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建立本土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的計劃可能大幅延期。”英國《金融時報》網站近日登載電池廠商諾沃尼克斯的言論稱,由于補貼力度不如美國,許多電池廠商正從歐洲轉向美國。受制于關鍵原材料短缺等因素,歐洲電池產業“面臨艱巨挑戰”。
據歐盟委員會2022年報告設定的目標,歐盟希望在2025年、2030年分別實現69%、89%的電池自主生產。歐洲電池聯盟也表示,到2030年歐洲要實現90%的電池產品自給自足。現實挑戰面前,歐洲的計劃能否順利推進?
發展進度不及預期
電動汽車電池是近期歐洲產業政策關注的焦點。不久前,歐盟理事會通過《凈零工業法案》立場文件。該法案提出,到2030年,至少40%的電池等凈零技術產品需在歐盟本土制造。2023年11月,歐盟委員會與歐洲議會就《關鍵原材料法案》達成協議。該提案設立多個目標,要求到2030年每年至少有10%的關鍵原材料來自歐盟本土;至少40%的關鍵原材料在歐盟加工;至少15%的原材料需要回收等。石墨等電池所需關鍵原材料在要求之列。
除了設置本土制造占比目標,歐洲還針對電池業推出多項激勵措施。2023年12月,歐盟和英國宣布將相互進口的電動汽車免稅政策延后3年,為本土電池行業留出更多成長時間。2019年12月和2021年1月,歐盟批準兩項有關電池的“歐洲共同利益重大項目”,分別在2031年和2028年前投入32億歐元和29億歐元,助推本土電池研發和生產。
然而,實際情況卻并不樂觀。
多家機構和外媒關注到,美國的產業補貼正在使歐洲電池企業外流。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的報告援引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表示,歐洲占全球鋰離子電池投資的份額從2021年的41%下降到2022年的僅2%。目前,多家歐洲電池企業都已表示要在美國擴張。其中包括明星企業瑞典電池制造商北沃特(Northvolt)及西班牙電氣公司伊比德羅拉(Iberdrola)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歐洲經濟研究室主任孫彥紅對本報記者表示,歐洲近年來雖然越發重視本土電池產業發展,但迄今為止,歐盟準許成員國發放的補貼規模總體仍偏低,預期帶動的私人投資規模也相對不足,很難對電池供應鏈產生立竿見影的成效。由于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為本土電池廠商提供的補貼相對更高,許多電池廠商在生產布局時更多關注美國市場。
原材料供應的短板,也困擾著歐洲本土電池企業。英國《衛報》近日援引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的研究報告稱,歐盟和英國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目前僅獲得了2030年目標產量所需的16%的鋰、鈷和鎳。歐洲在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原材料競爭中已“落后數英里”。標普全球近日也援引歐盟統計局的貿易數據稱,歐盟成員國完全依賴從智利、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部分第三方國家進口的加工鋰。
“歐洲電池產業總體發展進度不及預期。”復旦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研究員姚旭對本報記者表示,“包括北沃特在內,一批電池領域明星創業企業遇到重大困難,出現出貨計劃推遲、產能爬坡緩慢等問題,產業信心遭到打擊。歐洲綠色產業運動組織的報告稱,超過2/3原本計劃在歐洲進行的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面臨推遲、縮減或取消的風險。”
有內外多重原因
分析指出,歐洲電池產業問題背后有內外多重原因。
據歐盟官網消息,歐洲電池聯盟在2023年3月召開高層會議。會議承認,歐洲電池產業面臨內部的結構性挑戰,到2025年,歐洲將缺乏80萬名熟練工人,企業獲得能源、土地和政府許可的成本高昂。此外,歐洲目前僅生產電池關鍵原材料的1%,距離自給自足還有相當距離。
“歐盟發展本土電池產業鏈面臨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困難。”孫彥紅說,“在關鍵原材料開采提煉、電池關鍵部件生產到電池加工組裝等各環節,歐洲本土電池產業鏈都相當脆弱。在關鍵原材料開采提煉方面,歐洲國家鈷、鎳、錳和石墨的本土儲藏十分匱乏,且幾乎不掌握海外礦山開采的控制權;在電池關鍵部件生產方面,歐洲國家從生產工藝、勞動力技能、設備廠商到生產成本都不占據優勢;在電池加工組裝方面,歐盟國家的技術和成本也處于相對劣勢。諸多短板在短時間內難以補齊。
