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普遍認為,歐洲的目標是將非洲打造成“氫能補給站”,并質疑歐洲可能借此對非洲進行資源掠奪。
日前,德國、埃及、阿聯酋、毛里塔尼亞簽署了一份價值高達340億美元的氫能合作諒解備忘錄,將在毛里塔尼亞首都努瓦克肖特投建一個裝機10吉瓦的電解槽,旨在每年生產800萬噸綠氫用于出口。
事實上,這只是歐洲在非洲布局綠氫供應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此類合作日益增多。業界普遍認為,歐洲的目標是將非洲打造成“氫能補給站”,并質疑歐洲可能借此對非洲進行資源掠奪。
歐非綠氫合作褒貶不一
據《金融時報》報道,歐盟的目標是到2030年生產1000萬噸綠氫,并進口1000萬噸綠氫。歐盟認為,通過和非洲結成“綠色聯盟”,可以為實現自身綠氫目標提供更多便利,因為非洲擁有龐大待開發的風光資源。
去年,歐盟與摩洛哥、埃及、納米比亞簽署協議,將幫助這些國家開發綠氫,并尋求在可能的情況下向歐盟供應。歐盟還向肯尼亞、毛里塔尼亞和南非提供預算和技術支持,推動這些國家探索氫能開發機會。
歐洲投資銀行非歐盟顧問多納爾·坎農表示,采用光伏發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電力電解水制氫,可以取代化石燃料在鋼鐵、化工和航運領域的地位。“對這些難脫碳行業而言,綠氫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他稱,“綠氫生產需要大量廉價可再生能源電力,所以陽光充沛的非洲是絕佳的清潔能源制氫地點,非洲完全有能力成為以最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綠氫的地區。”
行業分析機構睿咨得能源清潔技術分析師拉杰夫·潘迪表示:“非洲無與倫比的礦產儲量對電解槽生產至關重要,該地區驚人的可再生能源潛力,不僅有望改變能源流動,還會創造新的能源流動。”
歐盟氣候專員弗蘭斯·蒂默曼斯甚至直言,非洲有望成為未來能源的發電站。
然而,業界對于歐洲與非洲的綠氫合作褒貶不一,關于歐洲“目的不純”的質疑聲始終存在。非洲聯盟指出,非洲擁有“非凡的綠氫潛力”,但如果要避免再次被殖民,并確保非洲民眾能從氫能經濟中受益,任何擬議項目都必須謹慎實施。
據了解,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能源利用率很低,超過50%的人口生活在沒有電的環境中。對此,歐盟委員會表示,歐洲的目標是與非洲建立平等的伙伴關系,使雙方共同受益是優先事項,在當地經濟中建立綠氫項目將有助于“經濟增長、社會和政治穩定、創造就業機會和工業化”。
非洲綠氫生產優勢明顯
睿咨得能源匯編的數據顯示,非洲目前已經宣布的電解槽總裝機量達到114吉瓦,其中61%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有關,而且大部分都是以出口歐洲為目標。
在歐盟看來,非洲可以成為歐洲具有成本效益和可持續能源的來源。非洲大陸的低勞動力成本和可再生能源潛力一直吸引著歐洲,其中,埃及尤其受關注。
據悉,埃及目前有21個綠氫項目正在籌備中,在非洲綠氫生產國中處于領先地位。此外,毛里塔尼亞因深水港地理位置接近歐洲,出口市場廣闊,其綠氫項目也被業界廣泛看好。
歐洲投資銀行指出,非洲有能力實現每年1萬億歐元的綠氫產值。研究發現,到2035年,非洲大陸每年可以生產5000萬噸綠氫,生產成本不到2歐元/千克,這一價格被認為在經濟上可行。
英國極光能源咨詢公司研究發現,進口綠氫將是歐洲采購清潔燃料的最佳選擇,其成本要低于在歐洲大陸上生產綠氫。即便算上額外運輸和調控成本,綠氫進口價格仍具有競爭力。預計到2030年,從摩洛哥向德國以液態形式運輸氫,將是最具競爭力的選擇,成本僅為4.99美元/千克。
歐洲資源掠奪質疑難消
不過,非政府組織歐洲企業觀察站指出,歐洲與非洲達成的氫能合作更像是新殖民主義資源掠奪,歐洲為非洲設定綠氫目標,不管是成本、還是能源供應,都不現實,非洲的可再生能源應該用于滿足當地能源需求和實現氣候目標。
“用水、融資、成本、運輸……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南非智庫非洲氣候基金會能源轉型分析師戈德瑞吉·魯托姆吉警告稱,“擬議中的許多項目都在嚴重缺水地區,電解水制氫會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和供水安全的壓力。”
非洲氣候基金會數據顯示,過去10年中,歐洲投資銀行僅為非洲綠色基礎設施提供了53億歐元(約合57億美元)的投資,這與實現大規模轉型所需資金規模相差甚遠,僅普及電力一項,非洲每年就需要320億美元。
今年初,歐盟委員會與非洲簽署協議,承諾投資數百萬美元用于綠氫生產,但據睿咨得能源調查發現,非洲已宣布的114吉瓦電解槽總裝機中只有13兆瓦做出了最終投資決定。
非洲綠色氫能聯盟指出,到2050年,聯盟6個成員國南非、納米比亞、埃及、摩洛哥、肯尼亞和毛里塔尼亞,創建氫能經濟將需要4500億至9000億美元投資。
此外,將綠氫從非洲運到歐洲更是難上加難。戈德瑞吉·魯托姆吉指出,與其將氫作為一個獨立產品運輸,不如使用氨或甲醇形式的載體燃料更有意義,但成本和安全問題都不容忽視。
考慮到建立完整綠氫價值鏈所面臨的挑戰,歐洲在非洲的布局難言樂觀。西門子智能基礎設施數字化副總裁艾得瓦特·蘇克坦卡表示:“氫能肯定會成為可持續經濟的主角,但我們對于在非洲布局此類投資和項目仍然持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