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陜鼓動力)研發的天然氣長輸管線EB80型壓縮機組,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國家科學技術成果鑒定。鑒定組一致認為:該機組的整機綜合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壓縮機效率及工況范圍等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是我國自主完成的大型管線壓縮機技術研發和產品制造,不僅標志著陜鼓動力已突破了天然氣干線及支線長輸管道壓縮機核心技術的國外壟斷,具備了設計、制造、測試及服務長輸管線壓縮機組的核心能力,也為推動我國天然氣管道輸送關鍵設備自主化進程和技術進步夯實了基礎。
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耗中占有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237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3%。油氣長輸管線作為原油、成品油與天然氣的主要運輸載體之一,在國民基礎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截至2017年底,中國境內在役油氣管道總里程累計約13.31萬千米。預計“十三五”規劃末期,中國長輸油氣管道的總里程將超過16萬千米。
專家介紹,我國天然氣干線及支線工程采用高壓力、大管徑的長距離輸氣管道系統,一般每隔100公里至200公里需要設置一座由多臺大功率壓縮機組成的壓氣站,通過天然氣壓縮機組的多級增壓,克服傳輸過程中的摩擦阻力,實現天然氣的長距離輸送。因此,壓縮機組被譽為天然氣長輸管道的“心臟”。
陜鼓動力依托自身在能量轉換裝備領域50年的技術積累和綜合實力,針對西氣東輸一線、二線等各壓氣站運行積累,對氣動參數、結構特點和控制技術等展開充分調研分析,以高可靠性、高效性、機組總成套為研發目標,整合陜鼓歐洲研發公司技術資源,組建了國際領先的研發團隊,實現了多項創新和技術突破。其中,創新開發出陜鼓管線壓縮機專用高效模型級,多變效率高達88%以上;開發的專用氣動計算軟件及適用于各天然氣應用領域的高性能基本級系列,解決了大型長輸管線壓縮機組寬工況范圍、高效運行的技術難題;開發了新型結構的長輸管線壓縮機組結構方案,顯著提高了機組運行的穩定性;開發的單側拆裝、一側卡環、帶盤車裝置等新型結構顯著減少了現場檢修維護的時間和成本,保證了長輸管線壓縮機運行中的穩定、可靠、安全“基因”。該項目已獲得11項國家專利,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新型機組技術。
作為分布式能源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陜鼓動力一直以市場需求為引領推進技術研發。近五年,陜鼓動力平均研發投入占當年銷售收入比重達到7.44%,在國內透平行業中處于前列。
近年來,為推動我國大型裝備國產化進程,陜鼓動力提早在石油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領域進行了布局,整合全球資源組成專業技術團隊進行技術研發。通過不斷的技術積累和技術創新,形成了包括設備、EPC、服務、運營、金融在內的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能力。并通過整合全球優勢資源,持續構建分布式能源領域系統解決方案能力。
目前,陜鼓動力在燃驅機組的成套技術、系統集成技術上已實現了新跨越,管線壓縮機技術能力已比肩國際水平。2017年,陜鼓動力“天然氣輸送用燃驅管線壓縮機組研制開發”項目通過國家科學技術成果鑒定。
與此同時,在持續的市場培育中,陜鼓動力已擁有10余套天然氣長輸管線壓縮機市場業績,為“西氣東輸”干支線重點工程項目、“海氣上岸”重點工程項目及國家“互聯互通”保供重點工程項目,提供了安全、可靠、穩定、技術先進的壓縮機組設備以及系統服務,為我國清潔能源領域天然氣重點工程關鍵設備輸出強大“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