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硝催化劑是燃煤電廠煙氣脫硝系統的核心部件,能最大限度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被稱為綠色煤電的“芯片”。隨著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改造,脫硝催化劑使用量快速增長,如何處置失活脫硝催化劑成為行業新挑戰。
在內蒙古烏海市,國家能源集團科環集團龍源環保建成的全國首套失活脫硝催化劑資源化利用生產線上,失活的催化劑經過清灰清洗、活性植入等數道工序后,宛若“新生”,變廢為寶。
7月15日,這項由龍源環保等9家單位共同研發的“廢煙氣脫硝催化劑資源化利用技術”,在成果鑒定會上受到院士專家的高度認可,一致認為項目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龍源環保內蒙古催化劑公司董事長王佩說:“成果能夠快速落地,關鍵在于公司持續推進改革與創新。”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龍源環保把握創新與改革的內在邏輯,深入貫徹國務院國資委關于“科改行動”的工作要求,堅持以改革賦能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發展引領行業,不斷實現破局、迎來變局、開創新局,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2021年、2022年,龍源環保兩度榮獲國資委“雙百行動”企業標桿,獲評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營收年均增長15%,研發投入年均增長40%,2023年利潤同比增長113%,研發投入3.82億元,科技成果轉化收入6.1億元,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堅持刀刃向內 狠抓改革促破局
2018年,隨著能源環保領域市場形勢變化,龍源環保經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必須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戰勝挑戰。
在龍源環保的基因里,從不缺刀刃向內的勇氣和銳意改革的決心。公司領導班子迎難而上主動請纓,經國家能源集團推薦,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審定,龍源環保被列入全國447家“雙百行動”綜合改革企業之一。
要推進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決心。早在改革伊始,龍源環保就建設以“亮劍”文化為核心的文化體系,制定員工行為“八項守則”,著力鍛造敢于攻堅、勇于亮劍的干部員工隊伍。公司持續開展宣講弘揚三十年發展歷程中形成的“危中求機、創新立企、服務業主、依靠員工”四大基因,更提升了改革信心、增強了改革共識,持續夯實了主動改革的思想基礎和內在動力。
龍源環保主動以改革破題,抓住改革新機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堅定市場化改革方向,全面優化部門設置,打造了事業部“小前臺”、業務中心“大中臺”、職能部門“強后臺”的內部高效協同機制,圍繞創新需求組建生產技術與質量控制部、企業管理與法律事務部、培訓中心、信息與數字化部,為科技創新提供組織保障。公司全面梳理工程建設、招標采購等8大類159項關鍵業務流程,形成7個方面重點管理授權清單,以制度和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對各管理主體進行系統升級改造,精簡制度近1/3,決策審批效率提升30%,結算周期和采購周期均縮短15%。
改革實施以來,龍源環保綜合運用改革“政策包”和“工具箱”,將三項制度改革作為增強活力、提高效率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打破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相互流動的限制壁壘,架起互通橋梁,11 名有技術背景優勢的管理人員轉至專業技術序列,繼續在安全環保、技術研發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公司分層分類實施考核,徹底實現“干好干壞不一樣”,浮動薪酬占比超過60%,根據考核結果拉開薪酬差距,樹立起正向激勵的鮮明導向,理直氣壯為干事創業者撐腰鼓勁。2021年,龍源環保催化劑板塊率先落地超額利潤分享機制,成為國家能源集團20家中長期激勵示范單位之一。
龍源環保上下一心、協力奮進,以實實在在的改革舉措與成效打造了具有市場化特征的改革品牌。公司改革經驗入選國資委《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在國資委專題會議上2次交流發言,吸引十余家企業到公司調研學習,改革影響力持續增強。
深化改革創新 驅動發展迎變局
改革征程,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起點。為全面提升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2023年龍源環保再次出發,成為全國13家由“雙百”轉為“科改”的示范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
