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令全球油氣貿易格局再添新的變量。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沙特阿拉伯王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0 日在北京發表三方聯合聲明。三國宣布,沙特和伊朗達成一份協議,包括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系,在至多兩個月內重開雙方使館和代表機構。
根據最新一期的《bp 能源統計(2022)》,截至 2020 年,沙特探明石油儲量為 2975 億桶,約占世界儲量的 17.2%,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氣探明儲量 6.0 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儲量的 3.2%,居世界第八位。
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儲備國,僅次于委內瑞拉、沙特和阿聯酋,大部分經濟收入來自石油出口。但因西方國家制裁,伊朗原油產量及出口量大幅下滑,一度不能正常出口。
有分析人士認為,沙特和伊朗作為中東最主要的油氣生產國,此番同意恢復外交關系或將緩解中東緊張的地緣局勢,加強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在內的中東主要產油國的緊密聯系, OPEC+ 在全球原油供給端的話語權有望進一步增強,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國對于全球原油定價的影響力。也有專家認為,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在美國沒有放松制裁伊朗跡象的情況下,沙特大概率不會貿然與其達成石油方面的合作。
不過,即使拋開石油,從長期來看兩國在新能源等領域也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石油大國的不同訴求
同為經濟依賴石油出口的中東國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面臨的處境和訴求不盡相同。
作為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石油出口占到沙特總出口的 70% 以上。自去年年初俄烏沖突爆發后,油價一路上行,上半年飆升至每桶 100 美元以上。盡管在去年底油價跌至每桶 80 美元左右,令沙特最近幾個月的收入有所下降,但還是為沙特創下了史上第二高的年度石油收入。
根據沙特統計總局的數據,2022 年沙特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 8.7%,成為二十國集團(G20)中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經濟的高速增長,離不開高油價的貢獻,據沙特統計總局最新數據,沙特 2022 年的石油收入為 3260 億美元。
更多的現金,也讓沙特 "2030 年愿景 " 經濟多元化的目標有了更大的推進空間。沙特官員曾多次表示,沙特希望利用其在能源上的收入,加速發展有助于擺脫對石油依賴的項目。
光大期貨能源化工分析師杜冰沁對第一財經表示,目前沙特在能源領域的最大訴求是加強 OPEC 組織在全球石油市場的份額和話語權,保持國際油價高于國內財政收支平衡油價的水平,以保障本國財政收入。而伊朗,她認為其在能源領域的最大訴求是解除被美國制裁原油出口的現狀。
伊朗是全球五大原油生產國之一,同時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占世界天然氣份額的 16%。根據 OPEC 今年 2 月公布的數據,伊朗 1 月份的原油產量為每天 255.7 萬桶,該國去年的平均石油產量為 254 萬桶。
與許多其他中東國家相比,伊朗的經濟相對多樣化,但石油和其他液體出口仍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2018 年,美國單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協議,隨后重啟并新增了一系列伊朗的制裁措施,增加了伊朗經濟的不確定性。
根據伊朗統計中心的數據,2022 年伊朗上半年含石油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3.3%,不含石油增長 3.4%。其中,農業類領域負增長 2.2%,工礦類領域增長 5%。
中國石油大學 ( 北京 ) 油氣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陳守海對第一財經表示,雖然伊朗是主要的石油生產國,但是近年來在美國嚴厲的針對性出口管制與制裁下,它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存在感一直較弱。
眼下,伊朗正在努力拓展石油出口客戶和非石油貿易。
伊朗海關總署署長拉德瓦尼 · 法爾 1 月表示,在今年前 10 個月內(伊朗年始于 2022 年 3 月 21 日),國家非石油產品出口創了新高,總額達 453 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技術和工程服務以及電力等的出口。不過,伊朗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伊朗非石油出口中有 70% 為石化產品、凝析油及天然氣,產品種類較為有限,這或將為該國外貿發展帶來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脹是 2022 年世界許多經濟體面臨的困境之一,伊朗也是如此。盡管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受益于固定匯率和燃料補貼,海灣合作委員會經濟體的通脹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不同石油出口國之間的差異很大,沙特的消費價格上漲了 2.9%,伊朗的通脹率卻達到了 52%。
根據世界銀行 1 月發布的《2023 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伊朗 2023-2024 財政年度的增長被下調了 0.5 個百分點,至 2.2%,原因是主要貿易伙伴的增長放緩,以及來自俄羅斯石油折扣的新出口競爭。國內需求也可能被高通脹對實際收入的影響所抑制,預計 2023-2024 財政年度的平均通脹率為 44%。預計在 2024-2025 財年,增長將進一步放緩,達到 1.9%。
上述報告認為,在能源價格飆升的推動下,中東的經濟在 2022 年創下十年來的新高后將迅速減速,向 2010 年代的平均增長率發展。
