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科廷大學分子與生命科學學院的賈國華副教授表示,該項目研究了硫化鋅(ZnS)納米晶體的形狀如何影響分子(稱為配體)附著在其表面的效果。

賈副教授指出,配體在控制硫化鋅納米晶體在光電器件(包括太陽能光伏電池在內,這些器件要么產生光,要么利用光來執行其功能)中的行為和性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他表示:“通過調整這些粒子的形狀,我們能夠控制它們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方式,從而提高其在各種應用中的效率。”
研究人員發現,與其他形狀(如可能具有錯列排列的納米點和納米棒)相比,被稱為納米片的更扁平、更均勻的粒子能夠使更多配體緊密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