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荒灘、沙漠,一座座風機隨風轉動,一排排光伏逐日而舞,一條條銀線飛架南北,新疆正向“新”而行,闊步走在綠色發展的康莊大道上。
走進新疆哈密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猶如置身一部科幻大片。在一片茫茫戈壁里,220米高的吸熱塔巍然聳立,14500多面定日鏡猶如“衛士”般拱衛四周。
“每當太陽升起,這些定日鏡就像一片銀色的向日葵海洋,逐日聚光,將光熱資源轉化為清潔電力。”中電哈密太陽能熱發電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熔鹽塔式光熱發電技術還有一項神奇能力,就是在太陽落山后依然能夠發電,應用前景廣闊。
白天,它通過太陽光將熔鹽加熱產生能量,再將能量儲存起來。到了晚上,熔鹽儲存罐里的能量會支持電站繼續發電,從而達到24小時不間斷供電。
作為國家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以及新疆首個光熱發電項目,哈密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不僅能全天候平穩發電,還能實現污染零排放。該項目對新疆光電產業、綠色發展起到了積極示范作用,也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作出積極探索。
“該電站設計年發電量約2億度,可供24萬人一整年的生活用電,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6.2萬噸,每年減排燃煤所產生的二氧化硫約61.9噸、煙塵約19.8噸,節能環保效益顯著。”哈密光熱發電站運行部主任馮曉恒向記者介紹,哈密是全國日照時數最充裕的地區之一,是光熱能產業開發的理想之地。
哈密素有“新疆縮影”之稱,地跨天山南北,被氣勢磅礴的戈壁大漠環抱縈繞。這里是“疆電外送”的重要樞紐,也是全國首個建成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的地級市。
“結合哈密風光資源集聚優勢,我們按照‘宜風則風、宜光則光、風光同場’的原則,考慮能源資源、土地資源綜合高效利用并兼顧經濟效益,對哈密區域新能源布局進行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制定開發策略。”哈密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張曉毅表示,哈密正全力推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哈密市已并網新能源總裝機1620.8萬千瓦,規模位居全疆第一。“作為新疆乃至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哈密未來將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把促進新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新能源和關聯產業耦合發展、協同發展,積極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張曉毅說,至“十四五”末,哈密市新能源裝機將突破4000萬千瓦以上,努力建成全國新能源裝機規模最大的地級市。
哈密正是新疆向“新”而行的“縮影”。據悉,新疆目前在建新能源規模超7000萬千瓦,正在持續加快建設準東、哈密北、南疆環塔、若羌等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到2025年,新疆新能源并網裝機有望達1.16億千瓦以上,超過新疆電力總裝機的一半,將為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助推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新疆首批國家“沙戈荒”項目近日全部并網發電、吐魯番市今年啟動實施光熱+光伏一體化4個項目、哈密一個多能互補項目開始安裝風機、庫車綠氫示范基地項目全面建成投產……隨著一批批新能源重大工程的有力推進,昔日的“沙戈荒”已成為新能源開發的熱土,綠色低碳轉型的大美畫卷在天山南北加速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