以改革作為點火系,龍源環保點燃創新引擎,釋放創新發展驅動力。以集團公司“三支隊伍”建設方案和科環集團“彩虹人才”計劃為指引,龍源環保建立了 3+7+N“彩虹人才”發展培養體系,著力培養、引進、用好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對關鍵共性技術、核心技術研發實施“揭榜掛帥”攻關,充分激發創新潛能和活力。龍源環保4人入選集團“三支隊伍”,10人入選科環“三支隊伍”,打造了一支老中青結合的科技創新人才梯隊,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龍源環保不僅培育創新人才,更打造優秀人才活力競相迸發的沃土。為進一步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龍源環保著力建設良性運轉的創新機制,打造能源環保創新技術“策源地”。公司著力加強與集團內外部科研力量協同,充分發揮2個國家級、6個省級創新平臺,以及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創新主體作用,建成靈活高效的創新體系,探索實施內創業和創投示范,精準實施科研人員激勵考核,釋放創新活力。
今年年初,龍源環保設立五大工程技術和研發中心,大力推進CCUS、氫能與儲能、新能源固廢、水處理膜、催化劑新技術、新工藝研發和示范,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氫能與儲能中心重點負責的榆林煤化工與新能源耦合項目是國內首個融合氫儲能、電化學儲能和熱儲能的示范項目,也是集團十大科技項目“煤化工與新能源耦合關鍵技術研究”示范工程。今年7月中旬,儲能、儲熱系統已進入調試、消缺階段,制氫系統建設也即將完工,預計8月進入1000小時試運,建成后為集團下一步大規模開展新能源與煤化工裝置耦合運營提供技術支撐。
龍源環保始終堅持聯合創新、自主創新雙向互動,把研發方向錨定在行業頂尖水平的同時,更注重研發技術成果市場應用,打造“研發+示范”的“雙向奔赴”,支撐火電清潔化,助力集團60%裝機容量的火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泰州、大同CCUS“首臺套”項目落地;支撐火電轉型發展,提出了“一心兩脈、多元融合”發展路徑,在常州、青山等城市電廠落地污泥耦合發電項目10個。
近年來,龍源環保圍繞產業發展布局取得了豐碩成果,累計承擔“863”“973”和國家重大專項等研發項目22項,獲得專利授權近1000項,其中發明專利256項。2023年,授權發明專利數量占集團公司比例超過10%,名列三級單位第一,獲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
增強核心功能 轉型升級開新局
轉型升級是發展問題,也是改革問題。龍源環保堅持改革創新推動戰略轉型,聚焦國家戰略,圍繞國之所需、響應集團號召,以服務集團主業減污降碳和綠色清潔化發展為目標,全力打造能源環保優勢產業。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通過不斷優化企業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龍源環保以“三個轉變”推動公司業務轉型升級,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持續增強企業核心功能。
——實現由單一工程建設向多元業務發展模式轉變。建立以工程示范為依托、以運營運維為保障、以裝備制造為支撐、以檢測咨詢為補充、以資本運作為引擎的新發展模式。
——實現由單一大氣治理向多元治理能力提升轉變。持續服務集團新建火電機組環保島建設;實現水處理高端膜產品國產化替代,降低采購成本約20%;支撐“無廢集團”建設,推進煤基固廢、新能源固廢和危廢處置基地建設。
——實現由單一響應市場向助力主業解決難點問題服務方式轉變。支撐電力部編制綜合能源三年規劃,支撐集團內多家企業開展綜合能源業務轉型,結合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一廠一策”,多聯供、火儲聯合調頻、固廢協同處置等重要場景在多個電站實現示范。
對“三個轉變”感受最深的無疑是身處變革之中、以實干推進變革的龍源環保人。龍源環保固廢事業部總經理李曉金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李曉金轉戰公司新成立的固廢事業部開拓新業務,面對技術不先進、市場不規范、模式不成熟等一系列難題,他明白:“要想包攬‘瓷器活’,必須打造‘金剛鉆’!”
李曉金牽頭組建技術攻堅團隊,瞄準污泥耦合發電業務開展技術創新,對比分析、模擬求證、制定方案,專項會議室的燈變成了“長明燈”,團隊辦公室變成了“大車店”。經過三年的潛心專研,龍源環保研發的大型煤粉鍋爐協同處理城鎮生活污泥關鍵技術獲評國際領先,團隊積極打造行業引領,在江蘇常州、湖北武漢先后打造了污泥干化協同處置1.0、2.0示范項目,助力解決“污泥圍城”困境。截至今年7月,已投運10個項目,處置規模達到100萬噸/年,正在規劃建設10個項目,基本完成了全國污泥業務版圖布局。
創新不止、實干不止。龍源環保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緊盯能源環保行業前沿,抓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全釩液流電池核心技術攻關,在博鰲落地示范項目,布局儲熱業務,投運榆林高溫儲熱項目。同時,培育產業鏈“鏈長”,打造行業引領力,鞏固工業煙氣治理行業領軍地位,培育固廢處置、綜合能源服務、環保裝備制造、CCUS等行業龍頭產業。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改革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勞永逸。龍源環保將繼續聚焦價值創造,錨定科技創新,主動作為、乘勢而上,堅持將“科改行動”作為落實國家能源集團“三緊三非”要求的重要抓手,不斷鞏固公司治理、運維、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在減污降碳、節能增效、智能化發展上持續發力,發揮專業化優勢,為集團清潔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