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和能源高管周一表示,碳氫化合物將成為亞洲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負擔能力和能源安全目前仍然是該地區的主要關注點。
易卜拉欣在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主辦的亞洲能源會議開始時表示,實現凈零排放目標不應以犧牲經濟增長為代價,反之亦然,相反,亞洲應該抓住一切機會,就如何負責任地規劃進行更多對話和采取行動,使每個國家都能實現其發展權和低碳愿望。
亞洲是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而亞洲國家對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和加速能源轉型做出了不同的承諾,同時還要求出口排放的發達國家提供足夠的財政支持。
易卜拉欣補充說,天然氣將在馬來西亞的能源結構中發揮重要作用,馬來西亞是世界前五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之一。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長海瑟姆·蓋斯表示,該組織預計,到 2045 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至每天 1.1 億桶,隨著全球經濟規模翻倍以及世界人口達到95億,石油占能源供應的29%。
2021年石油占全球能源的30.9%。
逐步轉型
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阿明·納賽爾也在會上表示,在短短四分之一個世紀內,實現價值 100 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的徹底能源轉型只是一個“幻想”,因為可再生能源的增長未能跟上能源消費的增長步伐。
阿明·納賽爾表示,綠色氫的等效能源成本為每桶 200 至 400 美元,而目前石油每桶 75 美元,他還警告稱,不要把所有“轉型蛋都放到新能源籃子里”。
納賽爾敦促接受亞洲的“多速轉型模式”,以及對發展中國家的財政支持。
他補充說,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強勁需求的支撐下,預計今年剩余時間全球石油市場基本面將保持強勁。
由于利率上升削弱了投資者的興趣,布倫特原油期貨自今年年初以來已下跌約 14%,而中國充滿希望的經濟復蘇在幾個月的消費、生產和房地產市場數據弱于預期后出現了動搖。
盡管受到西方制裁,俄羅斯和伊朗的原油供應也保持不變,克服了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歐佩克國家減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