如何影響全球石油貿易
對于歷史矛盾沖突復雜的中東地區而言,地區的和平與安全是經濟發展的前提。
根據三方聯合聲明,沙特國務大臣、內閣成員、國家安全顧問穆薩伊德 · 本 · 穆罕默德 · 艾班和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阿里 · 沙姆哈尼,分別率領沙特和伊朗代表團于 3 月 6 日至 10 日在北京舉行會談。
" 本次率領代表團的都是涉及國家安全事務的管理者,而不是經濟、能源部長或者其他人選,可見此次會談中,兩國首先主要是從地區安全的角度展開對話與合作。"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孫溯源對第一財經稱。
孫溯源分析,隨著美國勢力逐步撤出中東,中東地區國家謀求自身地區安全與穩定的主動性開始顯著提高。該趨勢的背景是,過去沙特和美國是石油進出口的互補關系,2010 年美國 " 頁巖氣革命 " 以后,美國成為油氣輸出大國,雙方逐漸演變成競爭關系。因此,美國為中東地區提供穩定的意愿逐步衰減。
據新華社報道,沙特 2016 年 1 月以從事恐怖主義活動罪名處死一批囚犯,包括一名知名什葉派宗教人士,引發伊朗民眾抗議并沖擊沙特駐伊朗使領館,兩國自此斷交。2021 年 4 月起,兩國官員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開始對話,以期改善雙邊關系。
部分分析人士對后續發展持樂觀態度。
杜冰沁認為,兩國關系的穩固將改善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地緣沖突的減少或使得國際油氣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性降低。由于 OPEC 組織對于原油一直托底意愿較強,OPEC 在全球石油市場的話語權增強也有助于穩定國際油價。
她進一步分析稱,兩國恢復外交關系后,首先伊朗作為 OPEC 組織的成員國之一,在今后 OPEC 的減 / 增產措施上或將積極配合沙特,鞏固沙特在 OPEC 組織中的 " 領頭羊 " 地位和 OPEC 在全球石油市場的話語權。其次盡管短期內伊核協議談判重啟、伊朗出口制裁解除暫時不太可能實現,但沙特或將與伊朗展開一定的合作。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王永中對第一財經表示,兩國同意恢復外交關系對于全球油氣市場的影響,目前還不明朗。" 只能說,此番行動為兩個油氣大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創造了比較好的條件。"
王永中分析,作為主要的產油國,兩國對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石油產量方面。沙特和伊朗都是 OPEC 的創始成員國,此次雙方友好表態意味著 OPEC 獨立性的增強。美國作為科技大國和石油消費大國,并不指望依靠油氣出口獲得超額收益,因此核心訴求是維持較低的油價。中東地區國家的主要收入是油氣出口,因此他們總體追求較高的油價。如果伊朗和沙特團結起來,以沙特為首的 OPEC 在產量政策上很可能不會遵循美國的策略。
多數接受采訪的專家認為,目前拜登政府對于伊朗的出口制裁尚沒有放緩的跡象。如果情況延續,那么沙特與伊朗在石油貿易上能夠合作的部分較為有限。伊核協議能否達成,才是伊朗能否打開石油貿易局面的關鍵因素。
王永中認為,此次兩國的表態對于解決伊核問題或許有利。
孫溯源認為,雖然此次兩國宣布同意恢復外交關系邁出了跨越性的第一步,但是暫時無法確定后續的走向。
新能源合作的可能
事實上,除了石油以外,沙特和伊朗在天然氣、核能、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領域或許有著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孫溯源告訴記者,決定原油和天然氣價格的機制完全不一樣。原油是國際性金融產品,而管道天然氣具有區域性商品的特征,液化天然氣(LNG)已逐步成為全球性交易的商品,在不同的地區、交易領域和社會經濟條件下,具有多種不同的價格類型。國際天然氣價格并不是由 OPEC 或者主要產油國決定的,因此沙特和伊朗的關系改善對于天然氣價格的影響相對有限。
不過,這并不妨礙兩國在這些新能源領域展開合作。
2016 年 4 月,在全球油價從 115 美元 / 桶降到 33 美元 / 桶的背景下,沙特正式發布了《沙特阿拉伯 2030 愿景》,明確了該國未來 15 年的發展目標,即成為阿拉伯與伊斯蘭世界的核心國家、全球投資強國、連接亞歐非三大洲的世界樞紐。大力發展新能源是 "2030 愿景 " 的其中一個目標。
沙特可供開發的太陽能和風電資源極為豐富。該國北部的大內夫得沙漠、南部的魯卜哈利沙漠及東部的代赫納沙漠均為日照資源良好的地區,具備大規模建設光伏電站的條件。同時,沙特土地價格低廉,可大幅節省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成本。風電方面,沙特全國年平均陸上風速為 6~8 米 / 秒,多個地區陸上風速高于標準經濟風速(大于 7 米 / 秒)。
不久前,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沙特提出 " 到 2050 年將實現凈零排放,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將占本國總發電量的 50%" 的目標,這比其此前提出的 "2060 年實現凈零排放 " 目標進一步提速。
盡管伊朗尚未提出長期完整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標,但謀求轉型的態度也已明朗。
伊朗能源部長阿里去年曾表示,在伊朗當前日歷年 ( 2022 年 3 月 21 日開始 ) ,政府將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列為特別優先事項,計劃在 4 年內增加 10000 兆瓦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他還表示,私營部門投資可再生能源行業后,政府有義務將同等的投資及其利益返還給投資者。伊朗政府在當年的年度預算中,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分配了超過 30 萬億里亞爾 ( 約合 1.054 億美元 ) 的預算,并稱這是前所未有的。
孫溯源認為,目前伊朗的經濟壓力顯然更大,缺乏足夠的資金投資可再生能源轉型。在此情況下,核能也許是最好的轉型方向。盡管美國針對伊朗的核開發問題態度敏感,但是沙特也許會成為一個破局者。如果沙特要發展核能,美國的態度可能截然不同,正如美國一直支持印度的民用核能建設。若伊朗和沙特交好,那么兩國或在核能領域展開合作。更進一步而言,在兩個地區大國的帶動下,中東海灣地區或能形成跨區域電網,那么不僅伊朗的能源綠色轉型,乃至中東地區的低碳轉型也會得到顯著助益。