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0年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取得的成果是實打實、沉甸甸的。
近日,由中國電建所屬成都院總承包、上海電建參建的孟加拉國科巴風電項目投產發電,孟加拉國風電產業實現零的突破。焦小亮/攝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回望10年,“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為促進世界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新動能,為推動全球能源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方案,為增進共建國家人民幸福感作出了新貢獻。
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領域,10年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取得的成果是實打實、沉甸甸的。
政策溝通,“朋友圈”不斷壯大
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在共同的目標下,通過政策溝通的持續深化,“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朋友圈”不斷壯大,伙伴關系也更加緊密。
15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200多份合作文件——這是截至2023年5月的統計數據。該負責人表示,10年來,來自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六大洲的國家和主要國際組織紛紛加入共建“一帶一路”的“朋友圈”。“在這些‘一帶一路’的合作文件中,能源始終是重要內容。”
“朋友圈”擴容的同時,“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也日益緊密。
2017年5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能源合作愿景與行動》,提出共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俱樂部,“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雛形初顯。2018年10月18日,首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在江蘇蘇州舉辦,正是在這次吸引了29個國家和經濟體的能源部長、副部長和高級官員,7個國際組織的負責人、高級代表,53家中外知名能源企業負責人的會議上,中國與17個國家發布《建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聯合宣言》。2019年4月25日,“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30個伙伴關系成員國和5個觀察員國的能源部長、駐華大使、能源主管部門高級別代表出席儀式并共同發布《“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合作原則與務實行動》。兩年后,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在山東青島舉辦,來自28個國家的能源部長和高級別代表、18個國家的駐華使節、9個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會議。會議期間,伙伴關系成員國共同舉行了擴員儀式,正式成立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合作網絡,并通過《“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章程》,發布《“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青島倡議》和能源國際合作最佳實踐。
據悉,目前,“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成員國達到33個,已經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成員國數量最多、活動最為豐富、成果最為務實的高質量合作新平臺。與此同時,10年來,中國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先后共同成立了亞太經合組織可持續能源中心、中國-阿盟清潔能源培訓中心、中國-中東歐國家能源項目對話與合作中心、中國-非盟能源伙伴關系、中國-東盟清潔能源合作中心等5個區域能源合作平臺,聚焦政策溝通、規劃對接、能力建設、技術交流和聯合研究,有力促進了相關國家和地區在能源領域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設施聯通,能源項目精彩紛呈
在廣泛凝聚能源合作共識的基礎上,實打實的設施聯通讓能源互利合作走向了深入。
10年來,跨境油氣管道方面,中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先后共同建成投產了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中緬原油和天然氣管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等跨境油氣管道,建立形成了中亞—俄羅斯、中東、非洲、美洲、亞太等五大油氣合作區;電力互聯互通方面,中國與俄羅斯、蒙古國等7個國家開展電力互聯互通項目。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去”,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投資建設了一批電網基礎設施項目,推動形成了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電力資源優化配置。
對于重大標志性能源合作項目,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相關負責人指出,10年來,在習近平主席的親自推動下,俄羅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巴西美麗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巴基斯坦卡拉奇K-2和K-3核電站項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等一大批“一帶一路”能源合作重大標志性工程建成投運,為相關國家和地區保障能源安全、穩定能源供應、優化能源結構、促進技術創新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貿易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有保障
大量基礎設施穩步落地的背后,是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行,這離不開貿易暢通的不斷深化。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能源產品進口增速達到18.8%。能源資源貿易量穩中有升,彰顯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強勁韌性。
特別是清潔能源產業方面,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相關負責人指出,作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市場和裝備制造國,中國持續加大技術創新合作力度,深入推進清潔能源產業貿易合作,中國企業貢獻了全球近70%的光伏產能,風電機組產能占據全球60%以上的市場份額。
資金融通,新動能源源不斷
從基礎設施落地到國際產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場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的能源合作之路離不開高水平的資金融通。
10年時間,中資企業和中資金融機構遵循市場化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打造了多方合作的成功典范。資金融通的深化拓展,為能源合作不斷提供新動能。
“多元化業務聯動是中資金融機構的優勢所在。”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投融資水平上,中資金融機構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項目提供信貸、投資、結算、保險等一攬子金融服務,有力支撐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高質量發展。
水平在提升,渠道在拓展。2014年12月和2015年12月,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先后成立。自成立以來,絲路基金圍繞“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在共建國家積極布局一系列油氣資源、電力、新能源和能源基礎設施項目投資。
民心相通,百姓更有獲得感
當“一帶一路”的能源合作不斷走向深入,沿線國家民心相通也日益行穩致遠。
要清潔、可靠、安全的能源供應解決方案,要化解用電難、用電貴的客觀問題,10年來,中國企業根據共建國家自身國情和資源稟賦,建設實施了一批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能源項目,在共建國家經濟復蘇的過程中,中國助力不容小視。
伴隨著經濟復蘇的腳步,共建國家的百姓生活有了切實的改善。10年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能源可及、增加就業、能力建設、技能培訓、改善民生等共建國家人民熱切期盼的領域,著力打造接地氣、聚人心的民生工程。
提升民生福祉的過程,也是推動共建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過程。10年來,中國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綠色低碳能源投資已經超過傳統能源,埃塞俄比亞阿達瑪風電項目、阿根廷胡胡伊省高查瑞光伏電站項目、黑山莫祖拉風電項目等一批清潔、高效、質優的綠色能源合作項目相繼建成,既增加了相關國家的能源供應,也優化了當地能源結構,大力支持共建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放眼未來,在“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下一個十年甚至更長遠的未來,中國要如何持續發力?
建設更緊密、更綠色、更包容的能源合作伙伴關系——這是中國給出的答案。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將同各方繼續高質量推進,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弘揚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姚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