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數據局三部門印發的《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指出,圍繞不同應用場景對爬坡速率、容量、長時間尺度調節及經濟性、安全性的需求,探索建設一批液流電池、飛輪、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二氧化碳儲能、液態空氣儲能、鈉離子電池、鉛炭電池等多種技術路線的儲能電站。
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液流電池占儲能裝機比重不高,但《方案》為液流電池等儲能方式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支持,有助于引導資金和資源向液流電池技術傾斜,促進其研發和應用,為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創造有利條件。
目前,我國液流電池儲能已形成完整產業鏈,產業已逐步從探索培育期邁向發展推進期。為實現國內液流電池儲能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下一步仍需要完善液流儲能市場機制、標準體系、迭代新技術以及探索液流與新型能源系統融合發展。
市場需求不斷高漲
作為一種長時儲能技術,液流電池在儲能時長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國內液流電池儲能項目中,液流電池儲能時長基本在4小時以上,部分項目儲能時長達6小時。
中國化學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近日發布的《2024中國液流電池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液流電池生產商積極推進液流電池擴產計劃,2023年國內簽約、在建、投運液流電池生產線已超30條,涉及全釩液流電池、鐵鉻液流電池、鋅溴液流電池、鋅鐵液流電池、水系有機液流電池等多種技術路線,總產能達6GW/年,預計2025年我國液流電池產能有望躍升至30GW/年。預計2025年中國液流電池儲能累計裝機量占新型儲能累計裝機的比例將達到1.1%,到2030年和2035年該比例將提高到約2.2%和3.0%。
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推動下,我國液流電池儲能產業加速發展,液流電池儲能訂單快速釋放、新注冊企業增多、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和2023年我國液流電池儲能行業接收訂單規模超過11.3GWh,較2021年及以前訂單總量增長超過10倍,這反映出液流電池儲能應用需求的高漲。旺盛的訂單需求助推液流電池儲能相關企業快速擴張。去年新進入企業數量增加較快,產業集群初步形成,預計未來產業擴產速度逐步加快,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
我國的液流電池行業正從探索培育階段逐步過渡到發展推進階段。《白皮書》顯示,我國液流電池產業鏈已有超過95%的環節實現國產化,全鏈條國產化程度的提高為未來進一步降本增效創造了可能。
“液流電池技術自發明以來,歷時二十余年,近幾年才顯著實現國產化。在此之前,我們不得不依賴于價格昂貴的進口離子交換膜。”毅富能源科技總經理張成表示,如今,液流電池的眾多部件已成功實現國產化,這一轉變極大地促進了液流電池行業的發展。
仍存在不足與挑戰
2023年以來,全釩、鋅鐵、鐵鉻、全鐵等多種液流電池技術路線蓬勃發展,液流電池已進入產能、技術全速發展期。但液流電池產業化仍面臨一些不足。
“技術層面仍有較大優化改進空間。”中國化學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劉勇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相對于其他儲能產品,液流電池具有壽命長、能量密度高、技術成熟度高的優點,但其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指標有待進一步提升,需要開發新型電解液體系,優化電堆制造、電力管控系統設計等要素,以顯著提升液流電池的單位體積、單位質量的功率和儲放能力,使整體儲能效率達到80%以上。
張成認為,在當前市場推廣與技術開發過程中,電解液的優化是有效降低液流電池裝機成本的關鍵技術之一。目前,電解液的制備成本相對較高,我國石煤釩資源豐富,然而在提純及制備電解液的過程中,成本極高。若能對電解液的制備路徑優化、簡化流程,將有望顯著降低液流電池儲能電解液的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液流電池成本仍然有下降空間,在目前鋰電池成本不斷降低的情況下,液流電池成本競爭力和商業模式需要供應鏈和產業鏈企業一起努力,協同增效降成本。2023年,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不斷下跌,因此,鋰電儲能系統均價與2023年初相比接近“腰斬”。在這種情況下,儲能用戶更多傾向于采購磷酸鐵鋰儲能系統,液流電池成本雖有較大降低,但在同等招標條件下,依然面臨較大成本壓力。“值得注意的是,離子交換膜‘防穿刺’須提升自主研發生產能力,以降低成本。此外,要建立和完善電堆、電解液、雙極板、流道板、專用管道等核心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應鏈保障能力和工程化應用集成能力。”劉勇直言。
另外,目前液流電池行業標準體系不健全,制約其規?;瘧?,下一步要積極完善液流電池儲能產品、系統和工程建設技術標準體系,推動產業良性發展。
需拓展多場景應用
雖然我國液流電池儲能已形成較完整產業鏈,但在提高技術水平、完善標準體系、降低綜合成本、拓展應用場景等方面仍有較大空間。
“盡管國內液流電池儲能行業已經出臺一系列標準,但目前針對液流電池的具體標準體系仍有待完善。建議完善液流電池在智能制造、規劃設計、施工安裝、智能運維、物流運輸等標準建設工作,建立保障液流電池產品全生命周期應用的產業鏈標準體系。”劉勇坦言,未來需進一步支持液流電池技術創新和研發,依靠技術突破提高產業價值。比如,積極支持電解液、離子膜等關鍵技術的創新,以提高能量密度和能量轉換效率等性能指標。此外,還需要優化電堆制造工藝,以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在業內人士看來,液流電池儲能項目尚未實現全面商業化,產業發展仍然需要主管部門的支持。目前,各級主管部門通過示范項目、典型工程等支持液流電池產業發展,并落地較多示范項目,建議相關企業深入總結相關示范項目的經驗與不足,加快液流電池長時儲能的市場推廣和應用。
“下一步,可積極探索液流電池長時儲能與其他新型能源系統和服務相結合,拓展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劉勇表示,液流電池作為一種安全、高效、環保的儲能技術,具有長時儲能的巨大潛力和靈活性,可以與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充電站、智能建筑、智慧交通等多領域能源系統相結合,形成相互賦能的能源供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