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電氣”)出資,聯合旗下上海氫器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氫器時代”)負責建設的綠氫制-儲-用一體化示范項目完成工程驗證。
圖源上海電氣
據了解,項目由制氫車間、電氣室、二次室、輔助車間、集控室和展覽廳等部分組成,采用風電、光伏新能源發電與網電耦合,配置轉換效率高的IGBT電源、2~300Nm³/h PEM電解槽與1.5MW系統測試平臺,后端配置儲氫罐以及30kW氫燃料電池系統,并采用一鍵啟停、無人值守以及遠程移動端監視,制氫系統效率達75%以上。
該項目是國內首個應用于工業園區的“可再生能源發電+PEM電解水制氫系統+儲氫+燃料電池發電”示范項目,同時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PEM電解水制氫系統多功能測試驗證平臺,旨在打造閔行工業園區“源網荷儲氫”綜合智慧能源示范,打通從研發到工程應用的瓶頸,實現兆瓦級模塊化高效PEM電解水制氫裝備及系統開發。
圖源上海電氣
此外,氫器時代在大功率PEM電解水制氫電解堆測試診斷技術研究方面,包括適用于PEM電解水制氫系統優化運行的多參量傳感與高精度量測技術;氣體泄漏快速檢測、精準定位與安全防護技術;適應多測試工況的電解電源與調控技術;PEM電解堆狀態信息提取與診斷評估技術等均取得了顯著成果。依托本項目,氫器時代已具備2~300Nm³/h的PEM電解槽和系統的性能及壽命綜合評測能力。
該示范項目的驗證通過,為綠氫產業鏈的全面推廣提供了有力支撐和示范作用,堅定了上海電氣深化氫能戰略,助力推動本市綠色原料用能規模化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圖源上海電氣
上海電氣集團是世界級的綜合性高端裝備制造企業,聚焦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基礎設施三大業務領域。近年來,上海電氣加快向氫能、儲能等領域轉型,依托在能源裝備制造、化工工程等領域的經驗積累,上海電氣可提供氫能“制、儲、加、用”全產業鏈核心裝備,及“可再生能源發電+電解水制氫+綠色化工/制儲加一體站/氫儲能”系統解決方案。目前,上海電氣加速氫能布局,主攻燃料電池電堆方向和制氫方向,并與第三方研究所合作。
2022年4月19日,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曾發布《2021年社會責任報告》,上海電氣總裁在報告中發言指出,上海電氣在應對碳中和的策略中,加速氫能、儲能、碳捕捉等低碳技術研發推廣應用。
在氫能領域,上海電氣在全面梳理“制、儲、輸、用”四大環節核心關鍵裝備基礎上,聚焦規模化低成本制氫裝備和“綠氫+碳捕集”合成甲醇及加氫合成氨等規模化用氫裝備領域,以此助力快速形成“可再生能源制氫+二氧化碳捕集綠色化工”的規模化低成本氫能產業發展閉環。
2022年12月8日,氫器時代揭牌儀式在滬舉行,氫器時代的成立是上海電氣落實“4+2+X”戰略的重要舉措,依托在“PEM”與“堿性”電解水制氫領域的技術積累,新公司成立將提供先進、可靠、可定制化的制氫產品及能源系統解決方案。
同時,當日,上海電氣1500Nm3/h堿性及50Nm3/h PEM電解制氫裝備下線,兩款產品通過模塊化設計均可滿足集成化、大規模的綠氫制備需要,目前已達國內領先水平。
2023年,上海電氣按照既定的路線,按部就班發展氫能。
3月,由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煤化工程研究設計院、無錫誠通國聯資本有限公司和上海水素谷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克拉瑪依市能化共軌碳中和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項目余電+GW級新能源高壓制氫”工藝可降低綠氫制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5月,綠氫制-儲-用一體化示范項目完成工程驗證。
上海電氣曾表示,在“雙碳”目標背景下,集團將在自身高效清潔能源裝備優勢的基礎上,大力布局“風光儲氫”核心裝備產業,推動資源開發與裝備制造良性協同發展,依靠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助力實現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優化組合,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貢獻力量。
加速氫能布局,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上海電氣積極成為氫能新賽道上的“領跑者”,在全球性科技和產業競爭中搶占先機,實現共贏,共同為全球氫能源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上海方案和電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