姚旭認為,歐洲作為長期以來全球汽車工業的集聚區,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內在制約因素日益顯現。歐洲汽車大廠的電動化嘗試起步并不算晚,例如,寶馬2013年就推出第一款量產電動車型i3,和特斯拉推出Model S車型幾乎同時。但歐洲內部對汽車產業轉型長期心存疑慮,這直接影響了歐洲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進度。目前,歐洲電動汽車“賽道”上的廠商類型不足,難以形成覆蓋全鏈條和關鍵節點的產業鏈。此外,也缺乏類似特斯拉等代表性企業對包括電池在內的新能源產業鏈進行高效培育,因而產業鏈競爭力相對不足。
“歐洲始終面臨國家之間缺乏協調、難以充分挖掘內部大市場潛力的挑戰。近幾年,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競相在本土電池產業鏈上制定研發與投資計劃,但是在落實中始終缺乏有效協調,難以形成合力,造成資源浪費、難以發揮規模經濟優勢等問題。”孫彥紅說。
外部競爭也使歐洲電池產業遭受擠壓。
“美國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補貼競賽。”《紐約時報》報道稱,現在不少電池企業認為,在歐洲申請資助既復雜又緩慢。電池制造商弗賴爾(Freyr)的負責人說,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更簡單、快捷,促使企業“對在美國生產電池的興趣急劇上升”。
據路透社報道,歐洲16家企業和機構2023年9月聯名致信歐盟委員會。信中寫道,“美國正落實高額的投資計劃,而歐洲投資環境則因烏克蘭危機持續而進一步惡化。”現有的歐盟資助是“由不足、不協調和復雜的計劃拼湊而成”,且主要側重于研發而不是大規模生產。這些項目和資金不足以推動歐洲實現綠色轉型。
“在電池領域,美歐盟友關系或會變成‘零和博弈’。”姚旭說,在當前全球電池產業新格局下,歐洲電池產業擴大生產的資源本就有限,美國電池產業與政策的擠壓將進一步影響歐洲電池產業的發展空間。
“歐洲制造”實現不易
2021年歐盟工業日活動期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曾表示,“最具創新性、持久和清潔的電動汽車電池將很快實現‘歐洲制造’”。然而,分析指出,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容易。
有外媒和研究機構對歐洲的電池產能并不看好。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英國電池供應鏈研究機構Benchmark的數據表示,歐洲有10家已投產的本土電池工廠,另外還計劃建造26個工廠。若全部投產,理論上或可滿足需求。然而,實際產量必然“將低得多”,需花費多年時間才能把產量提高。一些電池企業還可能被淘汰。
已宣布的補貼也可能出現變數。德國聯邦經濟部不久前宣布,因預算緊張,德國決定提前取消電動汽車補貼計劃。該補貼計劃原定持續至2024年底。德國《萊茵郵報》援引德國相關企業和行業協會的表態稱,補貼終止將嚴重損害產業鏈上廠商的競爭力。
《紐約時報》分析稱,歐洲有一些優勢,例如,市場對電動汽車的強勁需求。據施密特汽車研究公司的數據,2023年前3個月歐洲銷售的新車中約14%是電動汽車,是美國的兩倍,“但如果歐洲不迅速采取行動幫助電池行業,在與北美市場的競爭中,真的會失去動力”。
“歐洲本土電池產業發展前景存在一系列不確定性。”姚旭說,美歐圍繞新能源產業發展與治理的矛盾當下正在凸顯。歐盟委員會和美國能源部2022年宣布支持歐洲電池聯盟和美國鋰橋聯盟之間的合作,但無法實質性解決電池產業中關鍵原材料、設備、市場份額爭奪和產業鏈集聚效應等問題。美歐產業和政策合作與競爭對歐洲電池產業影響需要進一步觀察。
“歐洲近年來在平衡科技產業發展和監管之間的關系方面,也尚未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徑。有關歐洲‘強監管’態度可能增加企業成本、降低效率,乃至‘扼殺創新’的論斷不絕于耳。以《凈零工業法案》為例,該法案要求到2030年至少要有40%的歐洲清潔技術由本地生產,但歐洲電池產業界普遍抱怨生產成本高但財政補貼不足,本土產品的產能與售價等競爭力將會受限。”姚旭說。
“鑒于一系列困難與挑戰,未來一段時間歐盟發展本土電池產業的前景并不樂觀。”孫彥紅說,“當前,歐盟在電池及相關領域資助‘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正在加劇成員國之間的補貼競賽,可能使德國、法國等財政實力相對雄厚成員國的企業獲得不對等優勢,這不僅會動搖歐洲單一市場的根基,也會加劇國家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影響產業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