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的愿景與行動——共建“一帶一路”未來十年發展展望》發布。
在11月24日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堅定不移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的愿景與行動——共建“一帶一路”未來十年發展展望》(以下簡稱“報告”),研究提出未來十年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愿景思路和務實行動舉措。
報告提出,力爭未來十年左右時間,各方朝著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目標相向而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具體包括五大目標:一是互聯互通網絡更加暢通高效,二是各領域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三是共建國家人民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四是中國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報告明確了共建“一帶一路”未來十年發展的重點領域和方向:政策溝通上 ,聚焦多邊深入推進合作,構建多層次政府間政策交流對接機制,深入推進規則標準對接。設施聯通上, 大力推進陸上通道建設,深化與共建國家海上互聯互通,推動共建“空中絲綢之路”高質量發展,促進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高效互通。貿易暢通上, 拓展全球貿易合作,加強雙向投資合作,提高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資金融通上, 健全金融合作機制,拓展投融資新渠道。民心相通上, 加強教育培訓合作,加強文化、旅游和體育合作,加強政黨和民間組織等合作,加強媒體與智庫合作。新領域合作上,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加快培育數字領域合作新業態新模式,打造“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積極深化衛生健康領域國際合作。
尤其是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方面,報告提出全面夯實綠色發展合作基礎,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推動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深入對接,推進重大合作項目落實見效。大力拓展綠色發展合作空間,圍繞綠色基建、綠色生態、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依托和完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重要平臺,落實好“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共謀綠色發展,共筑清潔美麗世界。繼續舉辦“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建設光伏產業對話交流機制和綠色低碳專家網絡。 持續強化綠色發展能力建設,提高對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人才支持力度,促進共建國家不斷提高綠色發展內生動力。
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開放司司長徐建平介紹,10年來,中國與共建國家一道,加快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更加注重環境保護,更加注重發展質量效益,將綠色發展貫穿于共建“一帶一路”各領域全過程。一是完善綠色政策體系。 相繼出臺了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境外項目環境管理、促進綠色能源國際合作、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等政策文件,發布了“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著力強化政策引導。二是構建綠色合作網絡。 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建立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實施了綠色絲路使者計劃,并扎實推進“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三是務實推進重點領域綠色合作。 在能源建設領域,中國光伏、風電產業分別貢獻了全球市場超過75%的光伏組件和70%的風電關鍵零部件,中國企業參與建設了一批清潔、高效、優質的綠色能源項目。在設施建設領域,中國企業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建設肯尼亞蒙內鐵路項目時修建動物通道、在建設中老鐵路時栽植灌木約863萬株、喬木約5.5萬株,等等,這些都為共建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徐建平進一步指出,未來,中國將繼續與共建國家一道,持續加強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更好保護地球家園環境、促進和諧發展、造福各國人民。一是深化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 與共建國家建設更加緊密的綠色發展伙伴關系,更好發揮“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國際化平臺作用,不斷夯實綠色發展合作基礎。二是繼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綠色科技、綠色標準及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務實合作, 并不斷拓展合作新空間。三是大力推進綠色發展技術創新合作 ,深化對話交流和分享經驗,為共建國家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更多綠色解決方案,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10月17-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這是我國今年舉辦的一場規模最大的主場外交活動,為共建“一帶一路”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推動全球共贏發展的成功典范。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已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重大歷史性成就,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為世界經濟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開辟新空間,形成了物暢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良好國際局面。2013年至2023年10月,我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超過21萬億美元, 對共建國家直接投資累計超過2700億美元 ,為共建國家發展注入新動力,不斷推動共建國家共同走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