜草,根本不適合農作物生長。”之后,正泰集團投入資金建成光伏發電設施,并通過農業專家的現場指導對農田進行全方位的改造。目前,他們在4500畝灘涂上打下了10萬根樁基,并交叉種植了各種農作物,比如專門引進的“袁隆平海水稻”等優良耐鹽堿作物。目前這塊鹽堿地已經變廢為寶,既能太陽能發電,又能耕種農作物。
但是“滄海變桑田”這個過程也是非常曲折,據工作人員介紹,鹽堿地不平整,造田成本高;土壤鹽度大,洗鹽難;光伏設備導致不能大面積機械化作業,目前造田和耕種70%靠人工進行,這些都是改造過程中的難點,但是通過3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這些問題都已基本克服。
“超級農場” 300畝水稻喜豐收農場已初具規模
昨天,記者在基地看到,今年年初種下的300畝早稻已經成熟,飽滿的稻穗隨著微風沙沙作響,而收割機正在田地里飛快地收割,田間地頭上方是一排排整齊的太陽能面板,正在將陽光變成源源不斷的電源。
彩色水稻、蓮藕、芋艿、辣椒、西瓜、南瓜、茭白……在這個基地里都能見到成片的身影。面積大、種類多,目前這個超級農場已初具雛形,預計明年4500畝改良土地將全部種上農作物。
“我們還養了一個‘師’的鴨子,數量達到了8000多只。不過養鴨并不是為了吃鴨肉,而是為了讓基地里的養料能立體循環起來。”據泰隆農業開發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鴨子可以吃掉農田里的害蟲,鴨糞則是很好的有機肥料,這樣可以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系統。
記者了解到,目前收割的300畝試種的早稻,每畝的產量達到了600~800公斤,略低于普通農田的產量,接下去基地將通過引進優良“海水稻”品種和改良技術提高畝產量。
“光伏發電”年發電1.7億度可供7萬戶居民用一年
該基地水稻試種已獲成功,但其最重要的功能仍是光伏發電。據了解,該工程2015年動工興建,2016年11月建成并入國家電網,目前年發電量達到1.7億度,能滿足7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
據該基地負責人李向鋒介紹,目前正是夏季陽光最充足的發電高峰期,目前一天發電量能滿足近20萬戶普通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相對于傳統的火電站,我們這個太陽能光伏發電是非常清潔的,幾乎沒有污染。”他告訴記者,生產同樣的電量,光伏發電每年可以節省4.7萬多噸煤炭,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萬多噸,并且對周邊水環境不會造成污染。
記者了解到,作為全國首個灘涂農光互補發電基地,需要在都是淤泥的鹽堿地上打樁,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淤泥和其他土地樁基不同,為了確保穩固,我們的樁基深度都在6.5~10米之間,難度可想而知。”李向鋒表示,目前正泰集團已經在全國建立了多個這樣的農光互補光伏發電基地,而樂清的基地目前是全市規模最大的。
“立體開發”除了發電和農業還將開拓第三產業
目前,該基地的發電和農業都已步入正軌。接下去,該公司還將對基地進行立體開發,爭取引入第三產業。
“我們目前在衢州江山的同類型基地規模有7000余畝,已經形成良好的一二三產業立體開發和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向鋒表示,今年4月份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到基地考察時,提出今后的發展思路要借鑒江山的經驗,積極引入第三產業。
“江山基地距離當地著名風景區江郎山景區只有2公里,園區內種植著大量中草藥,是華東最大的中草藥種植基地,有一個大型的農業觀光園,園區內還有一條自行車比賽專用道,該基地作為浙江省全力打造的特色小鎮——光伏小鎮,每年吸引著大量游客前往觀光旅游。”李向鋒表示,樂清基地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建成,目前公司已有將江山成功的經驗復制過來的意向,屆時,將實現基地的立體開發。
樂清城東街道一位負責人表示,該基地目前基礎設施等方面已趨于成熟,對于基地未來打算引入第三產業,街道大力支持并會積極引導。他認為,引入觀光旅游等第三產業,不僅將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也將帶動當地周邊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