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3日,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COP28)閉幕,大會通過了最終協議。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這項歷史性協議將首次推動各國“擺脫”化石燃料,以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嚴重影響。路透社稱,這項協議旨在向投資者和決策者發出強烈信號,表明世界在擺脫化石燃料方面的意愿是一致的。
12月13日11時許,全體會議剛開始不久,COP28主席蘇爾坦·賈比爾便敲響協議達成的小錘,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阿聯酋通訊社(WAM)稱,近200個締約方的代表同意了氣候變化領域的“阿聯酋共識”,這是“歷史性的”。協議文本包含196條內容,共21頁。據法新社報道,最終協議在措辭上有所調整,并未提及西方國家和最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和熱帶風暴影響的低洼島國所要求的“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而是呼吁各國“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減少能源系統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在這關鍵的10年加快行動,以便在2050年實現與科學相符的凈零排放”。協議還呼吁在2030年前將全球可再生能源產能增加2倍,以及加快研發碳捕捉和碳儲存等技術,以協助難以減排的產業實現目標。
法新社稱,這是聯合國氣候峰會舉行近30年來,各國首度一致同意將從化石能源轉型。賈比爾表示,阿聯酋對在促成史上第一個呼吁擺脫化石燃料的氣候協議中所發揮的作用“感到自豪”。
參加COP28的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會后表示,繼首日通過發展中國家主張的損失與損害基金決定后,本次大會達成《巴黎協定》后首次全球盤點,并首次通過全球適應目標框架、公正轉型路徑工作方案等發展中國家關切的重要決定,展現了當前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大會取得的成果為全球下一步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指明方向。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稱贊該協議“向世界發出了非常強烈的信號”,表明飽受戰爭蹂躪的世界可以為了共同利益走到一起。路透社稱,沙特阿拉伯對達成的協議表示歡迎,但重申了其作為石油生產國的立場,即應對氣候變化就是利用所有技術減少排放。
不過,馬紹爾群島代表團團長約翰·西爾克表示:“我來這里是為了給我的國家造一艘‘獨木舟’。但是,我們建造了一艘船體脆弱、漏洞百出的‘獨木舟’,而且把它放在了水里。”塞內加爾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負責應對氣候變化的官員表示,協議只是反映了最低目標,并且“凸顯了發展中國家需求和可用資金之間的巨大差距”,但“協議未能對這一挑戰做出可信的回應”。趙英民表示,發達國家在自身的減排以及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承諾的兌現方面還有嚴重不足。期待國際社會能更加團結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目前發展中國家每年適應氣候變化所需資金約為2150億至3870億美元,可資金缺口卻高達1940億至3660億美元。聯合國基金會一名高級顧問表示,“總體來說,我認為這是一個比我們之前看到的所有版本更強有力的文本”,“但它在調動實現這些目標所需的資金方面存在不足”。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12月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何落實最終協議比較困難,因為其沒有足夠的約束力來限制任何國家將來繼續使用化石燃料。但積極的一面是,COP28看起來比往屆更加務實,“希望不要停留在只討論和簽協議的層面”。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唐新華12月1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COP28達成的共識“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減少能源系統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與《巴黎協定》強調要照顧各國基本國情、各自能力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相一致。當前很多國家面臨著綠色轉型與能源安全的新矛盾,同時還有一些國家對化石能源依賴較多,所以協議文本是相對均衡的。唐新華認為,目前來看,資金問題是協議落實的最大障礙。一方面,發達國家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的承諾遲遲未兌現;另一方面,圍繞新集體量化資金、損失與損害基金等,發達國家可能會向一些發展中國家施壓要求出資,這不利于《巴黎協定》公平有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