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會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能源領域怎么干?《中國能源報》記者就此采訪業內專家,進行解讀。
實現安全、經濟、低碳協同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互聯網專委會主任曾鳴說:“明年能源領域工作總基調可以用先立后破、提高能效、確保安全三要素概括。當前我國要通過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實現‘雙碳’目標,為保證能源安全和經濟性,一定要‘先立后破’,提高能源效率,保證可靠供應。”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會議明確在‘源網荷儲’四個環節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打造綠色供應鏈,支撐能源體系生態鏈健康發展。”曾鳴說。
清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我國已進入綠色轉型關鍵時期,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是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經之路,建議用好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興科技。”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認為:“我國亟需建立系列評價指標體系,明確實現綠色供應鏈的邊界條件。”
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曾鳴認為:“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一定要保證能源‘安全’‘經濟’‘低碳’三維目標的實現與動態協調。”
宋清輝建議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堅持全國一盤棋,統一部署各項工作;二是深入推進能源體系升級演進,為最終實現能源系統性、變革性重塑奠定基礎。”
“新型能源體系建設要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供應,勢必壓減煤炭新增發電量,又不能讓調節性電源因此破產退出,需要完善容量電價等保障機制。”彭澎說。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最大問題是新能源穩定性差且成本相對較高,需要通過技術創新以更低成本使新型電力系統更加穩定。
“尤其要讓數字技術應用到能源生產、傳輸和應用等場景中,這將是創新重點之一。”曾鳴表示。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產業綠色發展研究部主任白衛國建議:“要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國際化為導向,在能源開采、儲運、加工和利用等環節,專注科技創新,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現代化能源產業體系建設,發展能源產業新質生產力。”
綠色消費對實現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白衛國認為,大力發展“綠色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可以進一步激發釋放綠色消費需求,發揮市場調節機制,激勵企業踐行綠色低碳理念,發出“綠色”信號,向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轉變。
“增加綠色能源應用場景可以推動綠電綠證交易,產品碳中和、碳足跡等認證尤為重要,要提高企業綠色品牌建設。”白衛國說。
宋清輝認為,會議釋放了積極信號,將催生一個規模巨大的綠色市場。“特別是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綠色能源消費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持續邁進改革“深水區”
會議要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通過推進市場化進程,能夠激發市場主體積極性,提高能源資源配置效率。今年以來,我國持續推進石油天然氣市場體系改革和電力體制改革,挺進改革“深水區”。
曾鳴表示:“具體來看,一方面,要想方設法把能源市場和全國碳市場、綠電綠證市場打通,實現銜接;另一方面,要關注保障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調節性資源進入市場的問題。此外,要繼續打破能源行業壁壘,盡可能形成規模更大、覆蓋范圍更廣的全國統一大市場,這是能源體制改革中的重要問題。”
彭澎同樣認為:“應盡快實現碳市場和綠電綠證市場之間的銜接,讓企業在使用綠電的同時,也能在碳排放核算中體現價值。”
如何更好推動能源領域體制機制改革?白衛國建議:“一是對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頂層設計 ,統籌安排,優化配置電力供應,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二是加快現貨市場建設 ,逐漸推進期貨市場,完善輔助服務市場,推動相互之間有機銜接,培育更多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售電公司、金融機構及用戶等參與電力交易;三是完善電力價格形成機制 ,逐步推動電力市場化定價,推動各類發電企業直接參與市場交易;四是完善新能源電力交易機制,有序推動新能源參與市場交易,持續激發新能源主體參與市場交易積極性,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
在油氣管網改革方面,我國將于2024年1月1日起執行新的管道運輸價格機制,“一線(企)一價”將成為歷史。“以前,油氣主干管道由各大國有油氣企業分別建設各自運營,互不相通聯,市場化程度較低。”白衛國認為,接下來,國家管網公司應整合“全國一張網”,公平開放管網設施,健全管網開放標準和市場監管,持續提升管網設施公平開放服務水平,帶動社會資本投資,推動油氣行業市場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