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8日,中國海油與道達爾能源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平臺完成國內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LNG)采購交易,成交量為3,200,000到3,400,000百萬英熱(約合6.5萬噸),LNG資源來自海合會國家阿聯酋。這是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下稱“交易中心”)開展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有益嘗試,是為國際資源商參與中國市場提供新渠道、助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重要實踐。
上海市發改委總經濟師陳國忠表示,油氣是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上海高度重視油氣領域市場化改革,高度重視上海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建設。交易中心聯手中國海油開展國際LNG貿易人民幣結算,是我國油氣市場化改革的一件大事,將有利于促進國際國內市場對接和國內外兩種資源高效循環,有利于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推動我市從能源資源的末端轉為能源貿易鏈中心節點。今后上海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建設將按照強化“四大功能”的方向,以交易中心和上海期貨交易所為主體,打造集現貨、期貨、場外衍生品于一體的現代市場體系,助力上海“五個中心”能級提升和我國油氣市場化改革。
中國海油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俞進表示,中國海油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田生產運營商,也是國內最早發展LNG產業的企業。作為國內LNG產業的領軍者,中國海油一直以來致力于聯合國內外各方創新國際資源定價及結算模式。本次推動以人民幣結算為基礎開展國際資源采購,正是中國海油對促進能源貿易全球化發展、打造LNG交易多元化生態的有益實踐。未來,中國海油將繼續推動國際LNG貿易商務模式的不斷創新,助力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更好的良性互動與相互促進,以支撐中國LNG市場更高質量的發展與更高水平的開放。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中國經濟信息社副總裁郭旭表示,本次以人民幣結算的首船國際LNG交易,是繼交易中心在2020年8月28日推出國際LNG交易業務以來,推動多幣種計價、結算以及打通跨境貨款支付的一次嘗試。中國作為全球LNG市場的重要買家之一,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國際貿易參與主體日益增加,對國際貿易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交易中心致力于打造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油氣交易平臺,著力構建現代化的交易生態體系,提升交收服務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未來,交易中心將繼續發揮平臺作用,主動與國際資源商對接,加強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交易數字化水平,為國內國際油氣資源的充分流通提供更為便利的渠道,實現合作共贏。
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取得顯著進展,目前人民幣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國際儲備貨幣,人民幣外匯交易在全球市場份額增至7%,成為近3年來市場份額上升最快的貨幣。同時,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人民幣匯率彈性明顯增強,企業在跨境貿易、投融資中使用人民幣以規避貨幣錯配風險的意愿上升。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增長的動能恢復和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人民幣投資和避險功能逐步增強。
與此同時,中國進口油氣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中國進口原油超過5億噸,進口天然氣超過1億噸,其中進口LNG6344萬噸,進口來源日益多元化。隨著國際市場對人民幣接受程度提高,買賣雙方嘗試采用人民幣結算的條件開始成熟。
未來,交易中心將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上海市發改委等能源行業主管部門和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等金融部門的指導下,深化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上海清算所及國內外相關銀行的合作,共同構建安全、穩定、高效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體系和生態,持續地為國內外能源市場主體之間的油氣貿易,提供人民幣跨境使用服務,助力上海國際油氣交易和定價中心的建設。
交易中心自成立以來,積極開展業務創新,先后上線天然氣、成品油等交易品種,推出南氣北上、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窗口一站通、運力交易等創新產品。特別是2020年8月,成功上線了具備競價、招投標、拼單等功能的中英文電子交易系統,發布了國際LNG交易規則和國際會員管理辦法,推出了國際LNG交易業務,為境內外市場參與者提供多元化交易渠道選擇和專業化服務,為開展跨境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打下了基礎。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是1982年2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特大型國有企業,公司注冊資本1138億元,共有5家控股境內外上市公司。公司主要業務板塊包括油氣勘探開發、煉化與銷售、天然氣及發電、專業技術服務、金融服務等,并積極發展海上風電等新能源業務。公司在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第65位,2020年以來連續兩年在普氏能源公布的“全球能源企業250強”排名中位列前十。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由新華社、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國華能、申能集團、北京燃氣、中國燃氣、港華燃氣、新奧能源共同組建的油氣交易平臺。2022年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天然氣雙邊交易量達到928.58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